李成恩

摘 要:小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實現當前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升教學的效益。小學數學科目的開設,主要培養同學們對抽象事物的想象思考能力、對客觀存在的分析判斷能力、對已知事物的歸納總結能力,和對未知事物的邏輯推理能力,是同學們獲得智慧、知識的重要方式。本文將通過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兩個方面,談一談在教學實踐中的認識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有效性;實踐方式
引言: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科目更應該重視啟迪同學們的智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健全人格特點,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因此,提升教學效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始終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學的方式和觀念,立足于實際進行教育手段的創新,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
一、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情景創設,讓數學知識更加符合生活實際
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進行教學手法的創新。使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模式,讓“知識講授”過程轉化為“動手實踐”過程,能夠有效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深刻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轉變教學方式的同時,也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快速提升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采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極難理解的數學知識點,以實際存在的事物表現出來,幫助同學們進行理解,使數學知識重新回到生活中,讓學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本身的作用和意義,在傳遞文化知識的同時,積累同學們的生活經驗。
(二)使用電子信息技術,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同學們進行數學知識點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方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誕生許多先進的電子產品,將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帶到小學課堂中,使課堂內容更加趣味化,為課堂注入活力和生命力,符合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較重的特點,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但是,在使用信息技術時,教師要始終帶領同學們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防止他們被好奇事物吸引,不能把握到課堂學習中的重點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制作PPT文檔,能夠省去教師做板書的時間,壓縮課堂的使用時間,提升課堂的利用率。
制作課節的PPT,發揮Flash等軟件的功能,以動畫的形式將運算過程表現出來,或通過計算機游戲軟件闡明數學知識點,能夠有效提升課堂內容的趣味性,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中“因數和倍數”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前講解時,可以采用導入“2048小游戲”,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到游戲當中。“2048小游戲”是以“2”為基數,進行疊加,直到組合成“2048”的規定數,才能獲得游戲的勝利。在游戲以后,教師帶領同學們總結經驗時,可以對游戲過程進行分析,如“以‘2為基數的組合過程中,出現的‘4、8、……、1024、2048,似乎都與‘2有關”,來進一步闡述“‘4、8、16都是‘2的倍數”的數學知識。
二、在教學內容上,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加強知識的聯系性,使數學知識形成體系
小學數學知識松散,不成體系,是同學們無法對知識進一步強化認識的主要因素。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文化知識體系,幫助同學們對以往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復習,才能深刻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繼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中“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為例,教師在進行運算時,教師可以通過闡述分數與小數的關系,讓同學們對分式加減公式進行驗算,讓同學們知道公式存在的合理性。讓過渡,在同學們理解時,教師可以將分數轉化為小數,“,0.5+0.5=1”的形式,加深同學們的理解。
(二)重視數學內容的有效性
教學內容是決定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數學是人類偉大的文化組成之一,是人們進行工作、生活和學習必備的技能,而在現今的教育中,依舊以符號化來進行知識傳遞,使數學知識脫離生活實際,讓同學們對數學知識感到陌生。因此,教師使用的教學案例要符合生活實際,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以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為基礎,利用同學們學習的課堂知識進行解答,只有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才能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升數學課堂有效性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教師要有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善于發現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機遇,積極進行教學革新,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質量。“教師教學”要始終以“學生學習”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學內容始終要適應同學們的文化需要和成長需求,才能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出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優勢作用。
參考文獻:
[1]杜娟.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71.
[2]李冬悅.小學數學教育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9,18:152.
[3]張明.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實踐操作有效性的論述[J].學周刊,2018,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