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斌
受疫情影響,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各國政府通過不同手段想方設法督促人們居家防疫,此后一些國家考慮經濟又試圖逐漸放松限制,讓社會以某種“安全”的形式重新運轉,防止感染病例數攀升。
瑞典70歲以上老人被要求待在家。玻利維亞政府規定,周一到周五,每戶僅限1人(18~60歲)可出門采購食品和其他急需品,時間為上午7~12點。
4月初,英國華威大學發布報告建議,如果20~30歲的英國年輕公民不與父母同住,可提前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報告認為,年輕群體相對老人在感染后更不易發展成重癥。而且,如果提前解放年輕人,他們就可通過工作賺錢,以減輕政府負擔。
4月2日,秘魯總統比斯卡拉宣布,采取一項基于性別的封鎖措施:周一、周三和周五,只有男性能外出,周二、周四和周六,則只允許女性外出,周日所有人都要待在室內,這樣政府能直觀地判斷出哪些人能上街。不過,該措施并不限制民眾去醫院、買菜等必要外出。比斯卡拉表示,期望有關措施可降低全國一半外出人口。政府會派保安部隊巡邏,截查涉嫌違規的人。
4月1日以來,巴拿馬也采取了類似措施,禁止男女同時出門購物。女性只能在周一、周三和周五出門,而男性只能在周二、周四和周六出門。巴拿馬安全部長胡安·皮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種絕對性的隔離措施是在挽救生命。”哥倫比亞的一些城市,包括首都波哥大,對短暫外出采購、繳費、辦理銀行及公證處業務的人員實行性別錯峰出行,即女性偶數日、男性奇數日可出行,而且民眾每次的外出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
哥倫比亞一些地區采取了更特別的“限行”舉措,民眾要根據身份證號碼最后一位數外出。例如,巴蘭卡韋梅哈的居民,身份證尾號是0、7或4的人周一可外出,而以1、8或5結尾的人周二才能出門。不過,這項尾號限行措施不會影響重要工作人員正常上班。
玻利維亞也有類似做法。周一身份證尾號1和2的人可以出門,周二尾號3和4,周三尾號5和6,周四尾號7和8,周五尾號9和0,周六、周日不能外出。除出于緊急安全和健康原因,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出,違者將被處以1000玻幣罰款(1玻幣約合人民幣1元)和8小時監禁,駕車出行將被處以2000玻幣罰款和8小時監禁。情節嚴重者,將處以1~10年徒刑。
土耳其實施了只在周末開放的禁閉措施——在31個省實行48小時的宵禁,影響了該國3/4的人口。在工作日要求20歲以下及65歲以上人群必須待在家,20~64歲居民允許外出。當然,外出并沒有什么地方可去,很多小企業關閉,餐館只送外賣,公園等公共場所封閉,銀行的營業時間也有所限制。
最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納瓦霍族疫情蔓延很快,醫院人滿為患。為此,該地實施嚴格的周末封鎖政策,居民不能離開家。
塞爾維亞曾有一段時間在封鎖地區推行限令,只能在晚上8~9點遛狗。但因狗主人抗議,這項措施已被廢棄。
歐洲疫情中心之一的西班牙出臺法律,規定遛狗等8種情況可外出少許時間,只要按照規定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帶寵物出去散步,遛狗者每天有約30分鐘外出時間。于是,有狗的、沒狗的人都開始創造機會出門散步。有人一天竟然外出遛狗30多次,還有人直接牽著玩具狗出門。
新加坡是較早推行“居家令”的國家之一,且目前仍在嚴格執行。政府共推出3項隔離措施:隔離令、強制缺席假和居家通知。政府相關部門會通過視頻、打電話和定期家訪等形式,每天突擊檢查隔離情況。新加坡還啟動了基于定位和移動網絡的方案,居家隔離者每天要定位、打卡,向政府報告其所在地。為防止疫情蔓延,4月7日起,政府要求除超市、醫院、銀行等必須開放的場所,其他商業設施和辦公場所都必須關閉;民眾盡量留在家,嚴禁在外聚會或徘徊,可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
為加強封鎖,一些國家使用無人機查看公民外出情況。3月,意大利國家民用航空局授權使用無人機監控市民行動。英國3月底宣布禁閉措施后不久,一名警察發布了一段無人機拍攝的視頻,顯示有人在德比郡的國家公園散步,后來警察迅速趕到責令其趕快回家。科威特使用“會說話的無人機”,命令違反居家令者回家。
無人機制造商加拿大蜻蜓公司與澳大利亞國防部、南澳大利亞大學合作,使用“流行病無人機”監測新冠病毒疫情。這種無人機使用專門的機載熱傳感器和智能計算機視覺系統,可在57米的范圍內檢測人們的體溫、心率和呼吸頻率,有可能識別感染病毒的人,還可測量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甚至能檢測到人群中有人打噴嚏或咳嗽。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西港警察局計劃使用“流行病無人機”保護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并監視海灘、火車站、公園、休閑區和購物中心等公共區域,從而保證警務人員安全。不過,在居民抱怨隱私問題后,西港警察局放棄了這一計劃。
對很多國家來說,學校需要首先重新開放,這樣家長才能重返工作崗位,并使孩子們恢復學業。
丹麥正在展示如何做到這一點,從12歲以下的學生開始。校園用膠帶分隔成不同區域,課桌間隔兩米,水槽、馬桶座圈和門把手等設施表面每天消毒兩次。孩子們到校后和每隔兩小時就洗一次手,學校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待在戶外。捷克也已開始分階段復學,從大學畢業年級開始,隨后是小學和初高中。
智利是全球首個向新冠肺炎康復者發放“免疫卡”的國家,擁有該卡的人將被允許重返工作崗位。“免疫卡”從4月20日開始發放,任何人都可申請。申請者需要接受檢測,以證明擁有抗體,而且必須至少14天內沒有新冠肺炎癥狀。如果近期有感冒、發熱、咳嗽等,則要保證至少28天內沒有癥狀。這一做法引來一些質疑,比如康復者是否真的有免疫力、免疫力能持續多久、抗體測試是否準確。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聯邦政府考慮對具有病毒抗體的美國人發放“免疫卡”,以幫助這些人未來重返崗位。該卡類似于中國的“健康碼”,將確定誰能解除隔離,誰可以進入公共場所。他說:“也許有一天,全國各地的美國人都要攜帶這樣的識別證。我們需要確定哪些人是弱勢群體,哪些人不是,這是正在討論的問題。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識別證確實存在一定價值。” 不過,這一提議取決于血液抗體測試是否能被廣泛應用。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