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源 汪曉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管理和維護好“班班通”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提高設備使用效益,從而帶動教學效率的提升變得越來越重要。管理維護在于“知”,而更在于“行”;管理維護在于“懂”,而更在于“做”;管理維護的基礎在于“學”,而更在于“用”。
關鍵詞:“班班通”設備管理與維護效益教學質量
筆者學校“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使用時間不短,結合本人管理經驗和我校在“班班通”管理與使用中的一些做法,下面淺談自己在“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管理維護方面的粗淺認識。
一、管理維護在于“知”,而更在于“行”
為了能夠合理而高效地管理、維護與使用“班班通”現代教學設備,我校自“班班通”設備完全安裝后,第一時間成立了“班班通”設備管理維護領導組,以學校校長為組長,分管教學和后勤工作的兩名副校長為副組長,負責“班班通”等現代教育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學校建立“班班通”設備校級管理員,具體落實“班班通”教學設備的管理維護、培訓與使用,學校各班級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設備的日常開關機、電腦的查殺毒與設備的衛生清理等工作。學校統一制定了“班班通”管理制度,明確學校管理部門與班級各自的管理責任。同時,學校和班級各自制定了“班班通”設備維護、使用登記簿,對于發放的各種“班班通”教學設備進行登記,學期結束后及時清點、上交,對于丟失或損壞的設備要查明情況,追究相關責任。在各個班級和功能室安裝了防盜門、窗,更新了監控系統和避雷系統。教室內安裝了窗簾,完善了防火、防潮、防盜、防塵、防雷、避光等措施,規定使用者在使用完畢后或離開時要切斷設備與外界的物理連接。各班級在使用設備時做好使用記錄的登記工作,通過培訓讓廣大老師愿用、能用、會用“班班通”設備,并留下使用記錄。
各班級加強“班班通”設備的管理,為了能及時開、關“班班通”設備,每個班級必須要培訓兩名學生,主要負責“班班通”設備能夠正常開關機,作為“班班通”設備“小小管理員”,協助各班主任管理,主要負責設備的每天開、關、上鎖及衛生清理工作。每學期結束時,學校統一組織對各班級“班班通”設備的“小小管理員”進行綜合評價,對于管理好的班級與“小小管理員”進行表彰與獎勵,把先進的管理經驗在學校推廣,以便各班級更好地學習與借鑒,從而更好地發揮“班班通”設備的教學效用。另外,學校把“班班通”設備的衛生及安全工作,納入每天的晨檢范圍內,進行打分。學期結束時根據分數多少考核班主任的績效,最大限度地發揮班主任在“班班通”設備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雖然有小助手幫忙,但各班主任依然是本班設備使用第一責任人,負責設備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定期檢查設備使用情況,養成定期查毒、殺毒的習慣。學校加強設備的使用與培訓工作,規范教師使用“班班通”設備。每天的早讀課,班主任必須提前打開“班班通”等教學設備,查看設備是否能正常開機和運行,把開機情況記錄在班級的“班班通”使用臺賬上,以備學校檢查。每天放學后,“班班通”設備使用完畢,班主任或班級的“小小管理員”及時按照管理規定與程序將班級設備關閉。如果發現“班班通”設備出現運行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反饋給學校管理員,及時處理。如果是硬件故障,學校管理員不能處理,其應第一時間和“班班通”售后維修人員取得聯系,及時維修。班級其他任課教師作為本班級“班班通”設備的第二責任人,應該主動協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班通”設備,發現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應該及時和班主任溝通聯系,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意識。我們學校“班班通”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責任明確,各負其責,有力地保障了學校“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運轉正常,有效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
二、管理維護在于“懂”,而更在于“做”
實踐出真知,對于“班班通”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除了遵守相關規定,還要解決一些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這能促使教師積累豐富的管理與維修經驗,提高自己的管理維護水平與能力。
首先,為了能夠落實“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參照縣里現代教學設備的管理規章制度相應地制定了我們學校自己的相關管理制度,如《官亭鎮中心學校“班班通”設備使用制度》《官亭鎮中心學校“班班通”教學資源使用登記制度》《官亭鎮中心學校“班班通”設備使用臺賬》《官亭鎮中心學校“班班通”設備使用管理維護評比制度》等,用制度來約束和要求老師和學生規范使用“班班通”教學設備。學校每個班級建立“班班通”設備使用臺賬,由任課老師認真填寫,其中包括設備的使用時間、學科、資源類型等,每天放學后,由班級設備的“小小管理員”統一簽字、留存。每個學期結束后使用記錄等材料統一上交到學校進行檢查評比,評選出管理良好的班級和班級管理員進行統一表彰。
其次,學校的“班班通”電腦主機上都安裝有系統還原程序,一旦出現主機系統崩潰的情況,可以進行有效的系統還原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小授課老師的損失。學校的“班班通”總管理員處還備份了一份有像科大訊飛的暢言、希沃等各種教學常用軟件的安裝系統,當遇到系統還原都不能解決的故障時就會采用重裝電腦系統的方法,讓設備回到老師們熟悉的狀態,不影響正常的教學使用。學校管理員也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班班通”知識培訓,就“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管理和維護知識給老師們進行一些普及性教育,使老師們擁有最起碼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水平。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利于老師們自己動手解決小問題和小故障,這樣也減少了學校管理員的一部分工作量。
三、管理維護的基礎在于“學”,而更在于“用”
提高老師們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組織老師們進行培訓和學習,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隨著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三通兩平臺”的建設與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設備與信息化教學手段持續推進,信息化教學設備日新月異,教學資源不斷豐富。但是設備和資源都需要人來管理和應用,通過培訓提高老師們的信息技術能力與水平是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每一年我們學校在開展暑期校本培訓時,都會把“班班通”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管理等知識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讓老師們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地掌握“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培訓采取人人參與的方式,內容主要包括:“班班通”設備原理及應用、常用教學課件制作(比如當下很流行的“希沃”白板軟件的制作)、“班班通”配套資源庫的應用、教育資源網訪問及應用、學校校園管理系統應用等。自配備“班班通”現代教學設備以來,學校老師相繼學習了計算機、電子白板的使用和課件制作等許多信息技術知識,老師們的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班班通”等現代教學設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有幫助。
學校不光組織校內培訓學習,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鼓勵教師互相交流學習。我校每年都選派年富力強的老師參加縣里、市里,甚至省里的相關學習培訓。我校還依托信息化名師工作室,經常邀請信息化專家給老師們開展培訓和講座,以及各學科的信息化送培送教活動,采取“以賽促學、以賽促用”的方法,促進學校老師們主動地學習“班班通”等現代教學技術,用各種方法激勵教師參加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各種比賽,在實戰中鍛煉教師,培養現代教育技術人才。
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重要技能,廣大教師要積極主動學習,迅速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變革,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有效地把它整合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暢.“班班通”設備使用管理平臺的開發與應用——以來鳳縣電教裝備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8).
[2]楊永雙.農村中小學班班通應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重慶市武隆縣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0(9).
[3]張富勝.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教程[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黃大燦 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