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摘 ?要:在當今傳媒運動理念下,城市馬拉松成為市民參與田徑健身和展示自我精神風貌的一個重要途徑,自北京成馬的勝利召開很快風靡全國,成為群眾性競技運動的一個代表品牌。城馬的發展具有多重經濟、社會、體育價值,值得進行深入探索。本文就城馬對群眾田徑健身影響入手,積極探究城馬的健身成效提升途徑,促進城馬運動的發展和推動各地群眾性健身運動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城市馬拉松 ?群眾 ?田徑健身 ?影響成效 ?提升途徑
中圖分類號:G82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191-02
Abstract: Under the concept of modern media sports, urban marath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rack and field fitness and show their own spiritual style. The success of Beijing chengma soon swept the country and became a representative brand of mass s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horse has multiple economic, social and sports values, which is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nfluence of urban horse on the mass track and field fitness, 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fitness effect of urban hors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Horse Spor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fitness activities around the country.
Key Words: Urban marathon; Mass; Track and field fitness; Impact on results; Ways to improve
在社交傳媒高度發展的當下,城市馬拉松作為一個群眾參與門檻低、受眾度高、運動氛圍濃厚的群眾性中長跑健身運動,不僅能夠使注重精神與生活品質的中產階級、年輕群體被關注與參與感的心理得到滿足,更能激起群眾性健身運動的熱情,為“體育運動健康理念”的宣傳與傳播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促進當地人們體育運動參與熱情和增強健康意識,還可提升運動群眾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觀,甚至已成為城市文化建設和體育發展的一張名片。因此從城馬的現實意義來看,城馬的發展具有多重社會意義,值得進行深入探索。但根據筆者的大量調研發現,由于組織經驗、組織能力不足、參與群體動機、參與利益與目的等多元因素的影響,當前不少群眾馬拉松賽事存在被過度消費、功利化等不良現象,若發展不利則將會使城市馬拉松品牌力和影響力下降,最終不利于該項目的發展。因此,本文從賽事保護的視角,就城馬對群眾田徑健身影響入手,積極探究城馬的健身成效提升途徑,促進城馬運動的發展和推動各地群眾性健身運動活動的開展。
1 ?城市馬拉松對群眾田徑健身影響成效提升途徑探索
1.1 加快品牌定位與發展規劃建設,為馬拉松群眾健身運動的長遠發展提供發展藍圖與依據
我國城市馬拉松始于北京,自1981年首辦以來,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影響較大的傳統性國際賽事,并躋身于世界十大馬拉松賽之列。當前我國不斷增強的經濟能力與各地財政的不斷增強為“馬拉松賽事現象”的產生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而營銷時代的“城市名片”需求和市民不斷增長的自我價值認同和參與感的共同推動下,城市馬拉松遍地開花,但在舉辦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高達78.2%的馬拉松賽事組織運行水平不夠,馬拉松市場整體缺乏創新與市場化運作能力,特別是馬拉松參與者的科學運動能力和安全意識的不足已嚴重影響了城市馬拉松運動的規范、高水平、高標準運行和長足發展。之所以造成如此多的深層發展問題,主要在于當前盛行各地的城市馬拉松賽事的組織、管理、運營管理權不明,運動發展定位不準和發展規劃缺乏有極大關系。探索城市馬拉松對群眾田徑健身影響成效提升途徑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快品牌定位與發展規劃建設,為馬拉松群眾健身運動的長遠發展提供發展藍圖與依據。特別是要明確其組織、管理、運營管理權,根據城市群眾體育發展需要和當前大規模賽事組織能力現狀和城市馬拉松發展在當地文教體事業中的作用確定好城市馬拉松的規劃,只有做到這點,才能使城市馬拉松有序、健康、長足發展,而不是淪為利益主體的工具與盲目跟風。
1.2 加強參賽人員資格審查與訓練指導,提高對群眾的運動管理的科學化,健身指導常態化
城市馬拉松是一項有氧運動,對選手的心肺機能、肌體運動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對參賽者的科學運動認知和運動損傷的預防具有要求。但當前我國各地的城市馬拉松在組織上往往對參賽人員的資格審查不規范、不學科,且中間普遍缺乏運動訓練指導環節,致使高達56.2%的參賽者對運動損傷與風險一無所知,不了解自己的運動極限,運動中不知道如何做到耐力與速度的平衡,將節奏控制在有氧心率區間,運動后不知道使肌肉得到恢復,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與意外發生,影響馬拉松賽事的正常舉行并造成不良影響,為后續活動的開展帶來巨大隱患。探索城市馬拉松對群眾田徑健身影響成效提升的第二條途徑就是相關職能部門應盡快制定策略與加快指導員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參賽人員資格審查與訓練指導,提高對群眾的運動管理的科學化,且要聯合社區保證健身指導的常態化,力求使盡可能多的城馬參與群眾得到充足、有效的長跑訓練指導和練習后再參加賽事,對城跑群眾的健身理念、運動損傷教育進行科學化管理,合理引導跑友樹立健康的運動觀跑,提升城市馬拉松賽事的運作水平,特別是滿足城市馬拉松具有深度休閑和參與主體為中產階層的特征,因此多發展半程馬拉松,探索半馬的運動訓練指導途徑,則對我國各地不斷高漲的“城市馬拉松熱”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2 ?結語
城市馬拉松不僅是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引導群眾性健身運動發展、提升群眾性健身運動事業結構和改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應從賽事保障體系、賽事長效機制、賽事文化建設、賽事市場運作規則與能力、賽事品牌發展與定位等多元要素進行完善,使我國來之不易的“城市馬拉松熱”得到持續發展,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活力。筆者認為,當前各地保持城市馬拉松運動氛圍和保護群眾持續高漲的運動熱情是當前階段促進城市馬拉松運動發展、提升運動健身成效的根本。本文就城馬對群眾田徑健身影響入手,以促進城馬運動的發展和推動各地群眾性健身運動活動的開展為目的,探究了城市馬拉松的健身成效的兩條實用性提升途徑:一是加快品牌定位與發展規劃建設,為馬拉松群眾健身運動的長遠發展提供發展藍圖與依據;二是加強參賽人員資格審查與訓練指導,提高對群眾的運動管理的科學化,健身指導常態化。
城市馬拉松運營參與要素眾多,因素影響因素較多,筆者后續將進行更加深入的科研探索,為城市馬拉松運動的開展和持續性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陳甜甜,于德山.我國“體育運動健康理念”的媒介話語建構分析:以《中國體育報》城市馬拉松賽事報道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0(5):418-421.
[2] 馬迎志.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治理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8.
[3] 劉德軍,張兆龍.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舉辦的多維動因與質量提升[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6):113-117.
[4] 梁國力.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問題審視及對策[J]. 體育文化導刊,2017(4):36-40.
[5] 王宇紅.馬拉松運動員醫療安全工作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