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容
摘 ? 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展背景下,要注重突出職業教育發展作用。要想全面提升扶貧攻堅戰發展成效,要注重采取多項措施推動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建立扶貧對象識別機制,確定扶貧識別對象。實現教育教學發展改革,在職業教育中對更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進行培育。注重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帶動就業發展,更新職業教育觀念,突出職業教育內在價值。
關鍵詞:職業教育 ?技能培訓 ?精準扶貧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9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5(a)-0209-02
現階段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在社會多領域發展建設中對高素質、高技術人才需求較高。在現代化職業教育發展中要明確就業發展導向,重點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進行培育,與社會發展有效連接。對傳統教育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實現教育與社會發展有效銜接,為社會培育更多專業性人才,為貧困家庭學生拓寬今后就業發展前景,實現精準扶貧工作高效化開展。
1 ?精準扶貧中職業教育技能培訓開展現狀
在精準扶貧中,現代化高職院校技能培訓具有重要意義,在精準扶貧中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全面提升技術培訓扶持深度,保障更多貧困家庭學生能接受更多高質量技能培訓資源,促使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有助于提高學生發展競爭力,為就業式脫貧提供動力。此外,通過補充更多多元化職業技術培訓,能有效構建適應學生發展的資源體系,為精準扶貧發展提供動力。目前我國多數地區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中獲取了較多發展成果,但是投入較低、建設體系不完善、供求脫節等,導致教育精準扶貧發展進程受到限制。從部門高職院校教育現狀調查中能得出,有諸多高職院校應用的教學設備不能有效滿足學生學習發展要求。有部分高校精準扶貧經驗不足,教學中配置的硬件設備較少,用于實踐教學的設備過于陳舊,難以推動實踐與理論互動教學課程高效化開展。由于受到技術與資金限制,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善,不能有效滿足技能培育重要要求。教學內容設定落后于區域教學設置標準,不利于提高貧困學生就業發展能力[1]。
所以當前高校要對原有教育體系進行創新優化,整合各項信息內容,優化教育扶貧體制,突出職業技術應用優勢。社會貧困家庭由于貧困代際傳遞致使諸多貧困人口生活動力不足,貧困問題處于惡性循環狀態,對區域經濟穩定發展具有較大限制作用,難以從根本上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多數貧困家庭代際傳遞產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長期處于封閉狀態,各項基礎投入不足,技術培訓成果較低。在多數貧困區域,參與到專業化培訓的師資力量有限。多數教師工資福利較差,教學條件較差,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所以,當前要注重強化職業教育培訓成效,促使廣大貧困地區學生能獲取更優質的技能教育,實現扶貧工作開發目標。
2 ?職業教育以技能培訓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對策探析
2.1 優化技術專業設置,強化辦學質量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中要全面遵循服務性原則,以促進學生就業發展為基本導向。沿著產教結合以及校企合作方向全面發展,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成效,對市場發展需求進行分析,掌握市場以及行業發展動態。結合區域市場經濟環境以及轉型情況分析人才培育要求,對各項專業合理設定,做好專業調整。保障專業能依照區域發展要求,校企協作展開專業教學,對專業實效性以及應用性進行分析,提高實踐教學成效,構建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基礎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技術培訓體系。當前要對傳統培訓發展模式進行優化創新,依照諸多貧困學生自身發展現狀以及基本學習規律和學習訴求,做好崗前培訓以及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實訓教學綜合效果。
2.2 引入更多企業強化貧困生技術培訓
現階段職業教育發展中,教育管理部門要積極引入更多社會化企業參與到貧困區域教育發展中,全面構建更為規范化校企合作關系,促使更多人才開發戰略能全面實施。企業要針對自身發展現狀,拓寬發展眼界,設定更多教育培育目標,做好教師選拔以及教學成果評價。在貧困地區職業院校教育中要補充充足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支持。定期組織企業員工為廣大學生進行專業化知識以及職業能力講座,讓學生能掌握到就業發展要求。能積累較多發展經驗,指導學生進入現場進行學習,擴大基地建設資金投入,對教學設備及時更換。在各項合作制度擬定過程中,職業院校要結合各個專業教學要求,與區域優秀企業建立完備的合作體制。簽訂合作意象協議以及培訓服務協議,強化多方合作深度和廣度。在職業培訓區域建立企業辦公區域,將職業院校與企業發展實施更為完善的合作體制,多個企業以及高校之間強化聯系合作,通過更多資金與技術強化培訓基地建設。企業要補充更多資源設,對學生專業教學實踐活動、教學設備合理配備,對學生強化學習管理。實現多方主體之間相互協作,明確各項分工以及主體責任。促使人才培育和企業發展之間能有效對應,全面拓寬合作發展路徑,保障各項技術流程化實施,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2]。
2.3 建立線上線下結合教學模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要全面發揮多項信息資源應用價值,全面實踐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新時期網絡教學模式有效結合,提高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當地特色,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技能扶貧培訓包”,線上教學能有效優化教學成本,調控教學時間和空間,擴大教學活動覆蓋范圍。線下教學模式是當前貧困區域應用較多的教學方式,應用優勢就是能強化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實施中要注重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全面推廣,能促使多數區域教育資源有效共享,能全面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與思考能力。職業院校要對當地各項資源以及發展優勢進行整合,補充各項政策。在職業教育中引入更多綜合性人才,強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成效。要注重從源頭提高教學成效,擴大學生就業率,促使區域企業能選取更多優秀技術型人才推動高校教學活動全面開展,提高教成效。校企合作中建立貧困培訓班,設定勵志獎學金,或是發揮出公益措施實現技能培訓,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教育培訓活動[3]。
2.4 建立精準扶貧與職業教育銜接平臺,完善各部門統籌協作機制
針對扶貧工作來看,要在職業教育發展中與精準扶貧搭建數字化平臺,這樣能有效補充職業院校教育資源,適應貧困區域學生學習要求。通過銜接平臺構建能對諸多貧困對象進行精準化幫扶,使得諸多貧困對象有選擇性參與到扶貧教育中。通過此平臺建設中,諸多扶貧對象能有效參與到扶貧項目參與中,職業院校要依照參與人數建立教學課堂。為了對精準扶貧成果進行鞏固,教育部門、人力資源部門、扶貧管理部門等要強化協調溝通。促使多項資源能有效共享傳遞,多方聯動實現教育教學知識輸出。還要強化教育資源向貧困區域輸出的力度,注重加強多區域、多院校交流協作。通過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整合更多教育資源,開展具有當地特色的“技能扶貧培訓班”等,多方協作共同推動扶貧工作規范化開展[4]。
3 ?結語
當前在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中,要注重采取多樣化管理措施。注重多方協作,提高學生創業發展能力,全面打破貧困代際傳遞限制性問題,實現區域經濟與教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娜娜,付洪濤,郭英才.職業教育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對策探析——基于對雅安市的調研[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3):73-76.
[2] 羅藝斌.切實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J].科學與財富,2019(26):331.
[3] 王冬梅.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脫貧的可持續發展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3):22.
[4] 董云芳.聚焦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J].神州,2019(2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