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梅
摘 要:教師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興趣,有助于幼兒養成終身閱讀習慣,始終對閱讀充滿熱情并能有效閱讀。教師在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興趣能力培養中,要以幼兒為中心,根據相同年齡階段和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分段選擇教學方式,讓幼兒通過多閱讀、多表達等方式,逐步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幼兒;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139-02
在農村地區,幼兒所處的閱讀環境與城市不同,閱讀興趣明顯不如城市幼兒濃厚。基于幼兒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農村幼兒園教師要逐步探索,積極幫助幼兒培養早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興趣,有助于幼兒養成終身閱讀習慣,始終對閱讀都充滿熱情并能有效閱讀。大部分農村幼兒之所以在早期閱讀能力上存在短板,主要是因為閱讀興趣不夠濃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克服困難,抓住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的良機,重點強化,讓農村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小愛上閱讀。
一、鼓勵幼兒復述內容
幼兒閱讀之后,最主要的輸出方式就是講故事。一些農村幼兒雖然能夠自行讀懂書中的大部分內容,但是要把故事復述出來卻比較困難,主要是幼兒缺少展示自我的機會,膽怯心理比較嚴重。幼兒園教師要針對農村幼兒在閱讀方面存在的這些問題,通過游戲或者互動活動等方式積極鼓勵幼兒把書中的內容復述出來。例如,農村幼兒園教師可以在不同班級,帶領幼兒閱讀《誰咬了我的大餅》《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彩虹色的花》《換一換》《紙飛機飛到哪里去了》等繪本,然后在不同班級舉行以“故事大王”為主題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把幼兒分成幾個固定的閱讀小組,讓其閱讀不同的故事,然后讓幼兒分別扮演書中的角色,以角色游戲的方式再現已經閱讀的內容。書中的人物走出來,動起來,活起來,幼兒可以直觀體驗書的奇妙,享受閱讀的樂趣,并愛上閱讀。繪本故事中的角色游戲還能夠緩解幼兒在復述故事時容易出現的緊張感,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幼兒交際的能力,增加交流機會。農村幼兒在閱讀和復述的過程中一直缺少有效溝通的“橋梁”,這種角色游戲可以成為幼兒自由表達觀點的平臺,使幼兒在輕松、活潑的游戲中自由展現書中內容,極大豐富了幼兒的閱讀體驗,培養了幼兒閱讀興趣,能為幼兒日后深層次的閱讀打下基礎。
幼兒園教師在引導農村幼兒逐漸形成早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過程中,要側重于方法的選擇,特別是當農村幼兒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后,要引導其把所閱讀內容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復述故事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互動閱讀的方式。幾個幼兒同時看一本書,然后教師指導幼兒分別講一段內容,最后把書的內容完整地串聯起來。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利于培養幼兒分工、合作的能力。總之,不管采取何種方式,只要讓幼兒開口講出來,并越講越好,農村幼兒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就會不斷提升。
二、分段選擇,引導幼兒閱讀
在農村幼兒閱讀興趣和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特別是幼兒在認知方面的差異,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夠接觸到合適的閱讀材料,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興趣,提升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教師必須認識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閱讀偏好也各有側重。農村幼兒園在建設閱讀角時,往往不考慮年齡因素,在書籍選擇上,也不會根據幼兒學齡情況進行分段選擇,大班、小班的混在一起。幼兒認知能力不強,不會自主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而如果書籍選擇不當,就會降低幼兒的閱讀體驗,無從談及興趣的培養,并有可能成為幼兒閱讀能力提升道路上的障礙。幼兒園教師要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特點,悉心選擇適合的書籍,因材施教,精準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有效提升幼兒閱讀能力。
例如,在農村幼兒園小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學齡特點選擇一些特定的書籍,諸如繪本《加油雞蛋哥哥》《收集東·收集西》《好餓的毛毛蟲》《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等。小班幼兒識字不多,書中的情節要簡單,能夠讓小班幼兒直觀理解,繪本形象一定要生動,色彩豐富,視覺沖擊力強。當小班幼兒在持續的閱讀中提升閱讀能力后,簡單的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其閱讀需求時,教師可以繼續分段選擇適合的書籍。通過分段選擇與分段引導,學習能力層次不同的幼兒都能夠選擇到適合的書籍,始終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有助于閱讀興趣與能力的不斷提升。分段選擇的依據是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差異,教師要密切留意,及時調整,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擴大閱讀范圍,提高閱讀質量,逐步養成良好的早期閱讀能力和習慣。
二、 積極引導,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
在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和能力培養中,教師不能喧賓奪主,要始終把幼兒作為閱讀活動的中心,把幼兒的自我實踐過程作為重點,盡可能讓幼兒在早期的閱讀活動中自己做主,自己選擇,培養幼兒早期自主閱讀能力。幼兒在早期閱讀中,總會遇到一些生字,教師可以先行閱讀,并在閱讀中輔助以相應動作或者以表演方式讓幼兒記住書本中的歌謠、故事,最后再引導幼兒自行表達閱讀內容。例如,幼兒園教師可以在園內開展歌謠朗誦活動,朗誦內容一定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歌謠,諸如《春雨》《夏夜》《做早操》《小手絹》《小小的船》《花皮球》《找朋友》等。教師可以讓幼兒先熟悉這些歌謠的內容,然后進行朗誦或表演。如果農村幼兒一時無法完整背誦歌謠,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幼兒完成歌謠表演。總而言之,這種歌謠朗誦活動有助于培養幼兒自主表達閱讀內容的能力。教師為幼兒選擇的閱讀內容要盡量貼近幼兒日常生活,難度適宜,有效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綜上所述,在農村幼兒園早期閱讀興趣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幼兒為核心,鼓勵幼兒自主表達,無論是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或者是歌謠朗誦等形式,一定要讓幼兒多看、多說,把已經閱讀和掌握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這樣才更有助于幼兒把閱讀作為興趣,并逐步升華為習慣。在農村幼兒的全面成長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以幼兒的閱讀興趣為主要引導,把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為主要目標,堅持循序漸進和分段教學方式,奠定幼兒良好的閱讀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倩.提高幼兒閱讀興趣和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9(11).
[2]張開蓮.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2).
[3]惠雪莉,陽德華.幼兒閱讀心理與繪本閱讀指導[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01).
[4]張文芳.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