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立中 王曉雯
1.成都體育學院搏擊系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2.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千百年來,武術運動既是歷朝歷代國力的保障,又是社會各階層人士防身及戰斗的主力方式。唐朝時期,國力鼎盛,萬國皆仰慕。此時期武術運動并不是鼎盛時期,國力的雄厚致使得百姓以安居樂業,國家處于國泰民安至中,故唐朝的武術運動并不是發展最為鼎盛時期。隨著宋朝的開端,武將頗多,武將間常推崇以武會友的待客之道。宋朝時期時是武術運動發展的高峰。明清時期直至民國,戰爭不斷,炮彈尚稀少,只有冷兵器的我國,有許多愛國人士提出將武術運動作為自保與攻敵的主要方法。戚繼光、葉問、霍元甲等一大批武術愛國人士就是這些時期產生的。尤其是民國時期,國術館的建立,將武術事業推上新的高峰。民國以后,國民經濟水準與生產水平不斷完善也就造就了許多武術流派的招式在潛移默化中消失殆盡。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武術只具有表演性作用,不具備實戰能力的荒唐輿論鋪天蓋地。1979年,我國一大批武術專家將武術動作中的踢、打、摔提煉出來,組成新的武術項目,它的名稱就是武術散打。武術散打運動項目的出現,使武術運動有機地將武術套路表演,武術競技、養生等項目融合在一起,同時也使世人受到不盡相同程度思想上的熏陶以及身心上的滋養。
據相關文獻資料記載,武術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武術散打運動,俗稱“散手”,古稱“手搏”“相搏”,這種運動形成于春秋時期,宋元年間最為興盛。[1]由于時代發展進度具有較大的不平衡性因素,各朝代之間的經濟水準各不相同,武術運動的發展受很多主客觀性條件的制約,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將實踐與理論體系有機結合在一起。由此不難看出,較早時期的武術范疇內的武術散打運動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民國后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后,武術項目的表演性過強,其表演性的張力完全高于項目本身的實用性。武術是一項“花拳繡腿,華而不實的運動。”的謬論鋪天蓋地席卷中外各大搏擊事業,導致國外一些競技性實戰項目才是真正的格斗技術的噱頭不斷“壯大”,中國武術已經成為“中國式體操”項目等說辭愈演愈烈。為此,國家體委以及國內一大批武術名家、專家將武術中的拳、腿、摔提煉出來,汲取精華,不斷發展武術項目自身格斗風格。在1979年以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浙江省體工隊為試點的武術散打項目便開啟了新的征程。
自1979年“武術散打”名詞的提出以及三個試點的試運行,武術散打運動才算是武術浩瀚長河中的一脈支流得以疏通。1982年11月,全國首屆武術散手比賽拉開了序幕。該屆比賽的開展將《武術散手運動規則草案》中的有關規則進行實踐與分析,同時在這一次的武術散手比賽中不少武術名家與專家都提出了許多武術散手相關專業問題。馬克思列寧主義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82年的首屆全國散手比賽無疑是將武術散打事業的開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隨之,武術散打業界的各大比賽將武術散打事業推上了新的高峰。在武術散打運動的發展中,無論是技術的實用性、合理性、觀賞性,還是規則的完善程度都具有不盡相同的問題出現。
首先,就技術層面出現的問題而言,最早提出的草案中,可用方法為:任何武術流派的招式?;貧w武術流派招式本身即可發現,在武術運動大范疇內,許多武術流派的招式對于武術散打專業來講是無用的。自1979年“武術散打”名詞的提出后,不少武術名家都得出了一致的觀點,即將武術中的踢、打、摔提煉出來進行實戰練習。而該規則中的可用方法顯然與初心是背道而馳的。其次,舊規則中,一些規則中出現的名詞定義不夠準確,如:消極摟抱,舊的規則中并沒有明確在擊打對方之后立即摟抱對方,多久時間內不產生有效摔法即為消極摟抱。以至于大量的武術散打運動員在競賽過程中抓實規則的漏洞,擊打完畢立即摟抱對方,消極等待裁判喊“分開”的口令。一方面達到休息的效果,另一方面保存一定體力。再次之,雖然通過對規則的更改有利于散打競賽規則的完善化和規范化,但是由于其更改的頻率比較快, ……另一個規則就出臺了。[2]競賽規則相對而言不夠穩定,規則的改良一方面促進了運動本身的發展。同時也需要運動員在新規則的出現后,尤其是與舊規則同一概念相沖突時,運動員需根據自身情況結合新規則進行調整,整個過程阻礙了武術散打運動發展的步伐。
歷經40年的洗禮,武術散打運動已經從最初的“萌芽”階段,歷經“改革發展”,直至今日的成熟?,F下的武術散打運動已經成為了一項較為成熟的青年項目,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武術散打運動已經風靡至極。由于武術散打運動源自中國武術,其自身就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加之運動本身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觀賞性,在體育界以及搏擊業界,武術散打都是一項備受青少年喜愛的運動項目。經過千百次的競賽實踐,當今武術散打運動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別人群都有較為完善的培養方案,技術打法理論知識也有十分系統化的整理與資源整合;通過無數次專家與學者的思考和反思,武術散打競賽規則通過不斷的修正,2016版競賽規則也十分完善。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全國大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比賽、各省市級武術散打比賽以及世界武術錦標賽開展的如火如荼,這必將是武術散打事業發展路途中的長明燈,為中國武術散打事業的檢驗與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登封市隸屬于鄭州市轄區,素有“全國武術之鄉”之稱,位于聞名遐邇的中岳嵩山腳下。自古便是習武圣地,受中原武術與少林功夫的影響,不少武術名家、武術世家出自登封市。武學崇拜者自然不少,特別是1982年電影《少林寺》的放映以來,更是引發了全國的少林武術熱,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3]正是受到電影《少林寺》的影響,全國不少武術愛好者便登上了習武之路,前往登封市?;孟胫娪芭c武打小說情節,不少類似于“我學了武術之后能打多少人,我多久可以學會輕功……”的問題便隨之出現,同年的首屆全國武術散手比賽也為正好成為了解決能到多少人問題的答案,由此武術散打運動便在登封市開始得以傳承與發展。
良好的契機與優秀的教練員結合科學訓練體制加快了武術散打運動的發展速度。當今登封市的武術散打運動在少林塔溝教育集團、少林鵝坡教育集團等各大武校的帶領下,登封市的武術散打運動在武術散打業界有著堅定的行業話語權,同時也在不斷為中國人民公安、武警、各大體育院校輸送優秀的人才。伴隨著武術散打運動走過40年的風雨歷程,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員在國際級、國家級、省市級比賽中取得的成績足以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從競賽中取得的獎牌數量還是優秀運動員、教練員的培養與輸出,亦或是科學理論整理、技術創新等方面都令全國武術散打運動從業人員從中學到較多令人受益的知識。

圖1 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教練員發展水平
一名優秀的教練員必須對運動技術技巧做到輕車熟路,對理論知識也須有著一定的理解,同時更應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教練員除本身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之外,對裁判法則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每周的運動時常與運動強度不斷增強自身身體素質,使身體機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良好狀態。
武術文化無論是從古代單一的師徒傳承、父子傳承,還是直至當今更受社會認可的學校傳播、社會會傳播與師徒傳承,其主題依然是學習者??v然嚴師出高徒,名師出高徒的爭吵再激烈也終究逃不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承受能力才是培養學生的根本之道。所以,學生不僅是發展中的人,更是需要被深刻探索的話題。文章通過數據采集法、邏輯分析法、資料整理法等手段對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員發展水平進行剖析,得出如圖2示結論:

圖2 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員發展水平
從圖表中的信息反饋即可了解到,專業的運動員必須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再卓越的技術在競賽中也無法體現。同時在數據中有一定數量的運動員認為既有專業的技術又能結合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學習才能將武術散打運動學習的更好。其次,技戰術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在實戰對抗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因素,合理的判斷有助于運動員的技術發揮,心理狀態的調整是武術散運動員在實戰對抗中必須經歷的,暫時的成功只是片刻的,笑到最后的人才是人生的贏家。無論是從技戰術分析、理論整理、高素質運動員培養,還是從技術技巧等方面來看。目前,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員處于國內較高的發展水平。
目前,中國武術散打運動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武術散打運動與許多搏擊運動相比較,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與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聯合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我國體育事業在全民健身方面將迎來新的使命與擔當?!扼w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指出:“充分發揮學校體育普及體育教學的強大作用,…至關重要?!盵4]《“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號召:“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培養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5]將武術文化融合校園不僅可以促進我國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增強了學生自我保護與防衛能力。未來登封市武術散打運動將可能在不斷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專業的高素質體育人才外,同時兼顧武術進校園課程的研發與實施。將武術散打運動更好的傳播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