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為剛
摘? ? 要: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科學技術也日新月異,導致了我國城鄉差異變得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條件下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務質量并不是平等的。不平均的公共服務導致了資源環境等社會矛盾層出不窮。因此,筆者對如何縮小城鄉差距并深入貫徹落實美麗鄉村規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在解決我國城鄉差距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城鄉一體化。
關鍵詞:美麗鄉村;問題;解決措施
1? 引言
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自然資源部發布的《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都對鄉村規劃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指導。國土空間規劃形成的“五級三類”構建系統,對村莊規劃實施層層管控,實現對鄉村保護性開發,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美麗鄉村規劃問題
2.1? 水污染嚴重
據2016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顯示,全年城市與鄉村的污水處理率分別是93.4%和22%,城鄉之間落差較大,就相關政策而言,最新政策是2018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對農村污水,化肥、農藥等產品的質量標準和使用標準、畜禽廢棄物防治、水產養殖等的要求[2]。農村缺乏飲用水過濾系統,直接飲用地下水,并用其澆灌農作物,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使水資源大量浪費,地下水位越來越低。如果水流源頭遭受了污染,不僅會使農作物產量降低,污染土壤,還會使飲用地下水的農民的身體遭受一定程度的傷害。除此之外,部分農村地區缺乏下水道等排水設施,一些生活用水未經過濾就直接投放至河流中,導致河流內金屬含量過高,水草蔓延,水質堪憂。
2.2? 在規劃設計中忽略了科學性
當前我國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中還存在著的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阻礙了鄉村的發展,首先就是在規劃中忽略了科學性的問題制約了美麗鄉村規劃的實施。合理科學的規劃設計可以保障美麗鄉村規劃能夠真正的服務農民大眾,然而在實際的規劃設計中仍然存在著沒有進行科學規劃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進行規劃設計之前沒有對農村的實際情況有詳細的了解,規劃人員僅僅是根據我國農村的普遍情況對當地進行了規劃設計,只考慮到了普遍性問題而忽視了在美麗鄉村規劃設計中的個性問題。這種情況就會直接導致美麗鄉村規劃設計與實際情況有所偏離,并不能達到提高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更有甚者,會存在著部分規劃人員將與該農村地區相似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方案直接進行照搬照抄,這樣一來就使該地區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方案只是一紙空談。沒有進行實際的調研和考察是無法做出真正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方案的。除此以外,還存在著規劃人員只注重眼前利益和近些年的利益而忽視了長久的利益,這就是沒有注重可持續發展造成的。這種規劃方案在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是非常不可取的。
2.3? 公眾參與度低
美麗鄉村規劃的建設不僅僅是各級政府的工作,也是要村民積極參與,才能保證美麗鄉村規劃效果。但是從目前的村莊規劃現狀來看,雖然村莊規劃緊緊圍繞村民需求開展,但是村民對村莊規劃編制參與度較低,對村莊規劃編制的目的、作用以及內容了解的不夠,這對村莊工作規劃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3? 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美麗鄉村規劃策略
3.1? 加大融合力度與規劃改革創新
為了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國土空間規劃建設內容的有機融合,應當對各類空間問題以及規劃要點進行綜合分析,全面了解各空間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內涵特征等,并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和規劃標準,優化調整各類規則,以此來促進規劃內容的有效融合。比如,某市屬于多規合一試點,基于此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城鄉規劃以及社會發展規劃和環保規劃等在同一區域相互融合起來,并且以主體功能規劃區為基礎,對其進行統籌管理,嚴格按照區域功能進行準確定位,堅持基本的生態原則,并且通過主體功能、創新體制以及資源優化整合等理念的積極引領,從而實現了格局的大發展、大變化。通過這種方式,淘汰了本地區一百余家搬遷單位,并且進行了萬人次的生態移民,大量引入綠色項目和產業,從而實現了傳統工業園向現代生態工業園的成功轉型。同時,還要加強規劃建設以及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應用價值。在國土空間規劃建設過程中,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的合理利用需求,不斷改革創新。比如,相關部門應當與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加強協作,進行統一監管和發展,并且通過全面推動資產產權體制的優化改革來實現管理手段以及管控方式和方法的優化,建立完善規劃機制,通過制度的實施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提高空間規劃的合理性
建設美麗鄉村的前提條件就是相關人員提高鄉村空間規劃的合理性,在實際的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對農民需求的調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制定設計方案時要將農民的想法作為核心,因為農民才是鄉村生活的最主要人員。另外相關人員還應致力于良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基礎設施不僅給農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同時還是人們生活的調劑品,所以說對道路的修建和健身廣場的建設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
3.3? 正確認知生態保護問題,樹立科學合理的規劃觀念
在現階段的國土空間規劃建設實踐中,應當逐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生態保護意識以及認知水平,并督促和引導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在一起。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這使得人們對于生態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在國土空間科學規劃建設實踐中,應當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認識水平,這有利于確保國內空間規劃建設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同時,還應當樹立正確的國土空間規劃觀念。在當前國土空間規劃中,應當不斷提高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樹立準確的、科學的規劃理念和觀念,將觀念和理念有效地轉換為行動指南,進而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可靠性以及科學實效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及其快速進步以及國土空間科學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解決好人文以及生態環境和民生等諸多矛盾和問題。
3.4? 引導村民的積極參與
建設美麗鄉村,還應讓村民積極參與,圍繞村民的需求進行村莊規劃,這樣才能保證村莊規劃達到良好的效果。為此在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應加強與村民的溝通協調,針對不同的村莊情況,編制不同的村莊規劃。對于有條件進行編制的村莊,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協調模式,“自上”是指“駐村規劃師”,深入村莊了解居民以及生產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編制村莊規劃。同時由村黨組織以及村委會對此項工作進行引導。“自下”是指村民和鄉賢,從村民了解鄉村情況,并加強對村莊規劃的認識,鄉賢可以為規劃師出謀劃策,從而能夠更好進行村莊規劃。對于沒有條件進行編制的村莊,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協調模式,“自上”是指可以要強高校學子自愿參與到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同時由村黨組織以及村委會對此項工作進行引導。“自下”是指村民和鄉賢,由村民和鄉賢對規劃規劃工作進行監督,保證村莊規劃編制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4? 結語
在進行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規劃設計方案,在實際的規劃中需要切實考慮到農民的利益和農民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才能有效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盧禹,宋志華,陳海濤.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36)89~90.
[2] 李艷.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研究[J].城鎮建設,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