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松
( 蘇州市獨墅湖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獨墅湖醫院> 江蘇 蘇州 215000)
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若搶救不及時,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隨著現代心肌灌注治療的的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有改善,但是因為該疾病致死的患者數量依舊沒有明顯下降[1]。本文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 水平與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后心衰進行研究,分析術后心力衰竭以及蛋白質反應關系,現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8 年2 月—2019 年4 月在發病期間接受急診PCI 手術的患者92 例,男性患者45 例,年齡為34 ~65 歲,平均年齡為(53.2±5.21)歲,女性患者47 例,年齡為36 ~69歲,平均年齡為(63.3±2.54)歲,所有患者均為本院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已經排除①一周內發生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②排除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據hsCRP 血清濃度分為兩組,G1組≤16.5mg/L;G2 組≥16.5mg/L。
1.2.1 hsCRP 水平測定:患者入院后,采用比濁法對患者的進行試驗,應用日本的OLMP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hsCRP濃度。
1.2.2 血漿腦鈉肽水平測定,患者入院后及時采集患者的外周靜脈血,并將其放置于依地酸(EDTA)鈣鈉抗凝試管中,將其儲存于2 ~6℃冰箱中,4 小時內測定BNP,且采用美國BIOSITE公司的Triage 診斷儀,并采用雙抗嘉興免疫熒光法測定檢測結果,并測定對應的測試范圍[2]。
1.2.3 冠狀動脈造影介入治療干預:所有的患者在造影前均服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同量口服,采用經動脈穿刺的方式進行介入治療,觀察心肌梗死相關血管。
1.2.4 采用超聲心電圖檢查,患者手術一周后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觀察患者的E 波峰速(E)、A 波峰速(A),計算E/A比值。
觀察入院不同hsCRP 的患者,入院治療后,發生心衰的頻率和嚴重性。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G1 患者和G2 患者的術后超聲指標差異顯著(P<0.05)。患者hsCRP 水平超過16.5mg/L 后,發生心衰的風險明顯增加,且當該數值達到了38.5mg/L 后出現明顯的心衰風險,見表。
心肌梗死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的疾病,其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結合現代醫學研究表示,經過對應的手術介入治療后,患者的質量以及生活水平都有改善[3]。經過急診PCI后心衰發生以及術前hsCRP 獨立有一定關系[4-5]。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92 例心肌梗死患者,比較患者入院時候hsCRP數值變化以及心力衰竭發生率。現將對應的研究分析闡述如下。本次研究表示,經過對應的分析后,患者hsCRP 水平超過16.5mg/L 后,發生心衰的風險明顯增加,且當該數值達到了38.5mg/L 后出現明顯的心衰風險。
表 兩組PCI 手術一年后術超聲指標對比(±s)

表 兩組PCI 手術一年后術超聲指標對比(±s)
注:①(G1:5.2mg/L <hsCRP ≤16.4mg/L)(G2:16.5mg/L <hsCRP ≤38.5mg/L)②組間比較,*P <0.05
小組 病例 時期 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ml/m2) 左室收縮末期容積指數(ml/m2) 左室射血分數(%) E波峰速/A波峰速(%)G1 43 干預前 53.3±1.40 24.5±0.70 54.2±2.00 61.0±1.00 干預后 58.2±6.10 20.8±1.20* 58.2±1.90* 85.5±5.80* G2 49 干預前 54.9±2.80 24.3±1.10 51.2±4.90 68.9±5.20 干預后 59.3±2.70 26.4±0.20 52.2±1.90 80.2±2.40 1.200 30.170 15.113 5.585>0.05 <0.05 <0.05 <0.05 t P
可見,hsCRP 水平提高也表示促進AMI 后心室重構的炎癥反應。綜上所述,hsCRP 可以預測心肌梗死患者PCI 后心衰發生情況以及可能性,其和發生心衰有一定關聯性,表示炎癥反應對心衰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