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牛亞南

摘要:現階段正值我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要的時期,跨境電商已成為各級政府幫助地區人民實現脫貧致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盡管有非常多的模式用以和跨境電商結合,但是在服務于貧困人口的深度和廣度上都稍顯乏力。而本文所提出的“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幫助產品上行,滿足貧困人口的需要,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因此本文將就“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的運作機制、促進鄉村地區跨境電商的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等展開相應的討論。
關鍵詞:跨境電商;服務中心;運作框架;協同機制
中圖分類號:F7246;F2763??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8-0019-02
一、引言
鄉村地區從事農產品生產的人口較多,但農民對各種生產產業了解不足,形成市場經營主體困難。地域、季節以及市場都對農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之下,采用“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利用跨境電商技術,整合各方資源,將很好的推動我國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市場化、現代化。所以,研究和細化服務中心的理念,是一個有研究價值的課題。
二、構建“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型的意義
1大大提高鄉村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深度和廣度
在眾多鄉村發展跨境電商的模式中,我們不難發現跨境電商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還是不夠,很多縣的跨境電商只著重于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品牌和產品。那么那些沒有從事規模產業的農民很難感受到跨境電商帶來的好處,他們可能仍卡在貧困線下。但“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完全可以提供這種深度和廣度。服務中心能提供可信賴的電商平臺,幫助農民生產加工的各種各樣的產品找到市場。除此之外,后續在技術、資金上服務中心也可以對其有所支持,可以全方位成體系的為農產品個體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
2推動我國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現代化
目前,我國仍是農業大國,農村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發展理念在當下稍顯不足,跟不上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而跨境電商可以提供鄉村地區和世界市場之間的橋梁,并且加上服務中心所提供的一系列保障服務,可以更好地推動我國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
三、“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型運作機制
鑒于該模型在鄉村振興戰略上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那么研究該模型是怎么樣運作的以及怎么樣更好地服務于地區發展跨境電商是非常有價值的。因此,將具體介紹該模型的運作框架以及相關保障機制。
1運作框架
“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型所涉及的主體包括農產品個體戶、服務中心(政府機構)、跨境物流。農產品個體戶是該模型主要的服務對象和獲益者。服務中心是一個專門辦理鄉村跨境電商業務的一個政府機構,用來滿足地區發展跨境電商的各種需求。跨境物流是實現跨境交易的基礎支撐,物流的水平和交易雙方對物流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跨境電商的發展。
其中服務中心是整個模型的核心,提供平臺搭建、人才培養引進、政策支持、金融保障等服務。本模型的平臺搭建是由政府牽頭,電商企業參與來共同完成。政府與電商巨頭企業簽約,購買平臺搭建的服務,既節約資金,又效率顯著。電商企業則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補貼,并且所獲得的業務也會給其帶來很大的利潤。人才培養主要是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及農產品技術人才等。政策支持主要是制定利于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法規,同時加強農產品的質量監管,投入資金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金融支持主要是完成跨境支付,實現個體戶與消費者之間的資金流轉,并確保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及資金安全及為個體戶的發展提供相應貸款。
2主要運作機制構建
隨之而來的就是解決三大主體之間的不平衡、不對等的問題,因此建立協同機制來保障模型的運行。
(1)線上線下協同機制
線上部分建立跨境電商平臺進行網絡營銷,并規模采集線上用戶信息和交易數據,開展對所采集數據的分析和應用,以了解消費者偏好和市場發展趨勢。一方面,使跨境電商平臺與服務中心行政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進行產品和品牌的宣傳推廣;另一方面,讓跨境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實用的產品介紹、便捷的在線支付、真實有用的買家評價等優質的在線服務。在線下,服務中心可以辦實體商品交流會,讓消費者切實的了解產品,提升購物體驗。線上線下的協同運作是跨境電商高效運作的重要保障。首先,應做好產品的協同,使線上產品描述和線下產品形成一致的同時提升線下產品上線率,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次,應做好價格協同,縮小線上與線下的價格差距,并穩定線上線下價格;最后,是物流信息協同,跨境電商平臺按消費者需求提供實體門店自取或物流配送上門等服務。
(2)服務中心與跨境電商平臺之間的協同機制
服務中心與跨境電商企業之間的協同機制包括監管機制和鼓勵機制。監管機制主要是政府針對跨境電商這一行業的特點而建立的與之相適應的市場監管制度,主要是對電商交易方和電商平臺的監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種類繁雜,因此需要政府整合各部門資源,建立更有效的聯動監管體系。與此同時需要加強電子商務交易信任機制的公權保障和健全相關法律體系,來凈化電子商務市場。鼓勵機制是政府提供相關政策和措施來鼓勵支持跨境電商企業積極的參與地區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例如政府可以和跨境企業合作建設地區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豫貨自營電子商務平臺)、提供金融支持、專項補貼等,讓跨境電商更加積極的深入鄉村地區,助力脫貧攻堅。
(3)跨境電商平臺與物流的協同機制
農產品的跨境流通包括我國的境內物流、國際物流及輸入國物流、海關、分揀、倉儲、稅務、倉儲等多個環節,有時還會出現跨境逆向物流,退換貨的問題。為了提高鄉村跨境電商物流的效率,必須構建跨境電商平臺與跨境物流協同機制,促使鄉村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之間建立戰略合作聯盟,形成利益共同體。同時應完善物流網絡體系、健全冷鏈保鮮技術,運用智慧物流,物聯網等技術統籌安排國內外運輸、倉儲及配送等。跨境電商平臺應該建立自己獨立的海外倉,在銷售地進行貨物包裝、分揀、倉儲和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不僅大大的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跨境物流服務品質;而且形成物流、包裝、配送等的一體化,提高農產品物流效率。最后,構建一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臺,便于全程追蹤監管貨物動態,為消費者提供保障。
四、“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的保障措施
基于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的發展仍需要面臨很大的挑戰。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作為近幾年的新興行業,對相關知識的匱乏導致很多人對于這個行業望而卻步,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發展。而政府的注重規模產業發展忽略小規模產業又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這條新路徑的探尋。為了保障”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的發展需要:加強人才培養,確保人力資源;提供金融保障;加大跨境電商知識普及;加強政府支持和監督。
1加強人才培養,確保人力資源
專業人才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跨境電商的發展,因此我們急需一批懂知識有能力的精英來保障其發展。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方面,我們主要側重于兩種方式。第一,差異化培訓。因為地域之間各有各的特色,所以我們需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差異化培訓。聘請專業人員對不同地區的農村跨境電商經營者進行不同程度、不同側重的培訓,彌補其在技術上的短板。同時,對經營管理較好的電商企業進行獎勵以樹立一批行業模范,來增強普通從業者的積極性;并且可以請他們開展一些經驗講座來分享他們在發展中的經驗。第二,校企助力(聯系各大高校和電商巨頭企業助力農村跨境電商的發展)。各大高校可以為農村跨境電商批量化輸送專業性強的人才,為農村跨境電商帶來技術上支持的同時幫助農村跨境電商進行市場營銷,幫助產品更好地適應市場。而電商巨頭們可以為農村地區提供更為寬廣的市場資源,保障其發展。
2提供金融保障
發展資金缺乏大大阻礙了鄉村跨境電商的發展。針對于這個問題,第一,政府部門制訂相關政策以給予其資金支持,向鄉村跨境電商發展進行政策性傾斜。第二,金融機構適當放寬審核條件,盡可能多的提供資金支持。第三,號召本地區發展較好的有為人士回鄉,帶動發展。
3加大跨境電商知識普及
針對農村人對跨境電商的知識匱乏問題,應安排知識分子和創業導師下鄉宣傳、演講,使農村人對跨境電商具體內涵和模式有基本的認知、擴寬眼界。讓有識之士看清未來發展趨勢,并鼓勵他勇于創業。
4加強政府支持和監管
“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的發展不能缺失政府的支持和監管。首先,政府部門應制定利于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構建“政府+跨境電商平臺+個人”的三級風險管控機制和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共享機制。其次,加全農產品個體戶經營主體的備案登記管理制度,并簡化農產品對外貿易經營、報關、出入境檢驗等相關手續。同時應構建嚴格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國外的消費者更加注重農產品的品質,因此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跨境農產品質量認證制度、質量可追溯體系等來保障產品質量,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最后,投入資金,扶持農產品個體戶的發展,加強縣、鄉、村三級電商物流體系建設。
五、結語
從現今各地區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來看,“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模式無疑為鄉村地區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有效可行的道路。無論是在廣度和深度還是其他問題上來看,該模式都能切實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在該行業所遇到各種難題和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壁壘。因此,在全國農村范圍內開設跨境電商服務中心具有非常實用的意義。相信在政府,電商平臺以及廣大農民的共同努力下,農村跨境電商之路會更好。
參考文獻:
[1]計春陽,湯喆軼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線上線下運作機制構建[J].改革與戰略,2017,(11):187~191
[2]胡一波淺析我國“跨境電商+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的構建[J].遼寧農業科學,2019,(4):32~35
[3]黃皓羽“農民專業合作+跨境電商”模式運作機制研究[J]國際商貿,2019,(02):22~22
[4]孟范范,金澤虎內地跨境電商模式助力精準扶貧的路徑探索——基于金寨數據的實證[J]銅陵學院學報,2017,(02):50~50
[注]基金項目:鄭州市2019年度社會科學調研課題(編號:ZSLX2019973),鄭州西亞斯學院2019年度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9-YB-1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1
劉洋,鄭州西亞斯學院學生;研究方向:跨境電商。
2牛亞南,鄭州西亞斯學院學生;研究方向:跨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