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高興參加《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首批20卷)出版座談會。這套叢書首批20卷的正式出版發行,確實是一件十分值得慶賀的事情。大家知道,以《共產黨宣言》這部經典文獻問世為重要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170多年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人近百年來百折不撓、艱苦卓絕,領導中國人民努力振興中華,之所以能夠取得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掌握了馬克思主義這個強大的武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而不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習近平同志2016年5月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一個逐步中國化的過程。”并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們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5月19日,第2版)
應當說,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并逐步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是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獻文本的翻譯、出版及傳播緊密相聯系的,并以此作為邏輯起點和最初發端的。
通常是翻譯出版為人們提供了學習、研究和傳播的文本基礎。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專門成立了中央編譯局。中央編譯局的專家學者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研究和宣傳、普及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我黨早期以及取得全國政權之前的不同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傳播史上的許多經典文獻文本、珍貴資料分布較為分散,尚缺乏全面的匯集和系統的整理,還存在梳理和深入研究的需求和空間。
編輯、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這套叢書的初衷,就是要把1949年以前的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的中文譯本盡可能原汁原味地編輯整理出來,并做適當的考證說明,供大家做深入的歷史比較、國際比較之用。通過歷史性的考證比較,總結經驗,澄清是非,全面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破除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和研究。
關于編輯這套叢書的意義,叢書主編楊金海同志、李惠斌同志、艾四林同志在叢書的總序當中已經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講得非常全面。與會的許多同志也發表了很好的看法,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在這里,我想做一點補充,就是關于這套叢書的策劃和出版工作方面的情況。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是遼寧出版集團、遼寧人民出版社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中心共同組織編寫出版的大型主題出版項目,因此,它是各方面通力合作的重要成果。說到這個項目的提出和最初謀劃,應該始于2016年,首先是遼寧出版集團的領導同志邀請中央編譯局、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單位的部分專家學者進行座談,就重大出版選題的計劃聽取建議,經過多次商討,大家對組織編寫一套關于馬克思主義傳播史研究方面的圖書達成了共識。書名最初擬為“馬克思主義中國百年傳播文獻集成”,后來改定為現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
在這套叢書的選題策劃、項目啟動、編輯出版等各個環節上,遼寧出版集團自始至終給予了高度重視,并且及時投入了充分的人力、物力、精力、財力,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現出了新時期出版工作的遠見卓識和工作魄力。遼寧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們認為,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成果是出版工作一個極其重大的主題,因此,他們在承擔叢書出版工作時,更把它當作經典文獻的學習研究過程,認真細致地做好審校、責編工作,一絲不茍,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多年來,遼寧出版集團十分關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進展情況,并把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等具有重要價值的出版項目作為重大主題出版方向,這種崇高的時代責任感和職業擔當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高度贊揚。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的編輯出版工作得到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清華大學的大力支持,被列為重點扶持出版工程,還得到了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以及國家出版基金的支持,被列為國家出版基金2019年大型出版資助項目,這些都是十分令人鼓舞和振奮的事情。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各級領導和各個部門以及眾多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有編著者們和出版者們的繼續奮斗,《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傳播通考》(100卷)除了今天展示在大家面前的20卷之外,其余各卷一定會以更高的學術水平、更高的出版質量,如期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
(張衛峰,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