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斯文
【摘? 要】幼兒園課程改革要求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主體性。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廣泛應用,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增強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本文結合幼兒園美術活動信息化教學對此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期為相關研究與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園;美術活動
信息技術與幼兒美術活動的融合,為孩子們營造了樂學的氛圍;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了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豐富的、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促進了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究與創造。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優化了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培養了幼兒的美術綜合素養,促進了幼兒全面發展,提高了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教學質量,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探討。
一、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幼兒美術教育具有啟蒙的性質,幼兒園的美術活動課程不是單純地進行美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遞,而是要以美術活動為載體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就是其重要教育目標之一。
如在“美麗的秋天”主題活動中,教師要求孩子們發揮想象力畫出自己心中樹葉的樣子,從而讓幼兒感受秋天的美麗。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們認識秋天,感受大自然的變化,并撿拾了各種各樣的樹葉。由于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孩子們日常非常熟悉的,因此孩子們觀察的興趣沒有達到教師預設的目標。于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孩子們播放放大后的樹葉,孩子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樹葉里的葉脈,新穎的教學手段使葉脈清晰地呈現了孩子們面前,教師還用動態顯示的方式重點進行了提示,由此給孩子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從而引發了他們對樹葉的再次認真觀察。在接下來的繪畫活動中,孩子們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樹葉都畫了出來,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創新的血液。當孩子們繪畫時,教師把他們創作的過程錄制了下來,在分享交流環節播放給孩子們觀看,他們都特別興奮。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美術活動中的應用不但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美術活動的效果,有效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二、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激發幼兒創造美的欲望
(一)欣賞美術作品,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孩子們播放美術作品,豐富而高質量的美術教育素材,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美術知識,激發了他們進行美術創作的欲望。實踐證明,當孩子們欣賞最美的藝術作品時,會受到“美”的震撼,因而產生濃厚的繪畫興趣,進而喜歡上繪畫。信息技術與美術欣賞活動的整合,通過發揮信息技術圖、聲、文以及可以移動的影像于一體的優勢,為孩子們呈現立體的、動態的教育素材,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用自己的小眼睛去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二)加強人機互動,培養幼兒繪畫興趣
在繪畫活動中,有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從而將畫筆由紙上挪到了電教設備的大屏幕上。新穎的教學方法可以激起孩子們探究的欲望,同時通過人機互動,提高幼兒的繪畫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如在畫“電風扇”的活動中,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扇葉與網罩的遮擋關系,教師利用電教設備上的排序功能幫助孩子們理解,還鼓勵他們親自在電腦上繪畫,從而迅速理解了二者之間的遮擋關系。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差,動作發展比較緩慢,畫錯了也沒有關系,只要利用電教設備的橡皮擦功能,就可以輕易擦掉畫錯的地方并重新畫。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可以有效促使幼兒主動探索繪畫的奧秘,培養了他們繪畫的興趣。
(三)利用信息技術,鼓勵幼兒練習畫
在不同的年齡段,教師會制定不同的繪畫任務。為了鼓勵孩子們繪畫,有的教師為孩子們提供在電腦上練習畫的機會,孩子們總能把自己心中所想到的用電腦畫出來,他們參與了大量的繪畫活動,對于培養幼兒布局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如在“服裝搭配”繪畫活動中,孩子們在電腦上練習給衣服涂色,由于換色比較方便,有效提高了孩子們學習色彩搭配的積極性。
(四)化“抽象”為“形象”,易于幼兒理解與接受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可以嘗試把比較抽象的美術語言用多媒體技術變得“更加形象、直觀”,從而使幼兒理解與接受,激起他們創作的欲望。如在讓孩子們畫水流動產生的漩渦時,教師發現用語言講述漩渦他們無法理解,于是把這種現象制作成了動畫的形式播放給幼兒觀察,他們立即就明白了。
三、結語
新時期,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與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融合越來越普遍。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比較優勢,找準信息技術與美術活動的結合點,為促進幼兒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提供有利條件,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一個高質量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許小菁.多重信息技術演示,提升幼兒美術活動實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