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新
摘 要:廣東省廣州市開發區第二小學結合“微笑教育”辦學思想,把握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特質,提煉出“悅心管理”理念,并從悅心課程的建設、悅心課堂的打造、悅心環境的創建、悅心德育的實施、悅心隊伍的培養等方面探索高效“悅心管理”的工作策略,解決當前學校發展過程中的困惑,使學校管理工作煥發生機。
關鍵詞: 微笑教育;悅心管理;學校管理;辦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471;G6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026-02
瑞士詩人施皮特勒曾說:“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微笑不僅是一種表情,還是一種具有力量的語言,傳遞著自信、友善、樂觀等品質,給人以溫暖、關愛和啟迪。“微笑教育”是教師以高尚的人格和教育藝術感染學生,用發自心底的愛滋潤學生的心田,使學生在充滿師愛的激勵中經常保持滿足、快樂、積極、穩定的情緒,找到自尊,增強自信。但目前的教育現狀顯示,不少學校缺乏“微笑教育”的管理機制,部分教師職業倦怠感重,缺乏發自內心的微笑,部分學生表現消極,缺乏天真爛漫的笑容。
為改變當前學校教育“微笑缺失”的現狀,廣東省廣州市開發區第二小學(以下簡稱“開發區二小”)將“微笑教育”確立為學校的辦學思想,并延伸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悅心管理”理念。“悅心管理”理念作為學校管理工作應遵循的基本策略和指導思想,主張從內涵提煉、體系構建等方面,踐行“微笑教育”辦學思想,確保將微笑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一、悅心之源:根植“微笑教育”理念內涵
“微笑教育”是一種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也是一項教育目標,它傳遞著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策略。開發區二小以“微笑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思想,旨在打造樂觀向上、自立自信的學生形象,面帶微笑傳播知識的教師形象,微笑面對孩子喜怒哀樂的家長形象。
1.“悅心管理”內涵
開發區二小將“悅心管理”理念內涵細化為四個方面,即民主管理、人文關懷、規范管理、文化引領。在民主管理方面,學校管理者嚴格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準則,為師生提供平等的成長成才機會;在人文關懷方面,關心在職及退休教職員的工作與生活狀況,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狀況,激勵學生健康成長;在規范管理方面,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富于智慧的教學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并嚴格落實;在文化引領方面,改善以“微笑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環境,增強師生“學校文化自信”。“悅心管理”四大內涵所蘊含的“尊重”“友善”“智慧”與“自信”,正是“微笑教育”的行動關鍵詞。
2.悅心管理目的
著名詩人泰戈爾曾說:“當你微笑時,世界便愛上了你。”開發區二小的“悅心管理”理念立足于“微笑教育”,主張把微笑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強調的是民主管理、人文管理,重在打造團隊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找準了管理方式,即“有創新才有微笑”,解決了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學校管理方式創新力不足、服務力不強的問題,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明確了管理動機,即“微笑著去工作”,解決了學校管理團隊與教師隊伍工作動力不足等問題,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
二、悅心之行:實施“悅心管理”工作策略
為推進“悅心管理”理念在學校的落地生根與開花結果,開發區二小整合校內外各項管理資源,積極完善管理組織機構及相關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方法,突出管理重點,實現微笑之光照耀整個校園。
1.建設悅心課程
課程管理模式的構建離不開學校辦學思想的指引以及學校管理理念的指導,是學校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分支”。在“悅心管理”理念指導下,開發區二小確立了“悅心課程”的管理目標,即以“教給知識,留下微笑”為側重點,最終達到以情促智,以智增情,讓學生微笑每一天。一方面,建立“悅心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為藍本,形成“科學世界的教育”與“生活世界的教育”一體化運行的“悅心課程”體系;另一方面,打破傳統“向書本學”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微笑夢想”的引領下,在“悅心課程”基地的實踐中,在“學中做”“做中學”的螺旋過程中生成“悅心課程”實施方式。對此,學校組建“微笑社團課程”,使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提升素質,同時打造“微笑節日課程”,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形成學校節日文化,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2.打造悅心課堂
課堂管理模式是衡量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悅心管理”理念的主體部分,開發區二小的課堂管理理念主張從“微笑教育”角度對課堂教學工作展開有效的管理與跟蹤,逐步構建具有“微笑教育”內涵的課堂管理模式。首先,遵循“教給知識,留下微笑”課程理念,構建以FISH(魚)、FISHING(漁)、FUNNY(愉)為特征的“三F悅心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悅心課堂”中收獲知識、智慧和微笑。其次,以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教學五環節為基本要素,鼓勵教師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再次,嘗試將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轉移到教室外,引導學生參與校內實踐、校外探究等,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微笑文化,實現教授知識、傳遞微笑的課程管理目標。
3.創建悅心環境
校園環境是一所學校的“門面”,是展現學校管理面貌和管理風氣的“窗口”。開發區二小從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層面著手,創建了悅心環境,有針對性地融入“微笑教育”內涵,以“積極、和諧、情感”等微笑特質,潛移默化引領師生培植“尊重”“友善”“智慧”“自信”等微笑品質。“悅心環境”主張將藝術性、觀賞性、教育性融于校園環境建設之中,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微笑,每一個角落都育人,彰顯學校的文化品位。
4.實施悅心德育
開發區二小構建以學生自主參與、實踐體驗、自我教育為特征的“悅心德育”模式,確立“親近自然,笑對生活”的德育理念,引導師生走進自然,感受生命的真諦與活力,讓學生學會悅納自己,微笑面對生活。在具體實踐中,構建領導班子、教師、家長聯合制動的“悅心德育”網絡,形成德育合力;制定并完善“悅心德育”管理制度及評價制度,規范師生的德育思想及行為;重點進行七項德育,即愛國教育、生命教育、禮儀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環保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培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當前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實際,開展“悅心德育”課題研究,深化德育內涵,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5.培養悅心隊伍
教師、學生、家長是學校管理的平等參與者,也是學校管理的重要資源。開發區二小鼓勵教師、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努力為各方提供平等參與管理的機會,進一步深化“悅心管理”的內涵與層次,促使各方在管理過程中感受“微笑教育”的魅力,獲得有效成長。其一,立微笑教師。學校組織開展師德教育、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等活動,以提升教師的“微笑能力”及教學水平。其二,育微笑學生。學校將“全面發展,張揚個性”確立為學生管理目標,在發展學生共性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高度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其三,成微笑家長。學校鼓勵家長全程全員參與學校的管理環節和管理活動,傾聽家長對學校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組織家校活動,引導家長在活動中樹立微笑形象。
卡耐基說:“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云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開發區二小追求“悅心管理”理念中的微笑力量,培養微笑教師、微笑學生、微笑家長,著力改變校園中“微笑缺失”現象,讓尊重的微笑、理解的微笑、和諧的微笑遍布整個校園,使“悅心管理”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閆懷梅.轉變教育觀念,開展微笑教育[J].當代教育論叢,2015(04).
[2]魏濤.“寓德于體”理念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J].江蘇高教,2019(04).
[3]謝鵑.陽光教育:基于學校管理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教育,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