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越來越重要的教育業來說更是如此。當今社會中,教育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其影響。語文作為教育業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需要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情感教育的出現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0-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21
語文學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因為語文又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所以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也會有所流失。當今社會強調學生要全面發展,若學生無法對語文這門學科提起很高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欠乏,因此需要引入情感教育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應用中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絕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其實并不能真正達到教育目的,甚至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認為這只是一個單方面的活動,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收獲的體驗和知識,教師只是一味地自己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在當今的教學背景下,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錯誤,需要利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改變這一情況。情感教育相比傳統的教育方式,顯得更具有情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教育,所以這種教學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1]。情感教育對師生關系有非常高的要求,若師生關系一直處于一種僵硬的狀態,就無法很好地運用情感教育,因此情感教育需要師生之間的關系處于非常緩和的良好狀態。通過這樣的師生關系創建一個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在良好的師生關系及和諧的教學氛圍下,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完整地表達情感因素。學生在接受情感教育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與教師進行相應的交流和溝通,通過這樣的交流和溝通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質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激發其對學習的無限興趣和探索欲望。因此,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更好地了解語文基礎知識,提升文學素養,還能有效地促進自身完善人格,確立正確的三觀,從而形成更好的品質。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也能提高教學的效率,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除此之外,在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各項技術和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停發生變化,因此對學生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社會要求學生都能做到全面發展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的全面發展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想要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對語文的教育自然不能松懈。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
二、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當今的初中語文教學存在非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若不能及時解決,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如今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說非常死板,當今的學生普遍擁有非常強烈的個性特點,教師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說,只是滿足教師自己的教學設想,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沒有真正改善。另外,當今初中語文教學的考核與成績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教師和家長偏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將成績放在首要的位置。這樣的方式雖然符合應試教育的要求,但是對學生自身卻造成很大的傷害[2]。因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知道對學生進行應試教學,注重考什么教什么,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情感教育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每個學生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只會讓自己的思想變得更加死板和消極,進而導致無法靈活地運用學到的內容。因此,想要改變當今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必須先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將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教育,改進傳統的教學手段,在潛移默化中開展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這樣的教育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幫助其全面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資源的情感因素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想要更好地開展情感教學,必須讓教師對教材進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通過這樣的了解和分析挖掘潛藏在教材內部更深層的情感因素。這些情感因素對學生來說非常難以發覺,若學生到最后也無法了解整篇文章真正的內在情感,那么整篇課文對學生來說也只是空有外表卻無靈魂的軀殼。因此教師想要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首先需要挖掘教材真正的情感,將這些因素更好地分享給每個學生。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朱自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段父親爬上月臺為“我”買橘子的場景。這段場景的描述非常細膩,作者通過這種細膩的描寫,將父親的背影傳達出的情感更好地滲透給每個讀者。但是對學生來說,可能因為自身生活和情感的經歷有限,無法真正了解其中的情感,對整篇文章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內容無法做到真正理解和體會。教師若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將這些情感有效地傳遞給每個學生,這篇課文就會顯得毫無意義[3]。因此,教師在開展這段內容的教學時,需要將課文中細膩場景的描述和其中的情感因素更好地分享給學生,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這種描寫手法下隱藏的情感,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除此之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古詩詞,這類課文本身就是難以理解的文言文,學生想要更好地掌握文言文,若教師無法挖掘和傳遞其中蘊含的真正情感,學生就無法真正了解課文中的情感。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古詩詞的內容和藝術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朗誦訓練,從而在朗誦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和體驗,領會古詩詞表達和傳遞的情感內容。
(二)創設情境,滲透情感教育
隨著現代科技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使用的科技手段也越來越多。在這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中,學生能夠接受信息的途徑也日益增加。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今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對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進行改善,通過引用當今各種高新科技進行教學,將更好的設備帶入課堂,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講《秋天的懷念》一課時,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人工朗讀方式,充分利用錄音機等設備朗讀。提前錄制好抑揚頓挫的朗讀,讓學生在標準的朗讀方式下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遞和表達的情感,從而進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中,學生也可以更好地學習,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例如,在講《觀滄海》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設備開展教學,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將這一課程描寫的場景完整地傳遞給學生,學生也能直觀地體會到這些場景的情感。《觀滄海》這篇文章多半描寫的是恢宏的場景,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畫面傳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恢宏的氣勢和作者的豪情壯志,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運用高新科技創設更好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內容,并在被激發的情感體驗中進一步陶冶情操。
(三)哲理啟發,感染學生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教材是通過抒情言志的方式進行編寫的,因此這些文章中往往存在非常多的“理”。但是對學生來說,他們并不能更好地接受這種內容,所以無法更好地閱讀和學習,導致對文章內容理解的缺失。這些文章往往是將真正的內容凝聚在詩情畫意中,通過活生生的畫面和具體事物將大的內容隱藏在小的事物中[4]。因此,教師想要更好地開展情感教學,“入理”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貓》這一課時,教師應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文章的情境中,在情境中開展一定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什么是寓情于理,學生也能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感悟作者對貓的反省,是從側面表達作者待人接物的一種思考,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對事物肯定或者否定的評價,在情感與心理上產生與作者的共鳴,從中獲得哲理的享受。而在對其他具有一定哲理性的文章進行學習和體驗時,教師也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啟發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思考和感悟,從而在文章中獲得相應的哲理的啟發。這樣的教學策略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交流和共鳴,也是初中語文教學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總之,在如今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語文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三觀與人格。因此,教師在開展相應的情感教育時,需要注重對學生個性和特點的掌握,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特點,才能根據本身的情感創設相應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許慶軍.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45.
[2]陳森茂.探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14):194.
[3]盧仙鵬.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2):100.
[4]潘靈娟.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C].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2018.
作者簡介:朱桂芳(1984.11— ),女,漢族,甘肅天祝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