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丹·比特納長期研究世界各地的長壽區,他發現,很多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愛好:園藝。比如日本沖繩的百歲老人,基本都有一方小小的院子,長年侍弄花草。養花弄草的活兒不算粗重,能讓人堅持做,而且賞心悅目。
做園藝需要翻土、施肥等,這些能增加運動量,舒活筋骨。在室外時,老人還能接觸新鮮空氣,讓大腦和肌肉獲得放松。播種、發芽、花開、花落,伴隨植物的生命循環,老人的生活也充實起來。為花草“服務”時,老人不妨用心感受植物帶來的慰藉:欣賞花朵繽紛多彩的姿色,嗅嗅不同植物的芳香,聽清風細雨拂過枝丫的聲音……在這種親密接觸中,老人的身心都能受益。另外,藍色花朵有舒緩情緒的作用;綠色樹葉如薄荷,能松弛神經;天竺葵的清香可助入眠;迷迭香的藥香利于緩解頭痛。
目前,園藝作為一種治療方式,在國際上發展出諸多領域,如治療花園、藥草療法等。蘇格蘭就有醫生鼓勵患者在大自然散步,輔助治療高血壓、焦慮等病癥。如果沒有花園,老人在陽臺上開辟一個小園圃也是不錯的選擇。但需注意的是,室內花卉不宜過多過雜,有些香味過于濃郁的花不宜在室內栽培,如月季花、梔子花、夜來香等。
喝茶對身心健康的益處不勝枚舉,最近日本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又發現,常喝綠茶有助改善過敏性免疫反應,有效緩解食物過敏。
日本信州大學研究員藤田佑博士專門從事茶葉對腸道菌群影響的研究,他的團隊發現,腸道中的黃酮類化合物FP是綠茶中關鍵抗氧化劑兒茶素在腸內代謝的一部分。由于腸道內生長的細菌不容易在人體外的環境中產生,研究小組花了半年時間,成功培養出FP細菌,并在顯微鏡下首次觀察到它的真容。實驗結果顯示,FP細菌可以顯著抑制人體對食物產生過敏的Th2免疫反應,抑制炎癥發生。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免疫學前沿》期刊上。
藤田佑博士表示,偏瘦人群體內FP含量較高,偏胖人群體內FP含量較低。將FP菌株仿照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模式添加到食品中,有望達到抗過敏的保健功效,不過其安全性尚待進一步驗證。有嚴重食物過敏的患者可以嘗試通過飲用綠茶緩解癥狀。
中國科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成果表明,熱量限制是對與衰老相關疾病的有效干預措施之一。可以說,長壽最簡單的秘訣就是少吃點。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教授團隊選取了兩組小鼠,第1組(雄鼠14只、雌鼠16只)攝入常規飲食,第2組(雄鼠12只、雌鼠14只)減少30%的熱量攝入。這些小鼠的年齡從18個月到27個月不等,相當于人類的50~70歲。在實驗開始和結束時,研究人員從來自于小鼠的脂肪、肝臟、腎臟、主動脈、皮膚和骨髓等組織中的40種細胞類型中分離出了16.9萬個細胞,隨后使用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來測量基因的活性水平。結果顯示,常規飲食組小鼠體內的細胞隨著年齡增長發生了衰老變化;少食組的老年小鼠體內組織和細胞與幼年時非常相像,且身體組織中的免疫細胞數量未受到年齡影響。不僅如此,它們體內的棕色脂肪組織中,許多抗炎癥基因的表達水平仍然十分活躍。研究報告發表在《細胞》雜志上。
該研究在單細胞層面上證實少食可減輕身體炎癥,預防衰老相關疾病。研究人員建議日常飲食注意保持七分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