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虹
46歲的閆女士順產生育兩胎后出現了子宮脫垂,幾年間癥狀不斷加重,如今已經發展至重度脫垂。傳統的方法是做子宮切除術,但這樣會進一步削弱盆腔的支持結構,陰道殘端還有發生脫垂的可能性,所以她不愿意接受這個方案。輾轉到我院后,我們根據她的情況,推薦她做腹腔鏡下子宮懸吊術,只需在肚子上打3個小孔,放入腔鏡和手術工具,將子宮固定于堅韌的腹直肌前筋膜上,這樣既能改善子宮脫垂,又能保住子宮。閆女士聽后欣然接受了這個方案,且對術后效果很滿意。
子宮脫垂等盆腔臟器脫垂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多因生育損傷、激素水平下降、腹壓增加、盆底肌肉發育等原因,導致骨盆底的承托能力減弱,使原本被支持保護得很好的子宮從正常位置下降到處女膜緣、陰道口,甚至脫出陰道外,最嚴重時宮頸和宮體完全脫出陰道。
子宮脫垂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子宮脫垂宮頸下降到離陰道口4公分內,嚴重時在陰道口能見到宮頸;中度子宮脫垂宮頸已脫出于陰道口外,宮體仍在陰道內;重度子宮脫垂宮頸及宮體全部脫出至陰道口外。子宮脫垂會致患者勞累時有異物從陰道脫出的感覺,嚴重時無法將異物自行回納,出現腰骶部酸痛、腹部下墜感、排便排尿困難、漏尿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所以,嚴重者必須干預治療。
以往治療子宮脫垂,一般采用手術將子宮切除,同時縮短子宮韌帶的“一刀切”做法。但這樣會進一步削弱盆腔的支持結構,陰道殘端還有發生脫垂的可能性,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也比較“殘忍”,會承受較大的家庭壓力與心理壓力。腹腔鏡下子宮腹壁懸吊術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這項技術就是將脫垂的子宮,用絲線穩穩地懸吊固定在腹壁,讓它不再“脫軌”。
子宮腹壁懸吊術的優點是微創,手術時間短,很少出血,術后恢復快,更重要的是可保住患者子宮,是目前治療子宮脫垂最先進、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子宮懸吊術的效果維持一般只在1~3年左右,因為年齡、體質、子宮脫出的程度以及術后恢復情況等存在差異,部分患者存在二次手術的可能性。
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手術,比如伴有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的老年患者,不能耐受麻醉、手術,或手術風險很大,醫生會考慮先行保守治療,如:局部應用雌激素軟膏,放置子宮托。子宮托是一種很經濟的治療手段,也被推薦為輕度子宮脫垂的一線治療方案,但很多女性患者對此是拒絕的態度。一方面,這只是緩解癥狀的手段,無法根治;另一方面,放置子宮托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間歇性地取出清洗,在此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感染、陰道黏膜損傷等。
總之,“預防大于治療”才是健康的真諦,女性朋友要多關愛自己的身體,想要預防子宮下垂就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重體力勞動。過度的負重體力勞動是子宮脫垂的重要原因。特別是產后要適當減輕工作,避免重力勞動。
2.加強鍛煉,注重營養。產后要補充全面的營養,進行盆底康復訓練,防止子宮及盆底組織早衰。
3.正確處理分娩產程。自然分娩產程沒有處理好,會增加子宮脫垂的發病幾率。
4.保持情緒穩定,定期婦科檢查。保持心情的舒暢,減少精神壓力,排除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還要堅持定期做婦科檢查,排除疾病的可能性。
5.平時可以多做凱格爾運動(也叫做縮陰/提肛運動):吸一口氣,感受到肛門和外陰部的收縮,用力收縮3秒以上,再放松。重復這個過程,持續15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