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藝,王 晶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上海 201203)
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海洋大國,航運業以及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十分迅速。而在船舶的設計工作中,通風設計是整體設計的重點之一。尤其是現如今講究“以人為本”,為了有效提高船舶上工作人員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保證船舶的良好通風十分關鍵[1]。再加上船舶上的各種動力設備也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這些都對通風系統提出更高要求。所以,需要船舶設計人員,能夠合理地對通風系統進行設計,有效保證船上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并避免對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
船舶通風系統在設計前要考慮所受到的影響因素,設備和主送風管道設置與設計方案有所差異,因此在設計初期就要規避問題,完善設計方案。

圖1 回風管設計
近年來,集裝箱船的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對冷藏集裝箱船的需求不斷增加。冷藏集裝箱船貨倉投入使用時,通風布置起到重要作用,其對集裝箱的冷藏效果產生直接影響,以前貨艙通風采取的形式是由整個結構風道構成,在結構風道上安裝通風柵,這樣的弊端既增加了船本身的重量,噪音又大,檢修不方便,制冷效果又不是很好[2]。隨著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目前冷藏集裝箱船貨艙通風采用大尺寸的螺旋風管布置來代替原有的結構風道,這樣布置既節約空間、降低噪音、減少了船本身的重量,又提高了通風的冷藏效果。
在通風設計中,為了更好地滿足進入風機風量的流暢性和效果,以及控制噪音要求等這些條件,要設計成圖2 和圖3,這些風管的形式,才能發揮出更好的通風效果。

圖2 布風器正確布置圖

圖3 空調風管少彎
風管布置應平直順,盡量減少流通截面形狀突變;風管應盡量少彎,需布置彎頭時,其彎曲半徑"R"應盡量接近管道的寬度,以減少管道的阻力[3]。風管風口及布風器不應布置在電器設備及操作臺上方,避免凝水下落影響設備及人員。在風管系統中出風口或通風柵直接安裝在總風管路上必須加裝導風板或者有空間的情況下盡量用彎頭引出后與出風口連接。空調布風器不能放置在床的上方,避免長時間的冷風直吹使居住人不適。在布置時要與燈有協調性,并布置在天花板塊的中間位置,達到美觀效果。工作艙室(儲藏室)機械送、排風口在布置時,應有一定距離,盡可能對角均布[4],使艙室內有最佳的換氣效果。通風管路上可操作附件(如調風門、防火風閘、止回閥等)的布置要合理,便于人員操作、維修方便。防火閥布置應考慮安裝方向,傳感器布置方向;防火閥布置位置合理,拉索方便操作,對于封面板房間,應設置檢修門。調風門布置應考慮手柄是否方便操作,手柄操作空間內是否有其他障礙物阻擋[5]。采用薄型調風門時,應注意前后各留一段距離的直段,保證葉片能自由開閉。止回閥布置應注意氣流方向,保證止回閥重垂操作范圍內無遮擋。
決議要求除用于連接風機至空調室內導管的長度不超過600 mm 的軟管以外,通風管(包括單層和雙層導管)應用鋼或等效材料制成。除7.1.6 另有明文規定外,通風管的建造和隔熱使用的任何其他材料也應是不燃材料。
老規范:SOLAS 2012.9.7.1.1Ventilation ducts shall be steel or equivalent material.However, short ducts,該規范要求通風管采用不燃材料,不如新規范要求具體明確。
風機軟管的不燃要求——MSC365(93),9.7.1.1。

表1 IMO 新規對各處所軟管的要求
新規范中要求不同級別分隔上開孔,在規定范圍內禁止使用風管密封的可燃墊片。

表2 A 級和B 級不同分隔設計下通風艙件要求標準
在通風設計過程中,要了解到各個船廠的工藝要求,在滿足規范要求下,使通風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在船舶通風系統中,有著很多的注意事項,這就需要船舶設計人員能夠加強重視,并對船舶的通風系統進行合理設計,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后期修改的問題,即使要進行后期修改工作,只要保證對船舶通風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就能夠有效降低建造費用。同時,在對船舶通風系統進行設計,還要積極分析其中是否存在問題,并及時地進行解決,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降低修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