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燕 施思 韓亦軍


摘要:目的:探討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采用艾灸聯合腹部按摩的治療方法對胃腸功能紊亂恢復的效果。方法:納入70例腰椎間盤癥術后胃腸功能紊亂患者,分為對照組,單一艾灸治療;觀察組,艾灸聯合腹部按摩治療。對比不同干預后效果。結果:在治療方式選擇中,與單一使用艾灸相比,艾灸聯合腹部按摩的治療方式能夠提高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臨床治愈率,并縮短術后排氣、排便的時間,差異均有意義(P < 0.05)。結論:在腰椎間盤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紊亂的治療中運用艾灸聯合腹部按摩的方式更佳。
關鍵詞:艾灸、腹部按摩、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胃腸功能紊亂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髓核突出引起局部組織受壓或是髓核內炎性物質流出刺激周圍神經而出現以腰疼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多為腰部受涼、受力過大或是脊柱不正等等原因誘發;疾病初期可通過腰部按摩、理療等治療措施緩解癥狀,但是髓核突出嚴重時則要采取手術治療。但是腰椎間盤術后可因為麻醉藥物對神經的持續抑制作用、生理功能的暫時性紊亂等因素出現胃腸功能的紊亂[1],導致患者在術后出現嘔吐、腹脹、便秘等等胃腸表現。艾灸是一種通過點燃艾條熏烤穴位以激發經氣活動來調節人體生理功能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中醫灸法,俞芳潔[2]等學者發現其在調整胃腸功能紊亂方面具有優勢。按摩則是通過對局部按壓、摩擦、敲打,也是通過激發經絡運行發揮治療作用。目前,尚無艾灸聯合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研究。
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研究樣本資料
納入2018-2019兩年內因腰椎間盤突出就診于我院并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后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入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可以比較(P>0.05)。納入標準:①患者表現與影像學檢查支持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②患者自身符合腰椎間盤手術指征;③患者年齡<60歲,且身體素質良好;④患者入組之前沒有胃腸功能異常病史。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脊柱腫瘤或脊柱結核;②患者患有骨質疏松;③患者合并嚴重基礎疾病,不能保證術中安全。
研究方法
70例患者均行艾灸治療:艾灸的穴位選擇為中脘(位于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神闕(肚臍處)和天樞(位于臍旁開2寸),固定艾灸盒在正確的穴位處,置入艾灸條并點燃,持續20min,每日一次,認為穴位局部皮膚潮紅、透熱為度。觀察組增加腹部按摩:按摩中脘、天樞、氣海(位于臍下正中1.5寸)、大巨(位于前正中線旁開2寸與臍下2寸交匯處)、歸來(位于前正中線旁開2寸與臍下4寸交匯處)。按摩時,囑患者平臥、暴露腹部,操作人員立于一側,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將力量集中于左手中指,分別在所選穴位處間斷性按摩。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排便、排氣時間。(2)對比患者療效,療效評價標準為:患者胃腸癥狀消失為臨床治愈,胃腸癥狀緩解為顯效,癥狀無緩解或是加重胃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0軟件。
結果
2.1 ?不同患者術后的排氣、排便時間比較
與單用艾灸治療相比,增加腹部按摩以后能夠有效縮短患者術后排便、排氣時間(P < 0.05)。(詳見表1)
2.2 ?不同患者的療效對比
本次采用的治療措施均能改善患者的胃腸功能,艾灸聯合腹部按摩的治療方式更能增加臨床治愈率(P < 0.05)。(詳見表2)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后,大多需要長期的臥床休養以促進傷口的愈合和身體的恢復,但也正是因為活動的減少影響了患者的胃腸蠕動,增加了毒素在人體的堆積,導致患者在術后恢復緩慢,嚴重時刻誘發各種綜合征[3],故在患者術后采用合適的方式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很重要。中脘穴位于任脈,可調理胃腸;神闕同樣屬任脈中的一穴,通過鍛煉可恢復先天真息,在接受干預后,也可與五臟相通,并調節其功能;天樞是大腸募穴[4],可調暢腸腑,行氣消食;已有學者通過臨床研究證實了艾灸這三個部位在調整胃腸功能中的效果。本次研究在這中脘、天樞的基礎上增加了氣海、大巨、歸來3個穴位進行按摩[5],其中氣海位于任脈,主治水谷不化、腹瀉等胃腸疾病;大巨穴下是小腸、網膜,可主治腹脹、便秘、腹痛;歸來穴位于胃經上,可調暢胃氣,緩解腹痛。研究中操作人員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將力量集中于左手中指,依次按摩中脘、天樞、大巨、歸來、氣海,并在按摩中逐漸增加力量,以患者能夠耐受并且穴位處皮膚微熱視為最佳,每個穴位按摩60s左右,一日按摩兩次。經過不同的治療方式干預后,所有患者的胃腸癥狀均得以改善,但是艾灸聯合腹部按摩患者的治療率更高,且術后能在短時間內排便、排氣,這提示我們在腰椎間盤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紊亂的治療中運用艾灸聯合腹部按摩的方式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李明秀,張丹妮,楊丹丹.吳茱萸熱熨聯合腹部穴位按摩改善胸腰椎術后胃腸功能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03):155-157.
[2]俞芳潔,李月琴,潘英.艾灸配合穴位貼敷干預血液透析胃腸功能紊亂效果分析[J].新中醫,2020,52(04):161-163.
[3]陳淑招,黃章云,胡佳.穴位貼敷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福建醫藥雜志,2016,38(03):90-92.
[4]廖豐云,溫麗珊,曾麗.吳茱萸敷臍聯合穴位按摩治療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20,39(03):121-122.
[5]張孝云,陸靜波,姚麗雅.穴位按摩配合舒適護理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術后腸功能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4,28(17):2097-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