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益 陳天曉
頸型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椎病[1],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頸椎活動受限,頸項部的肌肉僵直、酸痛,其約占頸椎病的40%,其是所有頸椎病的基礎狀態及初始階段,需進行及時有效地干預[2],以防止患者發展為其他頸椎病,以往多采用中藥內服或針灸治療[3],而二者單獨治療效果不佳[4],羌活勝濕湯是《內外傷辨惑論》中的一種方劑,可用于風濕的治療[5]。我院將羌活勝濕湯配合針刺用于頸型頸椎病的治療中,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頸型頸椎病患者,80例患者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為41~65歲,平均年齡為(43.5±5.1)歲;病程為12~53個月,平均病程為(23.9±5.6)個月。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為42~65歲,平均年齡為(43.7±5.0)歲;病程為13~53個月,平均病程為(23.6±5.5)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41~64歲,平均年齡為(43.7±5.3)歲;病程為12~52個月,平均病程為(24.1±5.8)個月。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存在頸部酸脹、疼痛、活動受限、僵硬癥狀,且多為頸后部,存在無行走障礙及肌力下降,同時伴有棘突旁或棘突間壓痛及肩部、肩胛部不適,其中少數患者會伴有一過性麻木;同時患者經CT診斷顯示頸椎退行性改變,X線片顯示生理曲度減弱、消失;排除頸椎外傷史者、其他類型頸椎病者、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史者、有嚴重臟器衰竭、心腦血管疾病者、其他嚴重原發性疾病者、嚴重皮膚感染者、孕婦、妊娠者、服用抗抑郁藥者、服用止痛藥者及肌肉松弛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獨針刺治療,取穴為天柱雙側、頸夾脊雙側、百勞雙側、風池雙側、外關雙側、肩井雙側、后溪雙側,患者取俯臥位,其中天柱直刺0.5~0.8寸;頸夾脊雙側直刺0.5~0.8寸,以患者局部酸脹為宜;百勞、后溪、外關直刺0.8~1寸,待進針得氣后,采用平補平瀉的方法,提插深度為0.3~0.5 cm間;風池向患者的鼻尖方向刺入0.5~1寸,肩井直刺0.3~0.5寸。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羌活勝濕湯治療,羌活勝濕湯配方:葛根20 g,獨活、羌活各15 g,防風、藁本、川芎、生甘草各10 g,蔓荊子6 g。水煎服,每日1劑,200 ml,將其分為早晚2次服用。治療療程為4周。
1.4 觀察指標①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評分(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②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頸椎后仰、前屈、左右旋轉、左右側屈不同方面活動范圍,計算CROM分值,其中每項分值為0~3分,分值越高,頸椎關節活動越好。③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DI,分值為0~50分,分值越高,頸部功能越差。④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消失,肢體功能及頸部功能恢復正常,且可參與工作、勞動為治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改善明顯,肢體功能及頸部功能基本正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肢體功能及頸部功能改善,原有癥狀減輕為有效,治療后各項癥狀未改善為無效。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評分、CROM評分及NDI評分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CROM評分及ND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的VAS評分、NDI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CROM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CROM評分及NDI評分對比 (例,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1)P<0.05;與觀察組治療后相比,2)P<0.05
2.2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7.5%,對照組為77.5%,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1)P<0.05
在中醫學中,頸型頸椎病屬于“筋痹”的范疇[6],其是發生于經筋部位的痹證,而經筋相當于肌腱、肌肉、筋膜、韌帶等組織[7],在氣血濡養下,具有屈伸關節、約束骨骼、維持人體正常運動的功能[8],而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多數低頭伏案工作,容易導致頸部的經筋出現勞損,從而導致頸部的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引起經脈出現功能障礙,出現頸型頸椎病[9],我院對頸型頸椎病采用針對聯合羌活勝濕湯進行治療,并分析了其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CROM評分及ND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的VAS評分、NDI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患者的CROM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羌活勝濕湯配合針刺對頸型頸椎病的療效優于單獨針刺,主要是由于羌活勝濕湯中的獨活、羌活具有溫能散寒、辛能祛風、苦能燥濕之效,從而達到通利關節、散寒除濕,止痹痛的效果,藁本、川芎、蔓荊子具有勝濕解表之效,防風具有祛風散寒之效,諸藥共用,起到鎮痛、抗炎的效果[10],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與單獨針刺相比,羌活勝濕湯配合針刺可改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椎疼痛度及活動度,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