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蕓海 鄭琇山 張智光 陳志遠
(郫都區人民醫院胸外科 四川 成都 611730)
肺挫傷是胸部鈍性傷后常見的肺實質損傷,多為迅猛鈍性傷所致,例如車禍、撞擊、擠壓和墜落等。針對嚴重肺挫傷合并多發肋骨骨折患者,開展積極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是基于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開展對患者的圍手術期處理,對加速患者康復有重要幫助[1]。目前臨床上關于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胸部創傷患者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次對比分析結果,現報告如下。
納入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嚴重肺挫傷合并多發肋骨骨折患者共46 例,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嚴重肺挫傷合并多發肋骨骨折;患者的意識清晰,無精神類疾病;受傷到入院<48h;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已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書面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四肢、脊柱骨折者;臨床資料不完善;胸腔嚴重粘連者;依從性差者。隨機分組,對照組患者中男10 例、女13 例,年齡19 ~71 歲,平均(38.49±4.52)歲,受傷原因:交通傷11 例,墜落傷5 例,斗毆傷3 例,砸傷4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4 例、女9 例,平均年齡(39.04±4.51)歲,,受傷原因:交通傷10 例,墜落傷3 例,斗毆傷4 例,砸傷3 例。對照組23例和觀察組23 例患者各項指標無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均接受確定性手術并開展常規圍手術期處理。
觀察組:給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開展救治:急診科在收治入院后積極進行止血、胸腔閉式引流及胸帶固定,實現在急診科的清創縫合止血。進入ICU 后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強生命體征監測,糾正患者酸中毒、營養支持等。確保患者在度過肺滲出水腫高峰期后開展確定性手術。患者從入院開始即在快速康復理念下接受相應的心理疏導、健康宣教,在手術過程中注意保溫及改善組織灌注。術后4-6h 拔除尿管,患者胸腔引流量小于200Ml/24h 即拔除胸管。術后第一天鼓勵患者積極開展康復訓練及下床活動。
記錄并比較兩組總住院時間、入住ICU 時間、胸管留置時間。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住院時間、入住ICU 時間、胸管留置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總住院時間、入住ICU 時間、胸管留置時間比較(±s,d)

表 兩組總住院時間、入住ICU 時間、胸管留置時間比較(±s,d)
組別 例數 總住院時間 入住ICU 時間 胸管留置時間觀察組 23 14.34±4.66 3.89±0.45 2.09±0.58對照組 23 17.34±4.83 5.45±0.61 2.97±0.89 5.342 4.905 6.113 t P<0.05 <0.05 <0.05
嚴重肺挫傷的患者一般會合并肋骨骨折,其發生機制是由于強大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積縮小,增高的胸內壓力壓迫肺臟,引起肺實質出血、水腫;外力消除后變形的胸廓回彈,在產生胸內負壓的瞬間又導致原損傷區附加損傷。臨床上針對這類嚴重的胸部創傷患者,需要開展及時、合理的救治[2]。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救治工作,能夠更好的讓患者配合各項醫療操作[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住院時間(14.34±4.66)d、入住ICU 時(3.89±0.45)d、胸管留置時間(2.09±0.58)d 均短于對照組總住院時間(17.34±4.83)d、入住ICU時(5.45±0.61)d、胸管留置時間(2.97±0.89)d,兩組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觀察組患者其術后恢復更快,這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重點從麻醉、微創手術操作、圍手術期護理三個階段開展對患者的醫護有緊密聯系。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全麻用藥有利于患者術后更快清醒,進而實現早期活動。而微創手術操作例如胸腔鏡、腹腔鏡等,有效減少對患者的擾動[4]。圍手術期護理則從患者的身體、心理兩個方面積極開展護理工作,保證患者身心得到良好護理[5]。
綜上所述,針對嚴重肺挫傷合影肋骨骨折患者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開展救治可縮短患者術后胸管留置時間、入住ICU 時間及總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