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菊蘭
摘 要:反思在地理綜合復習中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總結出以下教學方法:注重知識的系統性,構建知識樹;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理簡圖,建立空間概念;總結規律,尋找方法,提高答題的全面準確性。
關鍵詞:中考復習;教學方法;總結規律
研究中考改革方案可見,無論是考試科目,還是考試形式以及考試時間,都發生了改變。尤其命題方面,未來中考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并由此來引導課程與教學,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密切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見,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地理老師,如何適應新形勢,提高課堂效率,盡最大可能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俗話說得好:“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說明正確的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尤其在中考復習的關鍵時刻,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做好中考復習工作,我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注重知識的系統性,構建知識樹
地理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一個整體,在復習時要抓住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比如經緯網部分,由于知識難度大,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不夠,理解時有一定的難度。在七年級學習中,有相當部分學生知識體系上有一定漏洞,理解上也有很多困惑,因此,在復習時,我采用從部分到總體的邏輯順序,將各知識點進行細分,逐個理解,然后再進行綜合,以降低難度。具體如下:
首先,將知識進行細分。經緯網分為大的三部分,即緯線、經線和經緯網。緯線可再分成緯線的特點、緯度的劃分兩部分。緯線的特點還可以繼續分為緯線的形狀、緯線的長度和緯線指示的方向三個知識點;緯度的劃分也可以分為0度緯線、緯度的劃分、緯度的表示、南北極的緯度以及南北半球劃分等五個知識點。
將知識細分后,接著引導學生將知識點進行綜合,通過下圖形式表現出來。邊畫圖邊講解,讓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同時體會到地理知識可以用形象的圖表來表示。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緯度變化的規律:北緯愈向北愈大,南緯愈向南愈大,為后面經緯網的應用中判斷南北緯打好基礎。
到此,有關緯線和緯度的知識點基本解決。
同理,經線和經度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解決。
弄清楚了經緯線和經緯度的相關知識,然后進行經緯網的作用的復習,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在經緯網的復習中,我是采取以下步驟進行的:
首先,說清楚經緯網的三個應用:(1)定位;(2)定方向;(3)確定某點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五帶或高中低緯度)。
然后,分局部經緯網、赤道上空看到的經緯網、兩極上空看到的經緯網三種類型分別來研究。每一種類型中教給學生以下學習方法:(1)經緯線的判讀方法(如極地地區經緯網,從極地出發的射線為經線,以極點為中心的同心圓為緯線);(2)經緯度的判讀方法(北緯愈向北愈大,南緯愈向南愈大;東經愈向東愈大,西經愈向西愈大);(3)方向的判斷方法(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其間要特意強調一下判斷南北極的方法:(1)看字母(N/S);(2)看自轉方向(北逆南順);(3)看經度。
接著,設置典型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消化所學的方法技巧,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不斷修正。
以上過程層層遞進,條條細化,形成知識樹的體系。再經高度融合,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領會到某問題考查的是什么知識點,屬于哪一類,應該用哪一種方法解決。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不致遺漏,同時又教給了學生分類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理簡圖,建立空間概念
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各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好多地理知識的呈現必須借助各種地圖和地理圖表。因此,地圖讀圖能力是初中地理重點考查的能力之一。我在復習時緊密結合地圖,將各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讀圖題。學生在完成復習題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看圖來強化訓練。有些地圖,比如中國地形圖、中國溫度帶圖等,在復習題中反復出現,這樣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對地圖就會越來越熟悉,記憶也更準確,同時也養成了利用地圖解決問題的習慣。
三、總結規律,尋找方法,提高答題的全面準確性
地理綜合題目的解答,不僅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綜合復習時,我注重教給學生思維方式、解題技巧,訓練學生如何全面、準確地表述問題。
舉個例子,碰到考查河流流向、流量的問題,就應該聯系該地區的地勢、降水量及季節變化。比如,尼羅河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因為尼羅河流經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同理可推出俄羅斯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勒那河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進一步還可總結出一條規律:島嶼的地勢一般都是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崎嶇,所以島嶼上的河流一般都是呈輻射狀。再舉個例子,考查某地區發展種植業有什么有利條件,就應從光、熱、土、水幾方面考慮,描述的時候不外乎就是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溫暖、降水充沛等,再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描述即可。
解答地理問題還有很多方法和技巧。比如好多選擇題可用排除法;判斷數據不全的經緯網的度數可用網格法;用指向標定方向可用平移法;記憶枯燥的地理知識有口訣法、順口溜法、聯想法、諧音法等。
總之,地理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在平時教學時加強引導,善于總結,尋找規律,在八年級時集中精力系統復習,加強訓練,就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中考時取得較好的成績,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