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德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積極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物理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探索的重要方向指引,也是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保障,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地樹立有效教學的意識,進一步探索如何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地梳理和解決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全面地完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為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本文就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策略
要想不斷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需要教師積極地明確教學目標,并合理地引入信息化教學模式,全面地開展多元化的評價,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地重視起有效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并不斷以問題為指引,積極完善物理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而打造高質量的物理課堂教學,為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是關鍵
課堂要教授哪些內容,學生要完成哪些任務,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授課前進行明確的,只有設計高質量的教學目標,才能為物理課堂的教學指引正確的方向,因此物理教師要進一步強化教學目標設計,并積極地提升目標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從而在有效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進一步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效能和質量,助力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第一,概括性。設計教學目標是為了完成總體的課程教學任務服務的,高中物理教師要在教學目標設計中體現高度的概括性,并有效地契合教學的主題,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的關鍵點,以通過教學目標來引導學生更為精準高效地學習相應的物理基礎知識內容。例如,在學習《摩擦力》小節內容時,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為:了解摩擦力產生的原因;知道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的概念;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讓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指引教師的教學方向。第二,梯度性。教學目標設計要在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下,盡可能地體現梯度性和層次性,如在教學目標設計中要讓基礎層次的學生強化對基礎知識內容的學習和掌握,要讓提高層次的學生強化能力的培養,從而讓教學目標設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的基本需要。第三,開放性。教學目標設計不應當過于封閉,而要積極地體現開放性,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視野,進而讓高質量的教學目標助力課堂的高效施教。
二、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是依托
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進行展示的內容相對較多,如需要進行實驗操作演示、知識講解展示等,而信息技術在具體的展示上、應用上具有非常大的優勢,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合理地引入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以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和靈活性,從而較好地滿足學生在物理課堂學習的基本需要,助力教學效能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力的合成和分解》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信息技術。第一,物理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對該節課的知識組成進行梳理,如該節課的教學內容包括力合成與分解的概念;平行四邊形方法;力的正交分解法等,讓學生對該節課的知識構成有一個清晰的化的理解和認知。第二,物理教師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對上述內容進行細化講解和闡述,并借助交互功能和班級學生進行有效化交互,同時借助微課視頻對相應的實驗內容進行演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三、積極開展多元評價是側重
課堂的教學評價環節是對學生在課堂學習行為的評價,對于發現和解決學生問題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師要進一步重視起課堂的評價環節,并通過評價來積極地指引學生補足短板和漏洞,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果,助力物理課堂總體教學效能的提高。例如,在學習了《重力與彈力》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元評價。第一,學生自我評價。如學生A自評稱,其對于重力與彈力概念有了較好的理解,但是對于彈力方向的判定理解得不夠好。第二,學生互評。如學生B評價學生A稱,A同學在課堂學習比較認真,但是在題目的計算中總是出現錯誤,需要進行反思。最后,物理教師可以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如評價學生A稱,A同學在課堂的總體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對于該節課的基礎知識有了較好的掌握,但是在練習環節存在計算錯誤、題意分不清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進,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助力學生全面的進行改進和提升,鞏固在課堂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物理學科是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學科,也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主干學科,物理教師要進一步提升對該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視力度,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為關鍵,以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為依托,以積極開展多元評價為側重,從而進一步掌握高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實施的有效對策,不斷地優化物理課堂教學,助力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學全.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教學[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46(24):44.
[2]朱玉榮.探究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