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維興 馬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英語教學在近十幾年里發(fā)生了突飛猛進的轉變。作為新課改積極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結合,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對現(xiàn)代初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分析兩者結合應用的辯證關系,提出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方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結合運用應遵循的原則,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改善英語教學的傳統(tǒng)觀念,探索更多適合我國文化傳統(tǒng)和基本國情的優(yōu)秀學習方式,提高英語教育質量和教學效果;明確兩者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并使英語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和應用。
關鍵詞: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結合運用 原則和策略 初中英語教學
中國圖書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英語教學方式也發(fā)生極大的轉變,而英語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實踐性和交際性等特征。在考慮英語語言特征和初中英語教學的特性的同時,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結合運用應該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廣泛傳播和推廣,若將此付諸實踐,也將在新課程改革中提高并獲得巨大的成就。
一、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辯證關系
自主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前提和保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因。龐維國指出,自主學習有“四學”,包括建立在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基礎之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基礎之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特殊學習方法的基礎之上的“會學”,以及建立在學生意志控制基礎之上的“堅持學”。學生始終是自主學習的主體。沒有自主學習的基礎,合作學習就是形式化的。
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完善和延伸,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外因。自主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部分,沒有合作學習的自主學習可以說是不完整的,有限的。首先,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其次,學生能夠達到共同的目標,關注整體的利益,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第三,應該學習更廣泛的知識和學習策略以及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習能力。合作學習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外因,對自主學習起到輔助作用。
自主與合作學習是對立的辯證統(tǒng)一。第一,從形式上來看,自主學習是獨立的,知識也是私人的;合作學習以2-6名學生的小組討論為形式。它反映了個體與集體的辯證關系。第二,從本質上來看,自主學習是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能夠自主調節(jié)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反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辯證關系。第三,從過程的角度來看,自主學習是學生設定目標、主體、內容和方法的過程,自發(fā)地監(jiān)控整個學習過程;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小組的交流與合作,學生能夠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評價體系。這反映了智商和情商之間的辯證關系。可以說,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不是沒有聯(lián)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因此,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是對立的辯證統(tǒng)一。
二、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結合運用應遵循的原則
(一)學生是主體
作為新課程改革中積極主動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有效結合,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其次,學生能夠在個人愛好等方面有獨特的發(fā)展,并在認知、情感、態(tài)度、技能等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從而形成教育學習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教師是指導
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學什么。首先,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其次,通過對語言魅力、風土人情的介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最后,教師應該要改變傳統(tǒng)和陳舊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與小組成員討論,使學生在合作中完成課堂作業(yè)并學習各種各樣的、記憶深刻的知識內容。同時,還要有必要的鼓勵和獎勵,對于英語教學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學習是核心內容
學生是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結合運用的主體,那么英語學習就應該是整個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應該教學生如何有效地學習,更加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結合運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使學生體會到與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這樣單一形式的學習方式不同的感受。教學應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和教學內容,形成適合每一個初中生的英語教學方案。
(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主要目標
《基礎課程改革方案(試行)》 中明確指出,新課程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并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出問題、調查原因和學會研究,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各自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如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當今教育界所有教育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三、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結合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有效學習動機和誘因
首先,教師的期望效應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教師,應該把每個學生看做是熱愛英語、積極學習英語和英語學習者。其次,現(xiàn)有的動機和興趣可以用來形成新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不僅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還會形成全新的英語學習興趣。最后,改進課外活動的指導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使學生變聰明的方法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而不是補課,增加作業(yè)”。實踐證明,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增長知識和開拓視野的有效途徑。
(二)創(chuàng)設有效合作學習情境
創(chuàng)設有效合作學習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利用有效的合作學習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創(chuàng)設有效合作學習情境,要求教師了解學生,了解教材,合理分組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情境中,學生作為合作學習情境中的主體,教師作為主要的引導者,對問題進行有效引導,通過讓學生們共同探討,得出一個普遍認同的結論或者共同完成一項英語教學任務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國外大學大多是以合作學習為主,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對于這種學習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其中的精髓之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合作意識。
(三)構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
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條件下,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引導式的學習方法,英語教師應該提高合作學習的使用頻率,使合作學習能夠在何種形式中得以應用。合作學習需要小組討論和交換座位。在課堂上,教師會將2-6名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詞匯、口語交際和文章。教師通過開展合作式的詞匯學習、角色扮演和課文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四)建立合作學習評估體系
評價體系的建立不僅是指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思維過程和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而且還包括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評價體系的建立實際上是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和總結。評價方式有專業(yè)的或自制的評價形式,也有課堂上的實時總結形式。日常評價、合作測試和共享的方法可以適用于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結果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詢問、觀察、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主要信息;學生可以在小組討論后進行單獨測試,這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在討論中理解不同的觀點。
四、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結合運用已經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將會越來越緊密。它是集體教學的一種補充,是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新,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種學習方式始終處于一種動態(tài)發(fā)展之中,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調整,旨在提供合適學生學習的方式,既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英語學習,又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秀專門人才。這也是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和質量,完善我國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筆者認為,未來在各個學科中都會有大量的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策略逐漸形成并加以運用,以此為中國教育領域注入新的活力,真正使學生實現(xiàn)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
作者簡介:
呂維興,(1994,12),女,漢族,陜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理論與實踐研究。
馬福,(1975,04),男,漢族,寧夏中衛(wèi),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德育基礎理論與人才素質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艷. 初中英語自主-合作學習的實踐探究[D]. 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 2013: 1, 6-7, 37.
[2]林眾, 馮瑞琴, 羅良.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實質及其關系[J]. 北京師范大學: 社會科學版, 2011, (6): 30.
[3]馬麗. 淺析自主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 2014, 5: 39.
[4]孫沛華. 論義務教育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辯證關系[D]. 蘭州: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 2007: 2-3.
[5]尤麗.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與合作教學方式的結合應用[J]. 創(chuàng)新教育: 146.
[6]余文森. 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 教育研究, 2004, 11: 27-28.
[7]龐維國. 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1, 20(2): 78-83.
[8]宋潔. 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的結合應用[J]. 當代教育科學, 2004, (10):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