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煒
【摘要】據相關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手機,差不多人手一機,關于農村中學生來說,他們也需要手機與家長溝通聯系。但是對于這種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自控力還有欠缺,沒有正確使用手機的話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還有生活。不光消磨了時光,還讓那些手機應用誘惑消耗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手機上的娛樂應用等誘惑讓學生沒有精力集中在學習上,最嚴重的話會荒廢學業,身心俱疲。所以如何處理好農村中學生的手機使用問題非常重要。
【關鍵詞】農村? 中學生? 對策? 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006-02
手機的使用具有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社會的信息化還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通訊設備手機必不可少。學生使用手機有必定的弊病也有必定的好處,手機方便了大家,服務了社會,也帶來了更多的煩惱。所以,學校應該采取更加科學的辦法來進行管理手機問題。
一、農村中學生使用手機的策略
農村初中學生有必要帶手機與家長進行聯系,但是假設過度使用手機則會影響學生第二天的狀態。因而,如何處理好初中學生的手機問題很重要。大多數學校勒令禁止學生帶手機,或許帶入課堂;也有學校要學生把手機上繳給老師,由老師保管;也有些學校還會不定期的進行”大掃蕩”。沒收學生的手機,充電寶等。但是這些強硬的舉措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采取強硬辦法非但不能處理好手機問題,反而起到反作用。至此,我們應該好好商量對策。
(一)和家長溝通
教師應該與家長溝通好,讓家長了解學生玩手機的弊病,雙管齊下。讓學生的心思放在學習上。假設家長必定要聯系孩子,其實可以考慮給孩子買個只能接聽電話的手機。智能機的文娛功能太有誘惑力,這個期間的孩子自制力差,面對誘惑還是受不住的。與家長一同配合,學生的手機問題會好做一點。
(二)和學生溝通
教師應該與學生溝通好,讓學生從心底深刻認識到在什么期間該做什么事,不要玩物喪志,沉浸在手機世界。認識到現階段,玩手機會影響學習,影響身體健康,對前途的發展不利。思想始終影響著行為,而大多數的初中學生在思想方面就有很大的毛病。因而,教師要進行良好的引導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做游戲,或做他們感興趣的事。不要讓他們把心思放在手機上。比如: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在教學計劃中讓學生本人給本人制訂方案,完成成功的話會有相應的獎勵。假設完成不了,就要在課堂上有相應的懲罰、批評等,教師需要根據課堂任務滲透到德智教育中去,讓學生們認識到他們學習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同時也明白家長的不容易。在這樣的引導和自我反省下,農村中學生會下意識的自我控制。教師能夠分小組讓學生們互相監督,設立專門監督的小組長。更好的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
(三)采取辦法
有條件的學校能夠裝屏蔽器,使手機沒有信號,不能上網,不能舞弊。沒網絡相當于手機沒有用,這個控制學生使用手機還是有一定效果的。還有,在宿舍樓專門有人負責查房,宿管阿姨要落實復查的任務,避免學生躲在被子里玩手機。比如:學校可以裝監控,可以設有手機袋,或者來校把手機交給班主任,有急事可取回。老師查課,查寢,不定期大抽查等也可以有效把控學生玩手機情況。
二、使用手機對農村中學生的影響
手機是當今社會人手一機的通訊工具,教師勒令禁止學生帶手機,但仍有許多學生依然故我,試圖將手機帶進校園,甚至帶進教室。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想讓社會和教師認識到,農村中學生使用手機雖然有一定的壞處,但是也有一定的好處,要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
(一)使用手機對中學生學習的影響
1.積極影響
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有網絡信號,學生能夠愈加方便地接收到愈加豐富的資源。手機是高科技產物,是生活工具。學生能夠及時方便的與家長聯系,也能夠向老師報告請示學習,還可以使學生網上課程,查閱材料,開拓視野,提前預習新的知識。經過網絡及時與教師聯系。當然還能夠把重要的知識保存在手機里,為復習提供了方便。
2.消極影響
農村初中生正處于花朵的萌芽期,所以這個時間段一定不能長歪。盡管帶手機在學校是一種普遍的情況,但是對于管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假設帶進去手機就情不自禁想要去上網,玩游戲。而在有較為棘手的作業的時候,學生直接就會拿手機去運用軟件搜索答案,不思考,不提問。這嚴重妨礙了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成長。因而,要針對學生帶手機上課提一些可以實施的建議。手機還為考試舞弊造就了條件,為學生的小聰明打下了基礎,讓學風敗壞。手機強大的文娛功能讓許多學生不可自拔,該學習的時候不學習,發信息,考試舞弊,看小說。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躲在被子里追劇,玩游戲。對學生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對手機產生了依賴癥,使本人漸漸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一次次打擊也讓本人喪失了信心,從而無心學習,荒廢學業。這些不良行為對課堂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教師的心情。所以,使用手機不光讓學生的積極性下降,也影響了課堂效率。
(二)使用手機對中學生生活的影響
1.積極影響
使用手機大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模式。網購能夠買到愈加便宜的物品,省時省力。也能夠隨時與家人視頻通話。還能夠網上交友,擴展本人的交際圈,豐富充實本人。自制力比較強的學生,帶手機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而且手機的用途都是在學習方面的。他們訂閱一些對學習有幫助的微信公眾號。比如“湖南新聞”“人民日報”等公眾號,這樣不光有利于我們的文學學習和文學素養的提升,也有利于樹立起良好的三觀。這些公眾號有利于加深考慮的深度,能夠讓我們愈加辯證地剖析問題,此外,隨著網絡的急速發展,許多人變更了閱讀方式。電子書也以愈加方便快捷的方式進入大家的生活中。中學生更喜歡接受這樣的新鮮事物。因而,中學生也會在網上看很多書,這也比較方便,不用隨身攜帶大批的書到處跑。因而,教師對此應采取對癥下藥的方法,應該因材施教。
2.消極影響
網絡的盛行,網絡上的不良言行會影響中學生的三種觀點,意志薄弱會造成負面影響,使他們的思維發生偏差。比如,網絡上的“權力論”、“金錢論”等錯誤概念對很多學生發生了負面影響。對手機的依賴使中學生成為“低頭”,與身邊親朋好友缺乏溝通,人際關系淡漠。相反,他們在虛構世界中對人的依賴性太強,因而他們變成了被網絡詐騙的集中群眾。其次,瀏覽色情網站,垃圾小說,對學生的思維發生了淡漠等情感。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許多學生具備攀比心理,滋長學生攀比成風,一下課,就會看見許多學生圍在一起討論比試手機之間的功能與性能。有時虛榮心作祟讓偷盜行為屢見不鮮。現在許多偷盜行為普遍都在學校里盛行,讓人唏噓。
農村初中生帶手機上學是必要的,但過度使用手機會對學習發生不良影響。因而,教師應注意剖析農村初中生用手機上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經過模式和內容教育的改良,農村初中生最終會認識到玩手機的危害,從而揚長避短,提高本人,運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運用。
參考文獻:
[1]鄒云飛,鄒云青,姚應水.某高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與手機依賴癥的橫斷面調查[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7(01):77-80.
[2]林文平.如何對待中學生帶手機入校[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