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摘 要:在提倡“支持幼兒自主科學探究學習”的今天,各類自主性游戲因蘊含了無數探究學習契機,已成為萌發幼兒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的絕佳平臺。“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欲望,培養探究能力。幼兒是在對周圍事物好奇和探究過程中去習得生活經驗,在感知、操作具體事物上獲得直接經驗的。以區域游戲“蔬果超市”為載體,以幼兒在超市中對傳送帶的見聞為興趣點,生成制作“傳送帶Ⅰ、Ⅱ期”的項目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萌發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關鍵詞:興趣點;問題;探索
一、活動背景
“傳送帶Ⅰ、Ⅱ期”活動是在我園實施STEM項目課程的又一次嘗試,該活動以“蔬果超市”為背景,由超市購物時“如何才能更快、更多地進行大宗購物”的問題引發而產生的。教師帶領幼兒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實踐。在活動中,幼兒綜合運用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經驗解決了制作、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探索欲,培養每個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問題的解決者。
二、活動過程與分析
階段一:提出需求
活動實錄:區域游戲開始了,小餐廳的服務員們背著小竹簍到超市去購買蔬菜。可是今天人真多,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才把瓜果買回去,客人都有點等不及了。
“收銀臺太小了,要是有傳送帶就很快了。”
“我們可以做一個吧!”沒想到這個建議,很快得到大家的贊同。
在這個談話活動中,由孩子提出的“制作傳送帶”基于幼兒游戲需求,引起了幼兒的極大關注,也使幼兒產生了“如何制作傳送帶”的問題,這個問題立足幼兒本身,是幼兒自發、自主的一種探究需要,教師應支持幼兒開展此活動。
階段二:萌發計劃
可是,傳送帶是什么樣的?它的整體結構是什么樣的?如何來制作這樣一個傳送帶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邀請家長和幼兒提前參觀傳送帶和整理資料,讓幼兒收集生活經驗,鋪墊知識。
“傳送帶有一個長長的帶子,是可以自動傳貨物的。”之舒說道。
“帶子上有一個大大的臺子把帶子托起來。”彬彬邊說邊用手進行比劃。
……
孩子們各抒己見,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階段三:設計傳送帶(Ⅰ期)
在設計前,教師先從多角度展示傳送帶圖片資料,豐富幼兒的傳送帶經驗,并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的傳送帶用設計稿的方式繪制出來。幼兒在設計的過程中,小聲討論、交流,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將圖稿繪出來。
可是,我們要用什么材料?需要哪些工具?針對這幾個問題,教師再次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可以用布,長長的那種。”宣榮說道。
“可是布很容易壞,一拉就斷了……”之舒說。最后,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紙板可以廢舊利用。
“那傳送帶的臺子用什么來替代呢?”
“用桌子吧!”眼尖的飛飛看到了教室中空著的分餐桌叫道。就這樣,傳送帶的基本結構出來了。
階段四:開始嘗試制作
中班的孩子對工具刀的使用還不是很嫻熟,力度不夠,紙板切割不下來,力度過猛容易劃傷手指,這就需要教師的輔助。量尺寸、切割紙板、粘貼膠帶……一步步接近我們的圖稿。
階段五:驗證成果、發現問題
在游戲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通過直接感知、實踐操作、親身體驗,循序漸進地為幼兒提供了支持。可是,幼兒在傳送帶投入后又發現了問題:履帶直接放在桌上拉動,摩擦力較大,手動使用起來很困難,如何讓傳送帶省時、省力成為幼兒再次探索的重點,由此,我們的傳送帶Ⅱ期開始啟動。
階段六:再次設計——傳送帶Ⅱ期啟動
1.指出問題所在。孩子們通過對傳送帶的觀察和使用,指出了現在傳送帶的問題。有的孩子認為傳送帶太短了,有的孩子認為傳送帶不結實,有的孩子認為傳送帶太硬了……
2.再次觀察傳送帶。孩子們發現,不僅是因為傳送帶的問題,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的傳送帶缺少滾軸,因此在滑動時會有很大的阻礙。
3.改進傳送帶設計。既然傳送帶出了問題,孩子們就進行新一輪的傳送帶設計,在這一次的設計過程中,孩子們注重了滾軸的加入。
4.材料大猜想。設計完成后,孩子們開始對制作材料進行了大猜想,從形狀、功能、質量上都進行了思維的拓展。
5.動手改進傳送帶。
(1)制作滾輪。首先,孩子們研究滾輪的擺放方式,丈量需要的瓶子個數。接下來,分小組嘗試將兩個瓶子連起來,固定在一起形成滾輪。滾輪制作好后,孩子們立刻將它安裝到了桌子上。
(2)優化傳送帶。滾輪制作好了,傳送帶也要進行整改。首先是修剪傳送帶,將傳送帶的邊緣進行修剪,剪裁出適宜的寬度,然后將傳送帶進行加固,最后測量,選擇合適的長度,并進行固定和嘗試使用。
(3)投放到超市正式使用。
階段七:成果展示
當幼兒將制作好的傳送帶投放到超市的時候,一個個都歡呼雀躍:“我們的傳送帶終于制作好了!”傳送帶的制作不僅是幼兒自信的體現,他們成功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三、小結與反思
幼兒在Ⅰ期傳送帶制作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不斷探索,并在Ⅱ期改進中基本得以解決。在自主游戲中,幼兒的興趣是多元的,“玩點”和“探究點”有很多,教師要善于做幼兒的支持者,給予幼兒更多的探索和實踐機會。共同討論、共同制作的過程,不僅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也促進了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讓幼兒成為“探究學習者”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