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張店區中醫院金嶺分院 山東 淄博 255081)
外科手術受切口感染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大家,這種切口感染不利于切口愈合,繼而影響預后[1]。胃腸疾病患者在外科手術后若切口發生感染還可能造成全身性感染或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者可死亡[2]。所以說預防切口感染是術后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不可小覷。除此外術后切口感染、疼痛的患者還多數伴有高熱、滲液、紅腫等情況[3]。現就我院70例胃腸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3 月—2019 年10 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胃腸外科手術的7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35 例:男女比例18 ∶17;年齡28 ~69 歲,平均(40.8±5.2)歲。觀察組:男女比例19 ∶16;年齡22 ~67 歲,平均(40.1±5.5)歲。兩組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圍手術期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圍手術期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①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手術室環境、人員及操作嚴格無菌管理。手術間嚴格消毒,尤其是連臺手術。合并感染患者要應用消毒劑消毒后進入手術室。②術前護理:術前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讓其了解自身疾病、手術治療方法及流程、圍手術期注意事項、手術室內環境。了解患者內心的心理想法,進行心理疏導,讓其放松情緒、積極配合手術。③術中切口護理:手術區完成消毒后,對手術部位皮膚進行消毒,消毒面積要比切口超過20cm,且應用皮膚保護膜保護切口區域。切開腹腔時也要應用保護器保護切口。胃腸道切口要應用保護墊保護,腹膜要先經碘伏、生理鹽水沖洗后再縫合。④加強監督:院內感染監督人員要巡回監督,檢查醫護人員手部消毒質量、隔離防護穿戴是否合規、無菌區域質量、手術器械及工具消毒情況、手術污染物處理情況等。⑤術后換藥護理:設置專門換藥室進行外科手術切口換藥,專人換藥,每位患者換藥后進行消毒,并對感染傷口、非感染傷口分區進行換藥。護理人員每天觀察切口敷料滲液情況,及時更換滲液過多的敷料。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率、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觀察組切口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②觀察組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胃腸外科手術患者因手術時間長、胃腸結構復雜、切口外露、手術操作難度大等原因而使得臨床術后切口感染率較高,預防感染是術后康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對加速術后康復及提高手術療效都具有重要意義[4]。胃腸外科手術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很多,還與患者體質因素、手術切口方式、護理不當、環境污染等因素相關,合理的護理干預有助于規避這些不利影響,主要要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①提高感染防范意識,通過護理溝通與勸導提高患者、家屬、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防范意識及防護能力,尤其要重點關注體質弱、免疫力低下者。②優化手術方案,嚴格按照手術規章制度進行消毒和操作,杜絕感染因素,選擇恰當的切口方式。③加強衛生管理,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及檢查制度,嚴格保證手術全程無菌環境,阻止病毒傳播。④提高護理人員素質,全方位了解患者身心狀態,從而針對性進行護理,為患者順利手術、順利康復保駕護航[5]。本組研究結果證實觀察組患者切口感染發生率更低,切口愈合時間更早,住院時間更短。
綜上所述,胃腸外科手術患者護理過程中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感染發生率,加速康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