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學校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關注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可造之才。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并沒有收獲預期的教育效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進步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應該創造和諧班集體,強化學生的德育觀念,教師在平時也要以身作則,創新實踐教育活動,還要注重優化評價方案,這都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
引言:
德育是高中生教育的核心。德育關系著學生的成長和身心健康。在高中階段,更要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通過進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三觀。學生三觀的形成關系著學生的發展方向。現在高中生可能確實是有很多關于德育方面的知識儲備,類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見賢思齊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但是真正能夠做到,并且能夠讓這些觀念在自身生活學習中產生影響的卻寥寥無幾。所以高中教師需要探索增強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策略,革新教學管理的方式方法,從而真正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并且在實際生活中自覺規范自己的點滴言行。
一、創造和諧班集體,強化德育理念
高中的課堂就是一個小的社交圈,學生只有在自己的班級中能夠與人相處好,才能保證學生進入更大的社會中之后也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各種問題,創造和諧的班集體并不是要求老師在其中做和事佬,在學生有任何沖突或者小糾紛時就去幫學生解決,而是要讓學生在班級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學會如何做到既不傷害同學之間的感情又能夠解決問題,這樣才算是和諧的班集體[1]。例如,學生之間因為在交流一道題目時產生了沖突,大家不需要非要爭論出對錯,而是要秉持求同存異的原則,也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取長補短,找到對方思路中的獨特之處,和自己的結合對比,共同想出一個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夠增進友誼,也能夠化解沖突。可能在以往學生的理念中,德育觀念只是體現在利益得失的情況下的,如誠實守信、見利忘義等,在日常和同學的相處中無法體現。其實不然,德育觀念更多的就是體現在和人的相處過程中,一言一行都能夠看得到學生是否有良好的德育觀念。通過和諧班集體的要求,能讓學生對德育理念的運用有新的理解和看法。
二、提升教師自身德育素質,以身作則
在對高中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也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確保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教師也不能置身于外,要注意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以身作則也是一個重要的德育理念,通過教師平時處理問題、和學生交流中,讓學生看到該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爛熟于心的一些德育觀念,能讓學生更有效率地運用自己的能力,改變當前只會說不會做的狀態。如果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也做不到,那么很難服眾,學生也不會乖乖去執行老師提出的要求,老師的德育觀念能夠影響到學生,除了平時的教學,老師還頻繁地和學生進行交流,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上都更了解學生,加上班會中老師的發言,更容易看出老師的德育觀念,所以老師如果能夠提升自己的德育素質,學生也能見賢思齊,慢慢被教師潛移默化[2]。在平時對學生德育的教育中,大部分教師都一直要求學生做出改變,很少有教師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有以身作則的能力,老師的這一舉動創新了以往的德育教學,和學生共同進步,能讓學生走得更快。
三、創新實踐教育活動,踐行良好德育品質
德育離不開實踐活動,在設計德育實踐活動方案時,學校要充分考慮高中學生思想實際和學校教育條件,努力為高中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實踐機會,幫助高中學生健康成長。德育實踐活動形式眾多,主題班會活動、學校德育宣傳周活動、德育主題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故事會、墻報展覽、德育征文等,都屬于學校德育實踐活動,而公益宣傳活動、社會調查、實地參觀等活動涉及面更為廣泛,已經與現實社會接軌,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思想道德素質有重要意義[3]。學校要統籌規劃,形成完善的活動體系,為學生參與活動、健康成長創造條件。例如在關于“理想”主題演講比賽活動中,學校領導可以責成政教處具體組織,教導處、總務處、團委協辦,校長辦公室監督管理。活動開展之后,由于組織嚴密,各個環節比較順利,學生參與積極性大增,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學生從活動中獲得的教益當然是豐厚的,其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都將會發生積極的改變。
四、優化評價方案,建立網絡交互平臺
設計德育管理評價方案時,學校需要對傳統評價制度進行深入評估,對照新課改精神,進行多元創新嘗試,以完善德育管理評價體系。傳統德育評價制度注重的是終結性評價,嚴重忽視過程性評價。學生思想有個體差異,認知基礎、成長悟性、學習習慣等方面都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用一根標尺進行衡量當然是不合理的。關注學生個性差異,進行因材施教,這才是德育管理最需要關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評價制度,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對德育工作創新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學校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設置交互評價平臺,讓教師、學生、家長都有機會進行網絡交互活動,暢所欲言,從而提高評價的科學性[4]。
結束語:
總之,高中是學生的生長期,德育教育工作對高中生至關重要。在新時期,為了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德育工作,才能使他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的德育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師、學生、學校及家庭方面的各方努力,才能全面增強德育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喜.淺談如何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8(09):24-24.
[2]鄭細疆.新時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探析[J].新課程(下),2017(24):230.
[3]鐘水浩,鄒董杰.新課改背景之下高中老師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6(54):188-189.
[4]曾繁焦,張茜敏.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老師德育工作開展理念與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2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