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琴 劉芳芳 黃樹梅 趙海燕

【摘要】課程“四個基本”建設是河北地質職工大學對高職教育多年的經驗總結,是當前我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以“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改革目標。四個基本是指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四個方面。本研究項目以專業崗位能力為基礎,依據電法勘探崗位所需知識、技能、能力確定“四個基本”具體內容。
【關鍵詞】崗位能力? 四個基本? 教學內容
【基金項目】校級項目,名稱:基于“四個基本”《電法勘探》課程建設研究,編號 ZDJG20150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255-02
一、前言
《電法勘探》課程是我校地質類專業的專業課程,歷來理論知識多,勘探方法種類多而使學生難以掌握和應用。隨著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進行,將這門課程進行了重點的改革,從“四個基本”著重下手,將一些冗長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教學,簡化一些繁瑣的計算過程,對比各種方法的適用性及優缺點,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崗位能力確定
為更好確定行業對高職學生的崗位能力需求,先期進行充分的調研及分析。調研采用調研試卷、電話采訪、專家研討會多種形式。
一)設計調研問卷
問卷調查中著重針對高職學生是否具備解釋能力、是否具備項目設計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在本崗位領域的層次需求、方法需求,對地質知識的需求等方面設置問題進行調研。
二)遴選調研對象
首先選擇專業的物探隊,人員有我校畢業生、技術骨干、項目技術負責、總工、行政領導,旨在多方位進行調研。
三)專家當面研討
根據前期調研和課程研究成果,將崗位能力及內容進行整理,組織專家進行了逐項研討。專家組成員兼顧野外一線技術骨干、技術負責、總工等,通過研討獲得了對崗位能力和教學內容的比較清晰的定位。
四)調研結果
調研結果認為對高職電法勘探人才定位為畢業后可在上級指導下工作并完成任務。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實踐技能、專業知識、協作能力最看重;其次為溝通能力、職業道德。認為高職學生在電法勘探中的崗位主要為野外測量和初步的數據處理。
1.野外測量能力
會進行聯合剖面法野外測量;會進行對稱四極剖面法野外測量;會利用中間梯度裝置進行野外測量;會對無窮遠極進行處理;會規范性使用并聯電極;會進行漏電檢查和處理;會進行巖性電阻率的測定。會進行對稱四極測深野外測量;會設計電極距的變化;會進行漏電檢查和處理;會進行巖性電阻率的測定。會進行高密度電阻率的野外施工;會選擇裝置;會選擇電極距和隔離系數。會根據自然電場法工作原理選擇解決合適的地質及相關問題;會正確使用和保養不計劃電極;會進行電位法和電位梯度法的野外觀測。會根據充電法工作原理選擇解決合適的地質及相關問題;會進行電位法和電位梯度法的野外觀測。會根據充電法工作原理選擇解決合適的地質及相關問題;會進行電位法和電位梯度法的野外觀測。會使用各種剖面和測深裝置測定參數視極化率、衰減時、衰減度、激發比等;會在測量中選用合適的供電方式和供電電流;在大功率激電中會正確使用并聯電極。會布置野外測站;會在施工中選擇合適的測點位置;會正確使用測棒、電極和電纜;會正確布極;會采取措施提高MT數據采集質量。
2.初步數據處理能力
會在電阻率法中進行地形校正;會繪制電阻率剖面圖、平剖圖、平面圖;會對巖性電阻率測定結果進行統計;會繪制電阻率擬斷面圖、曲線類型圖、縱向電導圖;會繪制高密度擬斷面圖;會在自然電場法和充電法中繪制電位和電位梯度的剖面圖、剖面平面圖;會對兩種圖件進行初步的分析推斷;能熟練繪制激電法的各種基本圖件;基本會MT法資料處理的步驟和目的;能看懂MT剖面圖和平面成果圖;能對CSAMT、TEM方法進行初步的資料整理,能看懂成果圖。
三、確定教學內容
根據崗位能力的分析,對《電法勘探》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重組,將深奧的理論內容轉化為學生能夠接受的基礎理論和實踐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將課程內容重組為以“四個基本”為基礎的教學內容:
四、總結
對《電法勘探》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重組并實施教學發現,學生對操作性較強的實訓課更容易接受,實際技能明顯提升,教學效果顯著。而且學生對以上各種勘探方法有一個總體認識,通過對比各種勘探方法的適用條件和計算結果,可以選擇更加合理的勘探方法,為以后實現學生 “零距離”就業搭建了橋梁。
參考文獻:
[1]程志平.電法勘探.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