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
作為一名剛剛進入教育行業的新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很多問題。下面我將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采取的一些措施進行分享。具體內容包括學生學情、課堂管理及教學工作三個方面。
一、學生學情分析
我發現如果只是照搬書上的理論或者老教師的經驗,是不能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班級的。只有在借鑒理論經驗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學情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學生的學情是所有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如果連自己班級的學情都不知道,那么自己的教學是失敗的。初二年級學生英語的學情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以我授課的初二某班為例,我總結了以下一些特點:
1. 學生由于年紀小且剛進入青春期,所以有些心浮氣躁,學習靜不下心來,沒有緊張感,課前沒有準備,課后沒有自主復習。學生對自己的約束力或者是自我控制力不強,課上經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需要老師進行一些有趣的課堂活動來吸引注意力。
2. 學生可塑性十分強。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老師可根據這一特點規范課堂紀律,規范學生學習習慣。告知學生具體要求讓學生遵守,改正其不良習慣。
3. 學生存在粗心不認真檢查的習慣,經常會將單詞拼寫錯誤,混淆單詞意思或者拼寫等等,需要老師經常督促其仔細檢查。
4. 學生記憶十分短暫,容易遺忘知識,需要老師不斷地進行重復的知識輸入,不斷鞏固舊知,并督促及時復習。
5. 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是不斷遞進的,教師教授內容需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以舊知帶動新知,如此才能便于學生理解接收。
6. 學生的創造力十分強。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在向學生輸入新知進行練習之后,應盡可能地創造相關的活動來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自我思考從而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吸收。
7. 學生對于習題改錯、課后反思方面不夠重視。教師應規范相關的改錯要求,并且經常檢查改錯作業,幫助其養成好習慣。
8. 學生的逆反心理和面子思想十分嚴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一種溫和有效的方式和學生溝通,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對待學生,那會引起學生的不滿,甚至是因為厭惡科目老師而厭惡本門學科。
二、課堂紀律管理
如果沒有規范的課堂紀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沒有辦法完成的。只有保證了課堂紀律,才能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規范維持課堂紀律對于新老師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作者將講述自己在規范課堂紀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根據問題不斷進行調整策略,從而達到課堂紀律規范化,保證教學目標的按時按質完成,提高整體教學效率。本節作者將對規范課堂紀律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一)規范課堂紀律應該從頭抓起
一個新老師在進行教學之初,首要的就是規范課堂紀律。如果在最初,老師對于本班的學生沒有提出相關的要求,那么學生們可能會覺得老師對于自己沒有什么要求,于是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認真完成作業的情況就會屢屢發生。到后來這種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課堂紀律會越來越差,布置的課堂作業也不會再完成,教師的課堂效率也會不斷地降低,從而致使自己的課堂目標沒有辦法準時完成。
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
1. 在教學開始之初就制定好嚴格的課堂紀律規范要求。以下是我的課堂的一些要求,主要包括課前、課上以及課后三個方面:課前將本節課所需要用到的教材、筆記本和筆準備好,并跟隨課代表讀相關的內容;課上要嚴格遵守紀律,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比如喝水、打瞌睡、說話等,遇到問題舉手;課下認真按時相關作業,有勾畫痕跡,錯題及時改錯等等。
2. 教師制定的課堂要求規范一定要認真嚴格執行。對于違反課堂要求的學生一定要給予相對應的實質性懲罰,表現好的學生也需要給予相對應的鼓勵表揚政策,讓學生充分地意識到老師是十分重視課堂紀律規范問題的。
(二)規范課堂紀律應該從學情抓起
規范課堂紀律要根據自己班級的學情來制定,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出理論的最大功效。在教學工作之初,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只是照搬了有經驗老師的管理方法,而沒有結合實情來分析問題,導致自己最初的課堂一團糟。由于班上的學生已經在學校度過了一年,對于課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應該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教學工作開展之初,我沒有特別強調紀律問題。但是幾節課之后我發現情況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有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多次違紀。于是我就找了學生談話,了解學情,通過學生反應,我大致總結了一些之前被我忽略的問題。首先是師生關系的適應問題,由于是新換了老師,學生對于老師的一些教學方式還不是很適應,所以存在不想聽老師上課的情況。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老師沒有說清楚相關的具體要求以及獎懲措施,導致學生產生一種老師不在乎課堂紀律規范的錯覺。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學生假期過得太過愉快,心還沒有放到學習上面來。并且由于很多學生進入了青春期,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叛逆心理越來越明顯。通過對學情的了解分析,我制定了相對應的解決措施,使得如今的課堂紀律良好,教學也能跟上英語組的進度了,教學質量也提升了。
(三)課堂紀律規范應該不斷進行調整
學生的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學生學習發展狀況的變化,課堂紀律的規范問題也要隨之調整和補充。在教學之初,太多的要求學生可能記不住,所以教師應該只是提一些課堂上的基本要求,規范學生基本的行為,比如坐姿、讀書要求等等。待學生基本達成了這些要求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規定一些更加細致的要求,比如書寫、交作業、改錯格式、背書等等要求。此外,教師還需發揮科代表和組長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因此規范課代表、小組長的任務要求,比如收發作業的時間、記錄未上交學生的名字、反應班級學生的情況和課堂紀律的管理等等,都需要給其明確具體的要求。
三、教學管理
由于是新老師,對于班上的學情不了解,所以需要多與學生溝通,多批改作業,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每次進行考試或者測試之后,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可進行一對一的面談,盡可能地了解學生。并且教師在上課之前,都要充分地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熟悉教學過程,提前排練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此外,多多聽課也是十分重要的。老教師是十分有經驗的,他們知道如何高效有序地處理教材內容,如何把握當堂課的核心內容和重難點。當然只是照搬老師的經驗是不行的,在進行聽課之后,要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地修改運用,從而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另外,課后反思也很重要,每節課后都需要反思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什么解決的辦法,爭取下一節課改正,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另外,教師指令性語言的精簡凝練也需要加強練習,只有語言夠精煉、夠簡潔,學生才能聽懂并明確要求,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