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杜鵑

“五一”假期,陳世雄沒有休息。事實上,從2020年春節開始,陳世雄幾乎一直處于“戰斗”狀態。
從武漢火神山醫院15天通宵應急照明保障,到三天三夜的雷神山32個病區供電設施配套建設,再到武漢最大“方艙醫院”電力設施建設,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應急馳援建設任務。
“抗疫保電”戰斗之后,緊接著又是武漢電網建設工程復工復產之戰。為確保工程順利“快進”,奪回疫情期間的損失,整個“五一”期間,陳世雄都堅守在220千伏涇河變電站建設現場。
在接連不斷的幾場“硬仗”中,陳世雄不僅展現出高超的專業水平,更展現出共產黨員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新華社、央視等媒體在報道中稱其為“供電硬漢”。
“我是人民的兒子”
今年42歲的陳世雄,現任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華源輸變電工程分公司變電二班班長。
2020年1月24日,農歷大年三十,陳世雄接到單位電話,沒有多想、沒有猶豫,他帶著工具就立即趕赴火神山醫院電力工程建設現場。
出發前,70多歲、患有心臟病的母親出于擔心,不愿意讓他涉險。“單位安排得很周到,不會有危險。我一有空就用手機和您視頻連線,互報平安。”陳世雄耐心地向母親解釋著。幾經溝通,母親方才同意。
“我的妻子是武漢武警總醫院血液透析科的護士,她早就沖鋒在了抗疫最前線。因為怕我擔心,她從不和我說醫院的事情,但我心里明白,我可以做她最堅強的后盾,或者與她成為戰友并肩戰斗。”軍人出身的陳世雄,在目送妻子上前線時就暗暗下定了決心。
陳世雄是一名黨員。1994年,他在廣東省潮州市成為了一名陸軍戰士,在1996年抗擊潮州洪水期間,因為素質過硬“火線入黨”。問及當兵時的英雄事跡,他說:“我是人民的兒子,人民需要我去哪兒我就去那兒,不管洪水多急。”在問到當兵和電力工作有什么區別,他笑了笑說:“都一樣,部隊到哪里,通訊兵就到那里,電力建設到哪里,我就到那里,只要有人需要,我隨時都在。”
距離火神山病區僅5米
大年初一,陳世雄趕到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負責工地應急照明保障工作。
天上下著小雨,陳世雄和20位同事把所有燈具架裝好之后,主動請纓值守夜班。他說:“第一個晚上情況不清,就由我來守,摸清楚燈的‘習性,讓后面的同志知道加一次油可以亮多久。”
陳世雄守護的應急大燈就像燈塔一樣矗立在火神山施工現場的中心,照亮了現場川流不息的工作人員。當晚的風很大,燈時常兩邊晃動,陳世雄不敢睡覺,時不時就要看看柴油夠不夠,燈的高度是否需要調整,以達到最佳照明效果。經過仔細摸排,陳世雄發現,總共6盞燈,平均每2個小時就要加一次柴油。
2020年2月5日,火神山醫院電源保障工作還在繼續,此刻,部分病房已經開始收治病人,陳世雄工作的現場,距離病人最近時只有5米,問到怕不怕,陳世雄說:“我做好防護了,不怕。”
雷神山的三天三夜
2月9日,火神山應急照明保障任務完成。陳世雄馬不停蹄,繼續接力雷神山醫院低壓電源保障任務。
雷神山醫院共有32個病區,1 000多個病床。陳世雄幾乎跑遍了每個病區,從室外的箱式變壓器到病區里面的配電箱安裝,電纜頭的制作、核對相位,他都一清二楚。 經過三天三夜連續奮戰,24小時輪班值守,2月11日23時30分,雷神山醫院低壓電源保障工作順利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2個小時。
17小時,緊急安裝7臺變壓器
2月14日上午,陳世雄接到通知,要為武漢長江新城紅橋工業園內的“方艙醫院”提供電力供應。
這是武漢市目前規模最大,容納病床數量最多的“方艙醫院”,可以容納3 000多張床位。陳世雄需要為該“方艙醫院”安裝7臺箱式變壓器,留給他的送電時間有17個小時。
這項任務最難的就是變壓器的吊裝,一臺變壓器重的達6噸,輕的也有3噸至4噸,任何一個方向受力不均,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偏斜事故。陳世雄立即召集人員,開始緊急部署。吊裝的時候,每個方向的吊鉤需由4個人檢查無誤后方能起吊,即使是這樣,陳世雄還是必須親自再檢查兩遍才能放心。陳世雄說:“任何一次施工,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大考,無論時間多么緊迫,我們都要保質、保量,更要確保安全。”
在規定時間內,7臺箱式變壓器安裝調試完成,為“方艙醫院”提供了穩定的供電保障。
“有國才有家”
2月17日,陽光明媚,陳世雄在單位待命。“我20多天沒回家了。”此刻,他的聲音有一些哽咽,又補充道,“我不敢回家。”
這天,母親給陳世雄發來語音:“我們昨天在央視‘新聞聯播中看見你了,思潼說爸爸真厲害,興奮得不睡覺了。”
3月12日,陳世雄終于在投入抗疫40多天后回到了家。為了這次抗疫,他們夫妻倆堅守前線,“后方大本營”由兩位老人堅守著。看到爸媽精神狀態都還好,看到想念已久、活蹦亂跳的兒子,他很高興,從小家看大家,這么多天的堅守換來家人的平安是值得的!
在與家人的交談中,爸爸不小心說漏了嘴——媽媽心臟病曾經復發過。為了怕他擔心,影響他的工作,兩位老人一直瞞著他。媽媽心臟病復發那天,好不容易等到救護車送到醫院去,做完相關檢查后因封城,沒有公交和出租車可坐,老人堅持從武漢亞心醫院走回家,一邊走一邊休息,走了整整3個小時。
聽到老母親在最需要兒子的時候,他卻未能陪伴在旁,陳世雄躲在廁所大哭一場,但他卻告訴自己:“有國才有家。等疫情結束了,我一定要盡好孝心,讓父母在有生之年平安快樂。”
武漢電網復工復產
疫情在一天天好轉,武漢慢慢在復蘇。
3月4日,武漢電網建設復工復產。陳世雄陸續接到金口變電站、臺商變電站等項目建設任務并出色完成。
4月18日,陳世雄又轉戰到了武漢220千伏徑河變電站,直至“五一”假期都一直堅守在項目現場。
而他的妻子根據醫院防疫工作安排,“五一”期間可以回家了。堅守一線的陳世雄不能親自去接妻子凱旋歸來,只好請他姐姐代勞。
“我們已經健康地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談起這段時間的感受,陳世雄的心情是愉悅的,“再堅持一下,按時完成工程任務后,我們全家人就可以每天在一起吃武漢人最愛的熱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