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梅
摘要:
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功能發揮的實踐研究,要準確把握警察院校教師既是人民教師又是人民警察的身份特點,加強警察隊伍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湘警職院實際,以忠誠教育為核心,以專項教育鑄造忠誠警魂、以先進典型鑄造忠誠警魂、在社會實踐中鑄造忠誠警魂。
關鍵詞:榮譽儀式;政治建校;警察院校
儀式在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儀式在情感表達層面、認知層面參與政治生活,依其高度標準化和結構化的程序,在特定場所和時間引導參與者的情緒以形成共有的認知,維持認同感和凝聚力,實現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有效的通達。
完善榮譽儀式及制度是健全校園文化中行為文化的切入點。強化司法行政精神培育,堅持以人為本、文化育人、全面發展,著力構建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激勵人、發展人的校園人文環境,激發文化自覺,可以起到激勵熏陶,發揮政治建校功能作用。如何做好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功能發揮的實踐研究,筆者進行了以下思考。
一、達到的目標
準確把握警察院校教師既是人民教師又是人民警察的身份特點,切實增強廣大干警的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和職業榮譽感,健全完善具有警察院校特色的教師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警察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堅持開展“強化四種身份認同”教育,引導廣大教職工擔當共產黨員、人民教師、人民警察、公務員的職責使命,工作標準從高,紀律要求從嚴,打造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教職工隊伍。
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功能發揮的實踐研究,研究范圍為校園文化中的行為文化,即學院師生的工作行為、日常行為等的政治建校功能;研究內容為榮譽儀式,包括專項教育、先進典型和社會實踐在政治建校中的功能發揮。研究對象為全院師生,重點是警察身份教師。
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功能發揮進行實踐研究,一是準確把握警院教師既是人民教師又是人民警察的身份特點,健全完善具有警院校特色的教師培育管理制度,以榮譽儀式為切入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增強警察身份意識、職業榮譽感;二是在政治建校中不斷傳承、挖掘、弘揚,拓展榮譽儀式外延,豐富榮譽儀式內涵,充分發揮警院文化積極功能,開展形式多樣的警院文化活動,內鑄校魂、外樹形象。
二、我院的現狀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思政理論課座談會講話精神指導下,堅持政治建校、文化育人深入人心,人社部規 [2018]4號印發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公安部于2017年1月印發了《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榮譽儀式規范(試行)》。我院已出臺相關政治建校文件。
司法警官院校是司法行政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司法行政干警的重要使命,是司法行政系統人才、青年學生培養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必須堅持政治建校,育警樹人,以培養黨和人民忠誠衛士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院的根本任務,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檢驗學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政治建校與校園文化密不可分。目前我院校園文化中“三風一精神”已確定、物態文化已經成形、制度文化建設逐漸完善,但是行為文化還有待提升。學院行為文化還有待提升主要表現在教師警察身份意識不強、警務化行為不規范、入警退警儀式未形成制度等等方面,行為文化對政治建校有重要作用,對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功能發揮進行實踐研究是政治建校的組成部分。
三、實施的內容
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中發揮功能,是警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政治建校組成部分,其研究內容以忠誠教育為核心,以專項教育鑄造忠誠警魂、以先進典型鑄造忠誠警魂、在社會實踐中鑄造忠誠警魂。具體而言:
一是以專項儀式鑄造忠誠警魂。對師生進行 “忠誠教育”“警容風紀督查教育”,舉行入警宣誓儀式、授予晉升警銜儀式、退休儀式表彰獎勵儀式、開學新生授銜儀式、國旗下講話、從警特定年限紀念儀式等,培養師生的忠誠意識和職業素養。通過身體行為的控制、規訓,實現警察榮譽儀式的目的效果。“人是一種慶典儀式的動物。而身體是權力的記號;政治儀式把二者完美結合;并通過把個人既視為操練對象又視為操練工具而實現造就個人的目的”(王海洲《政治儀式》),只有通過身體行為的規訓控制才可以使儀式的參與者的身份與儀式的目的效果相符。《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榮譽儀式規范(試行)》結合《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等,對人民警察在舉止儀容和著裝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范,例如人民警察和警校學員在參與升國旗等各類儀式時要依規定身著統一的制式警服,佩戴規范齊全的警用標識,又如在奏唱《人民警察之歌》時應自行立正,宣讀入警誓詞時要高舉緊握的右拳,聆聽烈士生前英雄事跡全體人員脫帽默哀等。這一系列對參與者身體行為規訓的規定無疑是最直接表達警察榮譽儀式目的效果的方式同時,程序性和 標準化的儀式也使得參與者最直接地感受到對警察身份和職業的強烈認同。
二是以先進典型鑄造忠誠警魂。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通過先進事跡報告會、先進表彰大會,讓師生加深了對司法行政精神的理解,堅定從警信念;通過網絡、廣播、宣傳欄、微信等載體,宣傳先進人物和事跡,增強師生忠誠為民擔當的使命感。通過樹立模范典型,成員仿效,使干警產生榮耀感、自豪感和職業歸屬感,愿意作出犧牲奉獻,愿意維護組織榮譽和光榮傳統;有助于降低職業教育成本,加深干警的職業認知,感受組織的力量和溫暖,正確定位警察+教師的職業價值。比如表彰儀式上宣傳的先進事跡,能夠使在職干警強烈地感受到前輩堅守崗位、履行職責、義無反顧地完成使命的偉大,并化作精神動力激勵自己,端正工作態度,克服畏難情緒,立足本職工作,坦然面對困難與得失,堅定從警信念,實現自身價值。儀式上的情感共鳴有助于在職干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切實踐行忠誠為民、育警樹人,在工作上創造輝煌的成績。
三是在社會實踐中鑄造忠誠警魂。組織警院師生參加各種重大安保和社會活動,增強師生忠誠為民擔當的職業技能。組織師生參加各種重大安保和社會活動,比如社區法制宣傳、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等,用社會感染價值提升警察的公信力,借助儀式的宣傳功能,提高社會評價。警察形象是社會對警察組織的評價和總體印象,好的警察形象利于警民關系建設,改善執法環境,是警察隊伍的無形財富。警院師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重大安保是展示宣傳“人民忠誠衛士”形象的平臺,對其加以有效宣傳可以糾正公眾對警察的偏見,傳播公安隊伍正能量,回擊媒體的不良輿論導向,提高人民警察美譽度,弘揚社會正氣。社會評價的提高有助于提升警察的公信力,更有助于鞭策警察隊伍教育突出實戰實訓、提升工作能力和履職能力,真正實現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更好地完成預警樹人、增強師生忠誠為民擔當的職業技能的目的。
四、具體的做法
采用基于設計的實驗研究法,既要構建模型,還要結合警院政治建校內容進行榮譽儀式設計,考察模型的應用效果。首先,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榮譽儀式開展前、后師生情感思維變化情況,建構榮譽儀式行為一般模型;其次,運用一般模型,從行為方式、個體感受和社會效果等角度,結合榮譽儀式具體內容建構具有警特色的榮譽儀式行為模型;第三,運用榮譽儀式行為模型,并對過程進行監控,對行為模型應用效果進行驗證,尋找不足與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完善行為模型并重復以上過程;最后,將榮譽儀式模型制度化,為政治建校文化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及評測等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了解榮譽儀式開展前、后師生情感思維變化情況,以驗證榮譽儀式在政治建校中的效果;通過和國內公安類院校、司法警察院校及司法行政行業等比較研究,考察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優秀做法,研究文化育人中榮譽儀式的表現形式及制度建設,以促進學院榮譽儀式更好發揮作用;運用榮譽儀式一般模型,結合學院特點構建政治建校榮譽儀式的特色模型,進行儀式設計,并在實踐中關注榮譽儀式對政治建校所起作用及效果。通過多次迭代,對特色模型予以修正,進而形成成熟的、可操作的和普適性高的行為模型。
[參考文獻]
[1]公安部印發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榮營儀式規范[N]人民公安報,2017-01-06.
[2]王海洲.政治儀式:權力生產和再生產的政治文化分析[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3]王彤.人民警察退休榮譽儀式研究 [J]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9(01).
課題項目:湘警職院2019年院級課題《榮譽儀式在警院政治建校功能發揮的實踐研究》
(作者單位: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