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活動更加頻繁,國際經濟合作項目日益增多,漢語國際教育也開始體現出其重要性。針對漢語國際教育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的的長足發展,提出“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發展漢語國際教育。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國際經濟合作;作用
[中圖分類號] G4?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6-0143-03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Li Yang
(Xian Shiyou University? ShanXi Xian? 71006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foreign exchange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 inter-coloni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new economic model, and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inter-colonial education is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Function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各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國際間的經濟合作逐漸成為新常態。在此背景下,外貿企業需要更多的國際漢語人才,漢語國際教育變得日趨重要,直接關系到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和我國對外貿易工作的開展。促進漢語國際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不但能夠為國際經貿企業帶來更加充足的人才保障,還能夠幫助我國更加高效地投身到全球貿易體系建設中去,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漢語國際教育對國際經貿合作的作用分析
(一)漢語國際教育能夠提供人才支撐和引資動力
首先是能夠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帶來更多的人才支撐,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中,企業急需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漢語國際教育培養的人才不但對我國文化有全方位的理解和認知,還可以深入分析本國文化和其他國家文化存在的差異,能夠達到國際經濟合作的人才要求[1];其次是能夠讓國外更多企業感受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了解我國強大的市場經濟發展潛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企業進入到國內投資,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發展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
(二)漢語國際教育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打破障礙
近年來,國內外資企業越來越多,我國對外貿易活動也更加頻繁,怎樣在國際經貿合作中占據一席之地,獲得更多的利益價值,對于漢語國際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漢語國際教育能夠打破各個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的溝通障礙,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信息的傳播建立了良好的渠道,從而可以讓我國在更短的時間內全面融入到國際經濟市場中。目前,漢語逐漸成為全球熱門語言,其地位持續上升,因此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所占據的地位也變得更加重要,很多對外貿易活動場所都需要依靠這樣的人才。
(三)依靠漢語國際教育促進最新技術成果的分享
現階段,世界范圍逐漸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代表著產品中包含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技術與人類智慧結晶,這可以說是對外貿易市場競爭的重點[2]。在對外貿易活動中,人們依靠語言交流來傳遞各自的信息與思想,進而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漢語國際教育能夠讓更多外國人熟練掌握漢語,讓他們在經貿活動中可以把自己的產品、服務與技術更加準確地表達出來,讓貿易雙方都能夠了解對方的技術知識信息,掌握國際市場中相同產品的實際發展情況,進一步深化國際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利用學習和推廣現代化的技術成果和優秀的經驗做法,真正達到共贏的目標,促進本國對外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以獲得更加豐厚的經濟利益。
(四)成為國際經濟活動的重要溝通橋梁
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來臨以及我國對外貿易活動逐漸變多,漢語目前逐漸成為了全球性的熱門語言,在國際經濟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貿易信息獲取、雙方磋商交流、成交和主單據的制作填寫等各個環節來說,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漢語國際教育目前正慢慢在國際經濟合作與對外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4]。僅僅依靠英語進行交流已經難以適應當前多元發展的經濟社會需求,在國際經濟合作中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漢語的學習。漢語國際教育是以教授專業的商務知識為前提,其所包含的溝通技能、文化背景以及商務漢語對于對外貿易活動而言非常重要[3]。可以說,漢語國際教育對于促進我國對外貿易交流發展與深化國際經濟合作起到了極大的助推作用。
(五)有助于避免和處理摩擦及問題
在對外貿易活動與國際經濟合作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摩擦和誤解,漢語國際教育有助于更好地處理這些摩擦與問題。外資企業依靠查閱我國的法律條款,更為準確深入地了解我國的法律法規內容,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貿易權益,同時借助于漢語國際教育人才來幫助其進行對外貿易磋商與國際商務談判。從而能夠了解到,漢語國際教育在對外貿易溝通、商務知識與信息獲取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隨著國際經濟合作的逐漸加深以及我國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作用必然會更為凸顯。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對策
(一)結合“引進來”政策發展漢語國際教育
為更加科學高效地推進經濟全球化時代下的國際漢語教育,要充分依靠“引進來”政策,為國外學生進入我國學習提供更為便利的渠道,依靠拓展留學的辦法讓學生對漢語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漢語[5]。政府部門還應當提高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的支持與獎勵,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支持國外漢語專業學生來到我國學習,不斷提升漢語學習實效性,幫助來我國學習漢語言的留學生在回國后,使用漢語來創造更多價值[6]。但因為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始終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漢語教師目前的數量還無法滿足需求,可見國際漢語教育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我國必須要著力推進漢語國際教育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專業學生水平,輸送更多國際漢語教育專業人才,吸引越來越多其他國家人才的進入,同時需要科學擬定學費,對經濟條件不佳但品學兼優的留學生給予一定的補貼。
(二)根據“走出去”發展方針培養人才
孔子學院屬于漢語國際教育的核心環節,對不同國家的經濟合作與對外交流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漢語國際教育帶來了更加便捷的條件渠道。為促進中國文化傳播效率的提升,必須要堅持“走出去”的辦法來讓越來越多的漢語專業教師走出國門。打造出一支更加專業的對外漢語人才隊伍,不斷提升教育水平,另外還應當加大資金投入,讓越來越多的教師可以繼續學習深造,推動漢語國際教育的持續發展。同時,需要建立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的產業合作,促進產業發展水平持續提高,著重對具備語言能力和專業素質的人才予以培養,充分發揮其作用。依靠產業合作的推進落實,讓復合型人才數量不斷增多,為我國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7]。基于此,必須要對我國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培養機制予以優化和完善,讓漢語國際教育可以擁有充足的教師資源,確保漢語國際教育的持續發展,為其他國家的漢語學習人員提供更加充足的師資力量,確保其學習需求的真正實現。
三、結語
漢語國際教育能夠促進各個國家之間進行更加深入的經濟貿易與交流合作,讓越來越多的國家能夠對漢語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對中國文化有全面了解,讓世界從更多的層面了解和認識中國,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8]。近年來,我國政府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同時也下大功夫引導與支持各級教育機構推進漢語國際教育的創新與改革,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國際經貿合作,積極引入更多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吸引更多國外資金進入,助力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深入認識和理解漢語國際教育對于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國際經濟合作帶來的幫助與作用,在這一前提下盡快制定科學有效的策略,從而持續優化與提高漢語國際教育水平,確保其真正發揮出積極作用,增強我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下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Lam Nikki Hei Tong,Woo Benjamin K P. YouTube as a New Medium for Dementia Education Among Chinese Americans[J].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2020,56(3).
[2]趙晶瑩.“一帶一路”視閾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課程設置淺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1):55-57+60.
[3]陳敏,陳茹.國際貿易學課程教學信息化改革的模式探索——基于教改項目的申報[J].對外經貿,2019(11):128-130+147.
[4]劉穎,龔麗.高職“互聯網+外貿”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對外經貿,2019(11):154-156.
[5]劉明陽.“一帶一路”視野下對外貿易與漢語傳播的相關性探析[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8,38(4):97-100.
[6]畢彥華.“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的新思考[J].文化學刊,2019(12):195-197.
[7]Qihui Chen,Guoqiang Tian,Tade O. Okediji. Quasi-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Peer Effects in First-Year Economics Courses at a Chinese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4,45(4).
[8]曾倩.國際化背景下開放大學發展國際合作教育戰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4,34(8):7-9.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