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朱銘
摘要:幼兒期是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習慣會讓他一生受用。本文主要針對影響幼兒良好用餐習慣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確的幫助幼兒養(yǎng)成餐飲習慣進行研究。
關鍵詞:教師;中班;餐飲習慣
一、研究背景
中班幼兒在現階段易出現的進餐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不愛吃飯、挑食、吃飯慢、不會使用餐具、浪費糧食、進餐不衛(wèi)生等等等等。雖然教師盡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環(huán)境,比如在幼兒進餐的時候播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但這也只是使幼兒處于一種被動管理的狀態(tài)下,并不利于幼兒對良好進餐習慣的養(yǎng)成。再者,很多幼兒園教師會在幼兒進餐的過程中一直催促,比如“快點吃”“把飯吃完”,幼兒用餐時調皮或者不認真,還會受到老師的批評。這些問題會讓幼兒失去用餐的興趣,感受不到食品的美味,還可能會讓幼兒內心產生懼怕吃飯的心理。例如,剛開始在這個班實習時,接觸到了一名叫小A的孩子,每次吃飯的速度都非常慢,別的幼兒在吃完午餐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時,小A基本上還是一口飯還沒有吃,嘗試過給他減少飯量,但情況并沒有改觀。后來從主班老師那里了解到,小A在家中被照顧的非常細致,一直是由奶奶親手喂飯的,甚至喝水都是送到嘴邊的。看來小A吃飯慢、不吃飯的原因是由于他長期由家長喂飯,不自主進餐造成的,這讓他基本沒有自主進餐的能力,對他來說吃飯?zhí)щy了。
二、造成幼兒不良進餐習慣的原因分析
不論是進餐習慣還是別的習慣,都不是短時間內養(yǎng)成。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餐飲習慣,我們首先要從其不良習慣切入,認真分析問題的成因,才能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通過對指導老師的訪談,以及我所觀察到的現象,造成幼兒不良進餐習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飲食不當
在對此中班幼兒進行進餐觀察時,發(fā)現某幼兒基本不動勺子,吃也只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后來詢問老師得知,幼兒家長無限制的讓孩子吃各種各樣零食。這種情況不止一例,這么做使得幼兒養(yǎng)成了愛吃零食而不吃正餐的習慣,餐前吃飽了,到正餐時怎么還吃得下呢。
2.教育方法不當
在對此中班一些幼兒進行訪談時,我了解到他們不愛吃飯的原因是害怕吃飯。部分家長或者老師意識到了幼兒不良進餐習慣的重要性,但是他們缺乏正確的教育手段,只是強硬的讓幼兒快吃、吃完或者直接恐嚇幼兒讓其吃飯。這樣會對幼兒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懼,因而使得他們產生害怕吃飯或者厭食的不良情緒。這也是造成幼兒形成不良進餐習慣的最主要原因。
3.活動量不當
讓幼兒充分的運動是必要的,但是過多或者過少的運動,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幼兒的進餐。比如一些不好動的幼兒,平時活動量較少,以至于他的腸胃吸收能力低于其他幼兒,所以吃飯比較慢;而一些好動的,活動量大的幼兒,在劇烈運動后會大量的飲水,自然會影響到自己的食欲和飯量。
4.病理原因
極少部分幼兒,會因為當天身體不適或者一些疾病吃飯慢或者不吃飯。一些幼兒因為生理問題出生就比較虛弱,或者當天腸胃不適,也可能因為一些疾病導致喉嚨疼、牙齒疼等等等等。
5.情緒原因
觀察中有幾例幼兒,被批評哭泣過或者剛剛游戲結束處于非常興奮的狀態(tài),也不太愿意用餐。可見情緒也是有可能影響幼兒進餐的。
三、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
壞習慣并不會短時間內養(yǎng)成,同樣,好習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讓幼兒有良好的用餐習慣,必須有正確、可行的方法。
1.營造良好的用餐環(huán)境
幼兒園是一個“小社會”,和在家中不同,幼兒的用餐體驗也是不同的。因此,營造一個熟悉溫馨的環(huán)境,也是老師的主要任務之一。這樣的環(huán)境利于幼兒進餐,可以很好的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比如用餐前,保育員應當將桌面、地面打掃干凈,碗筷勺子必須保證是干凈的;夏天和冬天,教師要及時的調整室內溫度;用餐前最好不要讓幼兒劇烈運動,保證幼兒的情緒穩(wěn)定,如果發(fā)生特殊情況要及時處理以免影響其他幼兒進餐。
當教師營造好良好的氛圍后,不代表幼兒就可以為所欲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一定的規(guī)則對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用餐習慣也是有幫助的。
2.制定用餐秩序
教師在新學期開始時就應該對幼兒明確正確的用餐紀律,比如:飯前要洗手、吃飯時不能大聲喧嘩、要正確的使用餐具、不浪費糧食、自己吃自己的飯、吃完飯后要漱口擦嘴等等。飯后教師可以給遵守紀律的小朋友一些獎勵,這樣既可以鼓勵做的好的幼兒,也可以給那些沒有得到獎勵的幼兒起到榜樣作用。
一些幼兒會在吃飯的時候小聲的交流,在沒有妨礙到其他小朋友吃飯的前提下,這種行為是允許的,如果過多的對幼兒進行要求、束縛,反而會影響他們的用餐體驗和食欲。如果出現了影響他人用餐的情況,教師應該立即制止,防止影響擴大。
3.挑食問題的改正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喜歡吃或者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情況嚴重,比方說蔬菜一口都不吃或者肉和米飯也是同樣的情況,那就要重視起來了。嚴重的挑食會影響幼兒正常的身體發(fā)育,教師應該向幼兒明確挑食的危害,亦可以單獨進行一次針對挑食的集體教學活動,幫助幼兒理解。
4.注重用餐衛(wèi)生的教育
幼兒還小,對于衛(wèi)生問題可能沒有太多的意識,所以教師要和幼兒明確一些基本的衛(wèi)生習慣,比如:餐前洗手、不吃掉在地上的食物、餐后主動漱口擦嘴、桌上和地面的垃圾主動放到不用的餐盤中等等。衛(wèi)生問題不可小覷,往往因為一些衛(wèi)生問題就會導致幼兒拉肚子、食物中毒等,給家長和老師都帶來麻煩,給孩子帶去痛苦,所以幼兒的用餐衛(wèi)生也是需要家長、教師注意的。
四、思考與反思
通過本次研究,我發(fā)現中班幼兒在餐飲習慣相比小班雖有進步但依然存在問題。好的習慣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養(yǎng)成的,教師在幼兒園中要重點關注并改正幼兒的一些不良習慣,家長在家中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聽取教師的意見,協(xié)助教師對孩子的餐飲習慣進行糾正和改善。同時要采取正確的、最適合幼兒的方法,因人而異,總是批評孩子,那孩子也不會遵從你的意見,相反的,給予孩子好的鼓勵,孩子也會愿意聽你的意見進行改正,這樣也能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段曉婭.教師組織幼兒用餐活動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