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瑾
摘 要:目前,幼兒教育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發展,幼兒的教育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探究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幼兒的能力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問題。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要能夠從教與學的視角出發,找出幼兒深度學習的教學新樣態。就此課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幼兒;深度學習;教學現場;教與學
目前,幼兒園的教學逐漸擺脫了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多新的理念和教學方式逐漸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但是在幼兒園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幼兒園在追求新穎的教學形式的同時忽視了對幼兒發展的重視,使幼兒的學習流于形式。為此,我們需要盡快解決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落實好幼兒的深度學習,和幼兒生活結合,實現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一、從機械學習到深度學習
(一)教學主題的新樣態
幼兒教育在一開始階段,主要是以成人干預為主的,教學主題從教師的經驗出發,幼兒需要按照教師設定好的主題完成活動和學習。但是近些年,伴隨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一定的認可。教學主題的落實開始側重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但是這也使得主題過于隨意化,所以如果想要讓幼兒真正進行深度學習,主題的設定就要從幼兒興趣出發,但是也需要依靠教師的經驗和判斷。作為幼兒教師,平時要善于觀察幼兒的生活和行為,發現幼兒的興趣,要對幼兒的特點進行充分的考量,從而確定既符合幼兒興趣愛好又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主題活動。
(二)教學環境新樣態
在幼兒教育初始階段,教學環境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教室的環境及提供給幼兒的學習材料并不能夠滿足幼兒的需求。隨著近些年來學前教育受到的重視越來越高,教學環境的重要性也得到了重視,所以環境設計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提供的教學材料也更加具有針對性。但是教師仍舊需要在教學環境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要盡可能讓環境設置得更加開放,實現環境的共享。而且在教學環境和材料的選擇方面,可以讓教師和幼兒都參與進來,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進行深度學習。
(三)教學主體參與新樣態
在幼兒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教學主體參與狀態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一開始教師對幼兒的控制較強,所以幼兒往往被動參與活動,而當前教師開始學會機動進行調控,幼兒也逐漸開始了主動的探索。幼兒的深度學習需要主動參與活動,這樣才能夠讓幼兒更好地完成深度學習。在教學中,要注意彼此之間的互動,多關注幼兒的學習狀態和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引導,在課堂中為幼兒設計一些有張力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探索,鼓勵幼兒不斷地去發現和探索問題,進而提升幼兒的能力。
(四)教學表征評價新樣態
幼兒開展深度學習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幼兒能夠持續性地進行自我評價,但是這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的很大動力來自于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所以教師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可以增加一些總結、反思的小環節,給幼兒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豐富幼兒的認知,為幼兒進一步進行探究提供動力。
二、從淺層學習到深度學習
(一)還原和下沉
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真實的情境和材料,把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使幼兒可以在具象的知識中感受和經歷相關的知識,豐富學生經驗,達到新舊知識的銜接。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
(二)經驗和探究
幼兒在創設的情境中可以體驗到不同的角色,在新舊知識中形成一定的矛盾沖突,和情境進行互動,和其他的小朋友進行交流,這樣幼兒會對知識產生自我認知,進而把學習到的比較理論化的概念轉化為生活概念,從而內化知識,即對各種知識達到一個深層的理解和認識。
(三)反思和上浮
幼兒可以借助教師提供的資料和平臺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而且幼兒還能夠對學習的內容和過程進行不斷的反思和重構,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對知識的個性認知,最后借助學習的知識完成應用和創造,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學習。所以,在學習中要引導幼兒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反思,通過反思內化知識。
總而言之,為了促進幼兒的進一步發展,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但是目前幼兒教育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我們必須打造教學現場新樣態,要能夠從教和學的視角出發協調好兩者的關系,打造多個方面和環節的現場新樣態,有效地 實現幼兒各個方面的發展,讓幼兒真正完成深度學習,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交流活動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對知識進行應用和進一步的創造。
參考文獻:
[1]盧素芳,曹霞,顧紅云.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游戲樣態創新與實踐[J].上海教育科研,2019(7).
[2]徐艷南.以游戲為手段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9).
[3]蔡蔚文.教師如何有效地觀察幼兒的自主游戲[J].福建教育,2015(Z7).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