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勇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中心醫院泌尿外科 江蘇 宿遷 223900)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疾病常見者之一,可造成感染、腎積水、疼痛等后果,對患者生活質量形成不良影響。保守治療僅對少量結石病例有效,而多數輸尿管結石病例需經手術碎石治療。目前,輸尿管結石的微創治療方法多種多樣,輸尿管鏡下碎石術是輸尿管結石微創治療的有效方法,逐漸代替了傳統開放性手術。本研究觀察了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報告如下。
將我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納入本研究。納入標準為經泌尿系平片、腎盂造影、B 超和CT 檢查證實為單側輸尿管結石1 ~2 粒者。排除腎盂輸尿管畸形、結石直徑在2cm 以上、嚴重腎積水、合并妊娠等病例。60 例患者中,男34 例,女26 例;平均患者年齡(46.28±2.26)歲;平均病程(7.24±0.31)個月;結石直徑平均(1.36±0.17)cm。
將患者引導至手術床上,采取截石位。持續硬脊膜外麻醉,常規消毒鋪巾,將導管插入患側輸尿管中,行水壓沖洗擴張,使輸尿管持續充盈,直視下自尿道外口置入輸尿管硬鏡,通過導絲引導確認結石位置,調整注水壓力,保障術野清晰,使輸尿管硬鏡進進至結石下緣,停止灌注生理鹽水,置入220μm 鈥激光光纖,將其能量設置為1.0 ~2.0J,頻率10 ~20Hz,光纖自結石邊緣開始逐漸進行碎石,注意避免光纖觸碰輸尿管壁,取出碎石并留置F5 雙J 管。
對該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治療前后生活質量QOL 評分[1]進行觀察。手術效果分為:①治愈,指臨床癥狀消失,結石取凈,復查B 超等未見殘留結石影像,未見并發癥;②有效,指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結石基本取凈或明顯縮小,或存在一定的并發癥;③無效,指臨床癥狀未減輕,復查B 超結石大小未見明顯縮??;臨床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1]。
60 例患者手術總有效率為100%, 平均手術時間(41.37±5.66)min,平均住院時間(3.32±1.05)d,并發癥發生率13.3%(8/60),術后QOL評分較術前明顯提升(P<0.01),詳見表。
表 手術前后患者生活質量QOL 評分變化(±s,分)

表 手術前后患者生活質量QOL 評分變化(±s,分)
時間 例數 QOL 評分手術前 60 45.27±5.24手術后 60 83.63±10.25 t-25.8115 P-<0.01
輸尿管結石多來自于腎臟且以單側發病者居多,左側與右側發病率基本相當。對于直徑大于6mm 的結石或保守治療失敗病例,手術治療是臨床首選。在微創外科領域,輸尿管鏡碎石術占據著主要地位。輸尿管硬鏡碎石術包括多種技術,如鈥激光碎石術即為目前常用技術之一,該技術是利用醫用高能脈沖激光將能量主要集中在結石表面,具有良好的切割效果,能有效粉碎不同成分的結石,而對人體組織的滲透深度很淺,一般只有4 毫米以內,可避免對尿路粘膜的損害;除此之外尚有一定止血作用,手術操作更安全。本組60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采取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總有效率達到100%(其中治愈41例占68.3%、有效19 例占31.7%),平均手術時間(41.37±5.66)min,平均住院時間(3.32±1.05)d。
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結石,輸尿管鏡順利放置、結石固定是成功的前提條件。在輸尿管鏡進鏡時,應清楚觀察輸尿管腔,為避免輸尿管穿孔、斷裂等嚴重并發癥,不能強行盲目進鏡。在看到結石之后,采取低能量碎石,需瞄準結石并從邊緣開始進行“蠶食”。手術操作不當可導致輸尿管損傷,其主要原因是盲目進鏡,結石嵌頓處組織脆弱,輸尿管穿孔多發生在碎石過程中或處理炎性息肉過程中,因此,存在輸尿管息肉或肉芽組織病變的患者,在結石被包裹、嚴重狹窄處結石和結石嵌頓等情況下,可用鈥激光先仔細處理息肉或肉芽組織病變[2]。本研究中,并發癥發生率13.3%(8/60,其中感染病例3 例、術后發熱5 例,無輸尿管穿孔、斷裂等嚴重并發癥發生),術后QOL評分較術前明顯提升(P<0.01),證明了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肯定,安全性較高,可明顯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