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紅娟
摘 要:以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支撐,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手段的創新也在持續。樁基工程的施工質量會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安全產生直接影響,也是備受施工技術人員重視的問題,將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應用到建筑樁基工程中,能夠促進樁基礎施工質量的顯著提升,在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穩定健康發展方面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樁基工程;旋挖鉆孔技術;應用
1 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的優點
1.1施工效率高。旋挖鉆孔成樁施工中,采用的旋挖鉆機一般都是采用全液壓傳動的方式,驅動力和扭矩遠遠高于電機和皮帶傳動,能夠顯著提升鉆孔速度,保證良好的施工效率。
1.2鉆孔質量好。通過鉆機設備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相互配合,能夠將鉆進過程中的相關參數如轉速、鉆進深度、壓力等直觀地顯示出來,幫助施工技術人員做好成樁垂直度控制,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欠挖或超挖的問題。在配合全程鋼套筒的情況下,還可以避免縮頸問題的出現,從根本上對復雜地層鉆進困難的問題繼續解決,保證良好的鉆孔質量。
1.3清孔相對簡單。旋挖鉆孔成樁設備可以實現自動取土,在鉆孔過程中泥漿相對較少,對比正反循環鉆機,鉆孔所需的泥漿僅為5%~10%,在引入全程鋼套筒后,鉆孔甚至不需要設置泥漿,孔底不會產生沉渣,清孔相對簡單,也可以有效保證樁基的質量和承載力。
2 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的施工工藝
2.1 施工前的勘測
在鉆孔施工前施工人員首先應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以確定施工場地內需要鉆孔的位置和工藝要求。就現場勘測的情況和設計圖紙中的說明進行核對,根據業主所給的建筑控制點為基準,使用全站儀、水準儀、鋼卷尺、線錘等測量工具,對樁基坐標點和各控制點的距離和角度進行測量放。在使用過程中需對偏差值進行調整,避免其超出允許的范圍以保證測量的精度。在測量完成后需根據基準點,對現場定位的坐標點進行復核,以確保施工做標點設置的準確性,對現場勘測到的數據與設計方案中提供的數據進行核對,在放線時做好現場勘測和計算進行同步核對。樁位坐標的計算必須堅持3人同步獨立計算,質檢員應堅持獨立全部樁位校核,最后由項目總工審核計算,審核完成后,報給監理、甲方和業主審批。
2.2 施工和泥漿的準備
對需要進行施工的現場應進行場地平整和雜物清除的準備工作,夯實表層軟土以便于放置鉆機,防止其出現下沉的情況發生 ;根據施工需要在現場挖好泥漿池和沉淀池,位置以不影響樁基施工為宜,在池子四周設置安全警示標示和防護網,設置排水渠和排水設施防止施工范圍內出現積水影響施工進度。泥漿池中的泥漿按照含沙量小于4%的標準進行準備,其主要組成為優質黏土和膨潤土。在泥漿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隨著鉆孔施工的進行及時開啟設備向鉆好的孔內補充泥漿,在此過程中不能出現中斷,需保證泥漿的連續性,防止出現孔壁坍塌的情況發生。
2.3護筒的埋設
在鉆孔施工開始前需做好設備鉆頭的防護措施,一般采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鋼護筒,其規格為厚8~12 mm,內徑比設計樁徑大10~20 cm,護筒埋置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根據地質情況確定護筒埋設深度,護筒頂面高出施工平臺約30 cm,護筒的埋設位置應與設備的樁位對稱設置,其距離控制樁的位置應大于500 mm。安放后不能被再次移動或更改位置,2個相對控制樁的連線需經過樁位的中心點,該點位即為樁位的中心。控制樁一般采用Φ8鋼筋進行制作,至少埋入土層30 cm,待現場技術人員進行復核無誤后進行護筒的埋設施。施工偏差不得大于50 mm,傾斜度允許偏差為1%。在埋入過程中應檢查護筒是否垂直,若發現偏斜,應及時糾正,位置偏差使用全站儀檢查。垂直度檢查 ;使用水平尺或鉛錘。
2.4 鉆孔過程
在使用鉆孔設備進行鉆孔前需在護筒周圍設置圍堰,以達到在鉆孔過程中孔內泥漿未能連續補充造成坍塌時,形成一個緩沖達到緩存泥漿的目的,其面積大于1.5 m3,可更具現場施工需要進行調整。鉆進過程中當鉆具完全下到孔底后,須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使圍堰內充滿泥漿。在鉆桿上升時,圍堰中的泥漿可回流到鉆孔中,確保鉆孔內泥漿不會出現缺失現象,泥漿面需至少高于地下水位1.0 m,受水位漲落影響嚴重的施工場地,宜高于地下水位1.5 m。
2.5 鋼筋籠制作與吊放
根據設計圖確定鋼筋籠的長度,為了節省鋼筋籠的時間,超過兩節的可制作上、下兩節鋼筋籠。在下放過程中,使用吊車分段將鋼筋籠逐一起吊并放入孔內,在對位準確后進行焊接,需對每個焊接的節點進行檢查。在確保無誤后整體進行下方,在此過程中需注意鋼筋籠與孔壁的距離,嚴禁發生碰撞。應確保鋼筋籠與預埋的連接筋進行準確定位和牢固連接,須設置防爬鋼筋防止鋼筋籠出現上浮。
2.6澆筑混凝土
在進行混凝土灌注前,需做好相關施工設備的檢查工作,確保灌注過程不會出現中斷,混凝土的初灌量需大于0.8 m。隨著混凝土灌注量的增加,應及時上提并拆卸導管,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2.0 m,嚴禁導管提出混凝土面。最大深度應根據單樁灌注總時間、需灌入的混凝土方量等確定,且不宜大于8.0 m,以免提管困難。灌注時需專業人員及時對觀內外混凝土的高差進行測量和記錄,以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當進行最后一次灌注時,需進行嚴格管控,保障混凝土高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拆除最后一節導管,混凝土超灌高度應大于0.8 m。
結束語
建筑樁基工程是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基礎,直接影響建筑整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建筑樁基工程建設過程中采用旋挖鉆孔成樁技術,能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經濟和環境效益,可快速、高效且高質量地完成施工,達到建筑工程設計和使用的要求的優點。
參考文獻:
[1] 王麗斌,陸舟超.探究建筑樁基工程中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15(15):14,17.
[2] 李維斌.建筑樁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華建設,2020,4(4):144-145.
[3]建筑樁基工程中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J]. 邱烽華. ?四川水泥. 2020(09)
(寧津縣建設監理公司,山東 寧津 2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