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 陳沛林 呂曉磊 陰廣維 尹淑玲


摘要 目的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的研制,輔助膀胱化療藥物聯合灌注治療膀胱癌。方法 通過觀察臨床需求,研發出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并觀察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研發的適合輔助完成膀胱化療藥物聯合灌注,方便了醫生操作,有效減少污染幾率,有效杜絕藥物外溢。結論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在化療藥物聯合膀胱灌注操作中具有顯著作用,更方便且安全性較高,并將在臨床更廣泛的治療與操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化療藥物;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0)10-094-03
膀胱癌是我國泌尿外科臨床上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是一種直接威脅患者生存的疾病。世界范圍內膀胱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十一位 [1]。我國男性膀胱癌發病率位居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以后[2]。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后有很高的術后復發率,小部分患者甚至會進展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原位癌單純 TURBT 手術并不能解決術后高復發率和疾病進展的問題[3]。因此,推薦所有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進行術后輔助性膀胱灌注治療,包括膀胱灌注化療和膀胱灌注免疫治療[4]。常用藥物有絲裂霉素、多柔比星、羥喜樹堿、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及卡介苗等。所有藥物均需要生理鹽水50~60mL稀釋后膀胱內灌注。每周灌注1次,8次后改為每月灌注1次,共1~2年[5]。吉西他濱也可用于膀胱灌注化療[6]。我院泌尿外科膀胱灌注常規執行18次:一周1次,連續6次;2周1次,連續6次;4周1次,連續6次的治療方案。化療藥物應通過導尿管注入膀胱,并保留 0.5~2小時。醫生進行膀胱灌注時,先將導尿管與集尿袋分離,再用20mL注射器對準尿管尾端注藥,由于20mL注射器與臨床常用雙腔導尿管尾端口徑不匹配,進行膀胱灌注操作時常常需用力對接,還是會造成因口徑不符而藥液外溢,存在的問題有:①需先分離尿管與集尿袋,并要保持無菌操作,注藥后連接集尿袋并夾閉,增加了操作者難度。②藥物外溢造成藥量損失,致治療量不準。③藥物外溢造成藥液污染,對操作者及患者形成威脅。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團隊經過反復的臨床操作與實踐,研發了一種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1268132.7),有效解決了目前臨床膀胱灌注操作所面臨的諸多難題。首先塑性連接管頭與尿管口徑匹配從根源處減少了藥液滲漏的發生,另外三通式設計,可以連接尿管與引流袋的同時選擇注藥,三方相通或關閉任何方向均能輕松達到。本品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同時符合無菌要求,不僅有效提高了膀胱灌注操作的工作效率、藥量準確性,而且大大減少了藥液對醫務人員及患者藥源性污染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引流袋,連接管,安裝接頭,引流尿管,三通閥,塑性連接管。
1.2 制作方法
尿管通過塑性連接管與三通閥連接,三通閥的另一端通過螺紋結構與連接管的安裝接頭連接,連接管另一端與集尿袋相連。三通閥的一端與尿管連接,另一端與連接管連接,第三端與注射器或沖洗袋連接,見圖1。
2 使用方法
如為術后首次膀胱灌注藥物,患者本身已經留置尿管,操作者先將三通如圖2所示關閉,尿管反折與集尿袋分離,將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與集尿袋連接后,另一端再與尿管相連。連接好后,調節三通,使尿管與集尿袋相同,排空膀胱,為注藥做好準備。操作者準備好藥液后,將注射器與三通第三方連接,完成膀胱灌注藥物;除首次膀胱灌注藥物,其余數次均需留置尿管,操作前,操作者按無菌原則如圖1先將尿管、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集尿袋連接好后進行留置尿管操作,待排空膀胱后完成膀胱灌注藥物,注藥后拔除尿管。
泌尿外科術后,常有血凝塊、脫落粘膜組織、雜質等堵塞尿管,可根據情況術前留置尿管時直接連接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既可完成首次膀胱灌注藥物,又可進行膀胱沖洗,或連接注射器進行尿管沖洗。
3 優點及可擴展應用
3.1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方便了醫生操作,有效減少污染幾率
在膀胱灌注以前按無菌原則先行連接尿管、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集尿袋,醫生在進行注藥時,就能輕松完成操作,不會擔心是否發生污染、集尿袋怎么放置等問題,不僅大大減少了醫源性感染幾率;還縮短了醫生操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的應用有效杜絕藥物外溢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各部分連接緊密,與尿管、集尿袋、注射器、輸液器口徑一致,進行藥物灌注、液體沖洗時,不會發生藥液外溢的情況,有效保證了灌注藥物劑量的準確性;醫生不用用力對合注射器與尿管,不用擔心化療藥物滴出對醫務人員、患者、床單位造成醫源性污染。
3.3 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的其他臨床應用
1)通過2018年研制出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并應用于臨床化療藥物膀胱灌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泌尿外科疾病性質,血凝塊、脫落粘膜組織、雜質等極易堵塞尿管,常規進行膀胱沖洗或發生堵塞時應用注射器進行抽吸疏通,常采用輸液器穿刺集尿袋、注射器針頭穿刺尿管尾端等操作方法,容易造成針刺傷、穿刺尿管尾端容易刺破尿管水囊造成意外脫管、每次膀胱沖洗后均需更換集尿袋,增加患者醫療費用。應用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完全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所以逐漸被應用在了膀胱沖洗操作中。
2)無特別臨床指征時,一般選取與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徑的導尿管,以減少對膀胱頸及尿道的損傷[7-9]。尿道損傷、炎癥等情況后常存在尿道狹窄等并發癥[10],尿道挫傷治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必要時插入導尿管引流尿液1周;尿道裂傷如插入尿管順利,可留置尿管引流尿液2周左右,插入失敗,行會陰尿道修補術,留置導尿2~3周;尿道斷裂行尿道斷端吻合術,留置尿管3周[11]。以上情況均需留置尿管,選擇尿管型號、種類也應遵循上述最小孔徑的原則。常規三腔導尿管的口徑普遍大于雙腔導尿管,所以像這些沒辦法留置三腔導尿管的特殊患者,留置雙腔導尿管需要膀胱沖洗時也可應用膀胱灌注一次性尿管連接器。這也是我們團隊下一步將要進行研究的方向。
4 參考文獻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1 staistics2008[J].CA Cancer J Clin,2011,61:69-90.
[2]? ? ?郝捷,陳萬青.膀胱癌-2012 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97.
[3]? ? ? Brausi M,Collette L,Kurth K,et a1.EORTC genito urinary tract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Variability in the recurrence rate at first follow-up cystoscopy after TUR in stage Ta T1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a combined analysis of seven EORTC studies[J].Eur Urol,2002,41 (5):523-531.
[4]? ? ?那彥群,葉章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56
[5]? ? ?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587.
[6]? ? 孫祥宙,鄧春華,戴宇平,等.沙培林膀胱灌注預防膀胱癌術后復發的機制[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19(7):407-409.
[7]? ?Duffy LM,Cleary J,Ahern S,et al.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Safe, cost-effective bladder management for male residents of VA? nursing homes[J].J Am Geriatr Soc,1995,43(8):865-870.
[8]? ?Rogers RG,Kammerer-Doak D,Olsen A,et al.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nitrofurantoin monohydrate macrocrysta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inarytract infections after surgery f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or stress urinary inco ntinence with suprapubic catheterization[J].Obstet Gynecol,2004,191(1):182-187.
[9]? ? Grahn D,Norman DC,White ML,et al.Validity of urinary catheter specimen for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J].Arch Intern Med,1985,145: 1858-1860.
[10]? ?李樂之,路潛.外科護理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623.
[11]? ?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547.
[2020-05-25收稿]
作者單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醫院(陳怡、呂曉磊、陰廣維、尹淑玲);河北省唐山市人民醫院(陳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