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悠



摘要:“內心聽覺”是將視唱練耳“內心化”的能力,也是在人類內心中所進行的,為一般人所共有的一系列與聽覺有關的音樂活動。現(xiàn)今以綜合性大學為例,發(fā)現(xiàn)在聲樂演唱與伴奏過程中,伴奏者與演唱者仍會在節(jié)奏、旋律、情感表達等方面出現(xiàn)諸多問題。筆者以作品《一杯美酒》的藝術處理為例,討論在短時間內,如何讓伴奏者與演唱者雙方通過正確的“內心聽覺”訓練,樹立多聲思維的意識,將“內心聽覺”更好地運用于聲樂演唱與鋼琴正譜伴奏中。
關鍵詞:視唱練耳? 內心聽覺? 多聲思維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1-0001-04
一、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中的“內心聽覺”
(一)“內心聽覺”的含義
從廣義上來講,“內心聽覺”指人類內心中所進行的、為一般人所共有的一系列與聽覺有關的音樂活動。它將人的大腦中所積累的以往聆聽音樂與新出現(xiàn)的音樂音響相結合,借助記憶,內在地想象出聲音的音高、節(jié)奏、音色并構成獨特的音樂形象。
從狹義上來講,聲樂演唱中的“內心聽覺”,指演唱者通過長期聲樂訓練,對音響效果產生記憶,以聽覺表象的形式在大腦和內心再現(xiàn),將正確、美妙歌唱聲音進行認知模仿與創(chuàng)造。在進行鋼琴伴奏的過程中,伴奏者要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和演唱者的狀態(tài)等因素進行演奏。所以只有鋼琴伴奏和演唱者相互融合統(tǒng)一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流暢地表現(xiàn)出來,同時讓觀眾獲得內心的享受。
(二)視唱練耳中的“內心聽覺”
“內心聽覺”是視唱練耳的高級階段。如果能將視唱練耳“內心化”達到訓練要求,就會大大的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只是進行單聲部視唱和練耳訓練,如果要求在他們在訓練的基礎上增加多個聲部,便會出現(xiàn)跑調、節(jié)拍錯亂、旋律連接不上等狀況,此時“內心聽覺”訓練尤為重要。“聽”是視唱練耳學習中的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聽”的質量決定了對音樂的感受程度。視唱練耳中的“內心聽覺”訓練強化了耳朵和記憶,用耳朵聆聽旋律色彩,用心感知音樂。所以“內心聽覺”蘊于視唱練耳中,視唱練耳能力體現(xiàn)在“內心聽覺”上。
(三)“內心聽覺”在演唱與鋼琴伴奏中往往被忽視
以綜合性大學為例,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與伴奏者練習及表演時,會出現(xiàn)配合不融洽、節(jié)奏不統(tǒng)一、感情不一致等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聲樂、鋼琴伴奏教學以指導專業(yè)技術和情感表達為主,不會涉及過多有關視唱練耳方面的內容;演唱者與伴奏者在節(jié)奏訓練時,沒有運用視唱練耳中“聽”的方法,聆聽多個聲部節(jié)奏的交錯;在表演時,旋律上會出現(xiàn)跑調、人聲與伴奏不協(xié)和等狀況。這是因為無論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在單獨訓練過程中,不注重視唱練耳的“內心聽覺”的培養(yǎng),在相互配合訓練時,也忽略了“內心聽覺”在多聲部中的地位所造成。
二、目前綜合類大學專業(yè)音樂學習中“內心聽覺”運用現(xiàn)狀分析
(一)“內心聽覺”在演唱與鋼琴伴奏中被忽視的原因
第一,一部分學生對于視唱練耳課程性質的誤解。不同的人對于視唱練耳課程有著不同的見解,如果只是把唱當作最終的目標,在練習和演唱樂曲的時候,就缺乏了對音樂整個聲部節(jié)奏的把控和音高、和聲方面的記憶。
第二,音樂課堂教育中對“內心聽覺”訓練的“不重視”。從幼兒教育到高中教育的音樂課堂里,很少出現(xiàn)對多聲部聽覺的訓練。所以導致在大學里,學生沒有形成多聲部聽覺的學習能力,也不注重“內心聽覺”。
第三,鋼琴聲樂教育缺乏培養(yǎng)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正確方法。“內心聽覺”是來自于演奏者和演唱者對音樂的記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幫助學生對整首作品的每一個音色、旋律都進行反復的記憶與練習,“內心聽覺”自然也會形成。
(二)“內心聽覺”在鋼琴伴奏處于從屬地位時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
鋼琴伴奏在歌曲演唱中處于從屬地位,主要是在出現(xiàn)人聲演唱時,鋼琴伴奏通過不同的音型來襯托人聲,烘托氣氛。無論是演唱者或是伴奏者,在鋼琴伴奏處于從屬地位時,“內心聽覺”能力的建立都十分重要。
伴奏者在鋼琴伴奏處于從屬地位時,無論是細微的弱音還是震撼的強音,都用它來表現(xiàn)。運用“內心聽覺”可以使伴奏者判斷兩者間是否配合,比如鋼琴伴奏與人聲是否在聽覺上達到節(jié)奏、情感、和聲的統(tǒng)一等。一個好的伴奏者不僅要完成譜面上規(guī)定的內容,還需通過“內心聽覺”進行檢驗、調整,從而使鋼琴伴奏起到為演唱增添色彩和使人聲展現(xiàn)“主角”地位的作用。
鋼琴伴奏處于從屬地位時,歌唱旋律成為主旋律。演唱者在練習歌曲時,不僅唱熟自己的聲部,還得學會聆聽伴奏,對和聲、節(jié)奏、音高進行記憶,形成良好的“內心聽覺”使人聲與伴奏更加和諧。
(三)“內心聽覺”在鋼琴伴奏處于主導地位時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
鋼琴伴奏處于主導地位,主要出現(xiàn)在沒有人聲演唱時,鋼琴作為主角來獨立演奏歌曲的前奏、間奏、尾奏等獨立片段。
以綜合類大學為例,發(fā)現(xiàn)演唱者在鋼琴伴奏處于主導地位時,出現(xiàn)鋼琴前奏、間奏或尾奏等獨立彈奏片段結束后人聲沒能及時跟上節(jié)奏或音高的狀況。在此時,要求演唱者必須從始至終在內心對音樂進行歌唱。只有演唱者與伴奏者意識到“內心聽覺”的重要性,在鋼琴伴奏無論是處于從屬或主導地位時,人聲旋律與伴奏旋律才能通過協(xié)調配合,更好地將音樂呈現(xiàn)給聽眾。
三、以作品《一杯美酒》的藝術處理為例,探索“內心聽覺”在演唱與鋼琴伴奏中的實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