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晶
摘 要: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老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才能夠戰勝課堂上的困難,有效激活課堂教學氛圍,深入研究英語教學,提升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面對一個班級大容量的實際課堂,老師怎樣能夠利用課堂的幾十分鐘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是現在老師遇到的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激活課堂氛圍,探究提升英語課的有效性是目前最重要的。
一、影響有效性的原因
(一)教學目標不清晰
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要掌握英語相關知識和英語表達技能,促進自身英語素養的提升。但是,有的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也很“隨意”;有些老師的教學目標沒有展現出教學過程的重難點,甚至還會偏離課堂主題。
(二)教學活動不合理
現在比較提倡任務型教學方式,這要求老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活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對任務的設計不合理,學生得不到有利的發展;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活動是否有難度、需要的時間是否過長等問題,缺少探究性,這使得教學華而不實。
(三)過度使用多媒體
英語教學當中運用多媒體有許多優點,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也比較好。但是一些老師過度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沒有仔細探究教材,更沒有重視教學設計,也忽視了自我反思和課堂的實效性。
(四)簡化組織
課堂組織簡化最重要的表現是指令不清晰、調節能力弱、課堂的節奏差、隨意評價等。老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要注意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所以對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把握課堂節奏能力、課堂調控能力以及評價素養有著嚴格的要求,否則會導致課堂低效。
二、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升老師素養
老師是否可以適應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會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高低。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老師的素養起決定作用。老師的素養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敢于挑戰自己、抓住機遇等品格、堅韌力的方面,以及老師自身的專業與道德修養等。所以,教師要經常學習并且主動接受創新型理念。老師在適應這些新型理念并運用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將自身的觀念從以考試為主轉變成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這樣才能實現觀念的轉變。提升老師素養,不僅要老師自己努力,還需要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學校的領導注重對老師的培訓,重視老師的發展。只有這樣,老師才能順利提高專業素養,在課堂中發揮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有效性。
(二)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課堂。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要注意兩方面:(1)用能力來激發學生興趣。心理學家認為,人學習的興趣與能力是不可分割的。老師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潛力,并對學生的表現多給予鼓勵,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教學活動產生興趣。(2)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發展。高中生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發育都逐漸成熟,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發現自身的潛力,進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在現實教學當中,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用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巧妙設置導入環節
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導入是教學當中的熱身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最快的時間內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應運用多種辦法激發學生的思維,營造課堂氛圍。老師可堅持啟發性教學原則,把經常用到的教學方式、輔助教具等靈活運用在各種教學策略中,以此來優化教學效果,根據課堂內容把教學方式整合到實踐當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恰當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知識。例如,在講到“cultural relics”的時候,在warming-up這個部分,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What relics are there in your hometown?學生介紹自己的家鄉,老師來評價,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形成保護文物的意識,為下文做鋪墊。
(四)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次教學
每個學生都有很大的不同,這要求老師從學生個體的角度出發,因材施教,并實施分層次教學。在設計教學的時候,要營造適合學生發展的環境,針對學生設計教學問題和任務,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回答問題并參與教學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重視個體發展的同時也要兼顧整體教學。
總而言之,提升課堂有效性的方法很多,老師應把握最高效的方式,認真組織教學,全心投入教學當中,讓每一節課都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多思考、多關注,要繼續探索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為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挖掘教學智慧,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朱允.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西部,2017(3):150-151.
[2]肖慧玲.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2016(5):103.
[3]趙長慶.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速讀(下旬),2016(6):161.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