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麻仁增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研究和訪談研究,實地考察、圖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各大藏區和內外蒙古族地區的寺院、佛廟、莊園、茶樓、酒館等的門廊墻壁上或木柜、木桌等人們日常生活器具上普遍存在的畫作蒙人馭虎圖的各種象征意義,以及不同的繪制形式做出比較詳細地論述。
關鍵詞:蒙人馭虎圖? ?繪制形式? ?象征意義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1-0163-03
蒙人馭虎圖在蒙藏地區主要繪制于寺院、宮殿、民宅等門廊墻壁之外,還繪制在各類娛樂場所及部門單位等的門廊墻壁上,它不僅以風貌繁多的形式出現在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歷史的發展趨勢中逐漸演變成了各信徒們為驅災攘禍,所繪制在門廊墻壁上的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一種壁畫形式,信奉此圖的人們甚至會表現在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桌、柜、床等各種日常生活用具上。由于蒙藏地區各藏傳佛教宗教派系的區別和繪畫工匠們手藝的高低等諸多因素以及畫家本人、宗教統領者及對此堅信不疑的各級地方官員和普通百姓等對蒙人馭虎圖的認知程度和理解的差異,在同一個地域或不同的地域出現了變化各異的繪畫形式和象征意義。本文主要對蒙藏各地蒙人馭虎圖的繪制形式及其象征意義的不同之處做了較詳盡的論述。
一、蒙人馭虎圖的象征意義
對于蒙人馭虎圖的象征意義,蒙藏各地區的僧侶和畫師、歷史學家、民俗研究者等都對此持有不同的見解,大致可分為七類。
宗者拉杰和多杰仁青的著作《藏畫藝術概論》[1]、關卻丹增所著的《工巧學之點滴》[2]、央巴平措多杰所著的《藏族繪畫藝術中的佛像度量及木漆常識》[3]等繪畫理論著作以及以格魯派為主的眾多僧侶都認為“蒙古勇士、鐵鏈、猛虎分別象征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即:蒙古勇士象征十方諸佛大悲的化身——觀音菩薩;猛虎象征諸佛智慧之化身——文殊菩薩;鐵鏈象征諸佛力量化身——金剛手菩薩。蒙人馭虎圖常繪制于寺院和民宅門廊墻壁之上,面向外或與門背對,以表示祛除一切災禍、劫難,招納吉祥之意”。(在格魯派三大寺院之一色拉寺班典洛賽林的壁畫上將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和蒙人馭虎圖繪制在一個畫面中)
喜饒嘉措的《喜饒嘉措文集》[4]、當代著名藏族青年藝術家滿拉杰的博客、羅伯特·比爾所著的《藏傳佛教象征符號與器物圖解》[5]等以及噶居派的眾僧、當代新思潮下的諸多文人雅士則認為,“1642年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第斯索南熱丹等格魯派高層,在衛拉特盟主固始汗的援助下消滅了藏巴汗丹迥旺布,建立了格魯派與外族聯合統治的政治格局。因此,畫中的蒙人象征著17世紀出兵增援格魯派的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而畫中的老虎則象征著智勇雙全的藏巴汗丹迥旺布,此畫從整體上象征著固始汗丹增卻杰的英勇風姿,是以五世達賴喇嘛為首的甘丹頗章政權高層為了感謝固始汗的援助而作,也是為了格魯派的廣大信眾能夠銘記固始汗的援助之恩,并以此警醒噶居派等敵對勢力。因此,將蒙人馭虎圖繪于衛藏、安多、康巴等三大藏區的大小寺院之門廊墻壁上”。
筆者曾走訪過色拉寺和哲蚌寺等格魯派的幾大寺院,并對寺內的一些僧侶進行過有關蒙人馭虎圖的象征方面的訪問。這些被采訪的僧人以及一些老人,還有幾位藏族民俗研究員都認為,蒙人馭虎圖中的蒙人象征著格魯派的一位高僧,虎象征著邪魔等對百姓造成危害的妖魔鬼怪,此畫整體上象征著格魯派為保護佛教而祛除一切邪魔歪道,使佛教信徒免遭災難困苦,使內保持吉祥順利之景象。
另有一些老人和畫家認為,畫中的蒙人象征著蒙古的一位英雄,猛虎象征著對人類造成危害,對佛教的傳播造成障礙的邪魔,畫中蒙古英雄馭虎使其不再行惡。在恰熱巴洛桑朗杰所著的《藏族建筑業經驗之談》中寫道:“蒙人馭虎圖是在八世紀時期,蓮花生大師普度藏王及大臣二十五人,這二十五位得道之人各自現出證果跡象,其中蒙古人拉壩降服猛虎等野獸,后傳蒙人馭虎圖繪于廊壁上可消災解難。”[6]而此畫的作用與上述相同,認為“繪于門廊墻壁上畫面朝外,可消災解難、驅邪避惡,可保內部吉祥順利”。
當今的一些研究人員和一些藏族畫家認為;蒙人馭虎圖早在固始汗統治藏區之前,在薩加政權時期就已經在藏族民間廣泛流傳。例如《西藏藝術研究》2005年第2期中次仁頓珠的《評析蒙人馭虎圖》一文中寫道:“在吐蕃贊布時期密宗事部三怙主化身祖孫三法王,后世中凡歷史名人未曾有傳言稱為是三祜主化身者,史料記載中也并未提及,僅薩班三叔侄被認為是密宗事部三怙主的再化身。在早期的蒙人馭虎圖中蒙人勇士頭上的花翎長至脖頸處,手持短鐵鏈于胸前而非套在猛虎頭上。蒙人勇士象征著金剛手菩薩的化身恰那多吉;猛虎象征著藏族大小五明之尊薩班即文殊菩薩的化身;鐵鏈象征著觀世音的化身八思巴。這樣的解釋符合歷史實況,蒙人馭虎圖象征著薩加派的三大怙主”。[7]
在新疆和內外蒙古地區的蒙人馭虎圖有著與眾不同的象征意義,《內蒙古社會科學》中巴特爾巴依爾的《論德噶宰相與蒙人馭虎圖之間的關聯》(蒙文)寫道:“蒙人馭虎圖中的蒙古勇士象征著18世紀蒙古準噶爾部族首領次旺熱丹之臣德噶宰相。德噶宰相是衛拉特蒙古的大喇嘛,因當時噶舉派打壓格魯派,受到格魯派之邀入藏援助,并降服了噶舉派施咒而生的猛虎。后格魯派再次邀請他入藏,他便騎著猛虎行至拉薩。因此,為了歌頌德噶宰相之恩德,格魯派作蒙人馭虎圖。圖中的蒙人象征著德噶宰相,猛虎象征著噶舉派。 ”[8]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熱麥寺(薩加派)大經堂門廊墻壁上的蒙人馭虎圖,和扎囊縣明珠林寺(寧瑪派)拉章曲擴輪布門廊墻壁上的蒙人馭虎圖中,詮釋著此畫獨特的象征意義:“嗦德!(吉祥順利之意)第四導師釋迦牟尼佛,五濁惡世救主十力者,勇者不懼之心常駐此,遍知心識之體需得勝。如來金寂飲光佛,幻化無數大寶身,普度眾生親如子,大愛不寂再化身,麼尼增化凈婆羅。蒙人付佛為息業,身著黃衣為增業,鐵鏈拴虎為懷業,手持三叉戟為伏,息增懷伏四業齊。緣起善巧生兩起,足踩陰陽兩鬼蜮,猛虎四爪壓白兔,法財福壽災障滅。祈愿宇宙之根樹,善心諸事皆可成,雖其廣利言不盡,為使簡練不細述,以上略微講解語,薩加信徒所寫成。吉祥!”(除末尾的記錄者名字外,薩加派和寧瑪派的注釋并未出現不同之處,寧瑪派的蒙人馭虎圖下寫著‘所述出于自解阿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