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雯鈺 歐陽玉秀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市場利率波動逐漸放大,加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壽險業作為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面臨低利率水平將穩定保持一段時期,資產收益下行,壽險產品收緊監管政策出臺的環境變化。負債端面對保費收入增幅放緩、產品結構轉型、團隊增員放緩;資產端面臨投資規模加大、非標接近飽和、實施IFRS9會計準則等挑戰。提出促進壽險公司發展的建議:經營轉型回歸,重視保障推進質量增長;負債端充分利用紅利政策,資產端在挑戰中抓機遇;吸引績優高學歷人才,利用金融科技助力發展。
[關鍵詞]壽險公司;利率;經營現狀
[中圖分類號] G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6-0119-04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of? China's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in Low Interest Rates
Guo Wenyu? ? Ouyang Yuxiu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1)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slowdown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volatility gradually enlarges, coupled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has gradually stepped into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low interest rate,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China's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mpany has brought a severe test. How can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find a breakthrough in the low interest rat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in the current low interest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Key Words: Life Insuranc; Low Interest Rates;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Strategy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經濟運行進入到“調結構、穩增長”的新階段,面臨很大的下行壓力。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入,中國基本實現了利率市場化。2014—2015年期間,央行多次使用降息和定向降息的手段,存款基準利率從3%降到1.5%,通過引導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融資成本,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利率作為保險精算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其波動對保險公司制定保險產品和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連鎖反應。目前,我國利率處于低水平階段,這對于我國的壽險公司經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二、低利率背景下我國壽險公司經營環境及面臨的挑戰
(一)經營環境發生變化
1.低利率水平將穩定保持一段時期。近年來,我國的利率水平下降且可能持續保持這樣的低利率的投資環境。國際社會也將保持低利率環境,2019年的中美貿易摩擦,或是2020年美聯儲降息,均是政府通過低利率政策營造寬松的貿易環境來刺激國內經濟需求和進出口貿易,從而來度過危機。
2.資產收益下行。2018年資本市場環境復雜,2019年國內股票市場稍稍回暖,上證指數在3000點徘徊,但仍不容樂觀。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而美聯儲降息,美股多次熔斷,證明全球資本市場正處于一個動蕩期,投資風險加大。
3.壽險產品收緊監管政策出臺。銀保監會從2016年3月開始陸續出臺關于壽險產品收緊的監管政策,叫停存續期在一年以內的快返類壽險產品,對于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壽險產品目標在2021年控制到總量的30%。壽險公司從短期壽險產品中獲得收益減少,粗放型經營模式必須進行轉向集約型經營模式。轉型前期必然會經歷保費收入及保單數減少,但是轉型回歸保障型壽險類產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具備一定的市場前景。
(二)壽險公司面臨的挑戰
1.負債端面臨的挑戰
(1)保費收入增幅放緩。在叫停快返壽險產品,優化代理人隊伍后,2018年我國壽險保費收入較2017年下降,出現負增長。2019年,我國壽險保費收入為22754億元,同比增長了9.80%,預示著我國壽險公司絕大多數已經挺過轉型“陣痛期”,同時也從側面印證了轉型回歸保障型壽險類產品的正確性。但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我國壽險保費收入可能會下降,同時健康險保費收入可能會上升(如圖1)。
(2)產品結構轉型。短期投資理財型產品占比急劇減少,保障類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人們增強了對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識和對健康的風險保障意識,最直接體現在健康險保費收入的增加,這可能影響壽險保費收入的增速下降。從整體產品市場看,應該推進產品向質量增長模式轉換。
(3)團隊增員放緩。往年保險公司增員壓力大。在監管持續收緊、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壽險業當初粗放地、無門檻地低效代理人模式已經無法持續。壽險公司代理人產能的提升是未來壽險公司保障型產品業務價值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所以,保險代理人作為壽險公司保費收入的最主要渠道,壽險公司追求保險代理人“量”的同時,也要求“質”地提升。
2.資產端面臨的挑戰
(1)投資規模加大。隨著保費收入激增,保險資金投資規模也在快速增加,截至2019年底,行業投資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17萬億。壽險保費收入在原保費收入中占比逐年升高,壽險業對于資產投資規模累積效應顯著。2015—2019年,壽險公司總資產占產險公司總資產的比重在85%左右,壽險公司規模保費占比要高于產險公司規模保費占比,所以壽險業資產投資累積效應顯著,且規模大。2020年,經濟形勢變數增加,投資規模越大,也意味著面對的風險更大;面對利率下行的壓力,壽險公司的長期投資收益受到影響。著眼全球經濟,投資收益的風險較大,投資決策更應謹慎。
(2)非標接近飽和。隨著對保險投資監管的放松,壽險公司投資結構逐步多元化。最開始只能存入銀行,但由于利率波動頻繁,易導致壽險公司出現利差損;之后,保監會允許保險公司投資基金,投資二級市場;到2012年監管逐步放開,可投資非標資產:不動產、信托產品、非上市公司股權等久期長、投資收益高產品。
我國上市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在固定收益類的資產投資超過70%,其中銀行存款,債券的占比都在逐年降低,但債券的占比仍然超過30%。在新冠疫情爆發后,美股四次熔斷,整個資本市場處于動蕩期。風險小、收益穩定、久期長的債券仍然是壽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方向,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會提高債券的投資占比,從而穩定收益,減少風險。
不難看出,其非標類投資從2008年開始占比逐漸增大,在2017年達到制高點40%,之后開始緩慢下降,從歷史數據中可以較為直接地說明(如圖2)。
(3)實施IFRS9會計準則。將金融資產從原來的四類改為現三類,即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A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對于基金、非標投資等資產只能計入FVTPL;對于股票資產,則是“兩難”,計入權益類,則壽險公司利潤減少,計入損益類,則壽險公司利潤波動幅度加大。2018年,平安集團首個實行IFRS9,截至2018年6月末,資產管理規模環比上年度增加了5.4%,凈利潤下降0.9%,第三方業務收入下降6.3%。
IFRS9會計準則的實行,導致的結果就是保險公司要改變保險資金的投資策略。長期且大額持有高分紅,低估值的股票,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面對資本市場震蕩的局勢,試行IFRS9的保險公司會面臨巨大挑戰。
三、壽險公司未來經營發展對策
(一)經營轉型回歸,重視保障推進質量增長
我國壽險業正經歷著轉型回歸的陣痛期。壽險業從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向集約型的經營模式轉變,雖減少了保單的數量,但是提高了保單的質量。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的保險保障意識越來越強,對保險產品有著更高的要求,對此壽險公司必須回歸保障型壽險產品,提高壽險類產品的質量,開發出符合客戶保障需求的創新產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與服務水平,搭乘關鍵轉型期的機遇前行。
(二)負債端充分利用紅利政策,資產端在挑戰中抓機遇
2019年5月,財政部出臺《關于保險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新規的亮點:一是提高了免稅的額度,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盈利;二是超出限額的部分可以結轉到以后年度結算,從而減少業務壓力,促進業務增長。
從整體上說,我國壽險公司與權益市場緊密相連,我國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較權益市場是相對穩健的。而面對今年新冠疫情對于全球經濟的打擊,權益市場波動幅度較大,且面對2021年即將要實行的IFRS9會計準則,壽險公司更青睞于增加資產久期,加大債券投資,長期且大額持有高分紅、低估值的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吸引績優高學歷人才,利用金融科技助力發展
我國壽險企業銷售的主要渠道有:代理人渠道,銀行保險渠道,電話銷售渠道,互聯網銷售渠道,保險經代渠道,團體險渠道。其中代理人渠道約占壽險公司銷售的50%,而我國保險營銷的人員也在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底我國保險營銷行業的人員已經達到900萬(如圖3)。
我國的保險代理人渠道已經相對成熟,而其他保險銷售渠道也在逐漸發展,這是對減少保險代理人渠道的良好補充。我國的保險代理人渠道應該由量向質進行轉型,解約低效人力,優化保險營銷人員團隊,降低壽險公司經營成本,從而降低費率,使得投保人以更實惠的保費進行投保。我國績效優良的保險代理人(是指每年實現保費收入在30萬以上的行業人員)分為四類:高中及以下占比約為13.40%,中專17.20%,本科及大專31.60%,碩士及以上39.90%(如圖4)。其中本科及大專和碩士及以上,占到約71.50%,未來高學歷的保險代理人更能夠為壽險公司帶來好的銷售業績,減少退保率。未來加大吸引高學歷人才進入保險行業,提高從業者素質。
目前,金融科技已經是保險行業的焦點,保險公司可以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科技優勢,運用于保險產品的承保、核保、理賠等各個環節,提高對風險監測,識別和處置的效率,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保險欺詐所帶來的風險,從而更好地完善業務流程和服務環節。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未來可能將在較長時間里保持低利率狀態,這有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刺激國民的消費,拉動內需。低利率的經濟環境,對于壽險公司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投資決策者對資金投資要審慎決策,在考慮風險的同時獲取更多的收益。但是在這種低利率情況下,壽險公司研發出較高質量的壽險產品,更有利于壽險產品的銷售,因為在長期低利率情況下,購買好的壽險產品,是一項穩定的投資。這也就需要保險公司轉型回歸,并且利用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方式,來為更多顧客,提供更優質的保單。
[參考文獻]
[1]陳利鋒,鐘玉婷.支持增長型貨幣政策的宏觀經濟效應——基于超低利率環境的視角[J].江漢學術,2019,38(6):46-56.
[2]王劍,李錦兒,陳俊良,王鼎.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回顧與影響分析[J].國際金融,2019(9):38-49.
[3]賈若凡.低利率環境下壽險公司策略轉變研究[J].甘肅金融,2019(11):11-13.
[4]胥日.金融穩定、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9.
[5]李春燕.基于ACSI模型的A壽險公司顧客滿意度評價[D].太原理工大學,2015.
[6]李昊昱.壽險公司治理對經營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D].南開大學,2019.
[7]陳勝南.我國銀行系壽險公司經營效率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9.
[8]Wang Yan. Research on TailVaR-Based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Capital of Chinese Insurance Companies[A].武漢商學院、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C].武漢商學院、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2019(13).
[9]Dongchuan Lin.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isted Insurance Companies[A].AEIC Academic Exchange Information Centre(China).Proceedings of 2019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CFIED 2019)(Advances in Economics,Busines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VOL.76)[C].AEIC Academic Exchange Information Centre(China),2019(4).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