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學英語日常教學的真實情況,從“教學情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英語文化品格”“舉一反三,提升學生英語思維特質”三個方面出發,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的教學策略做出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字: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英語思維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導而擁有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小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時期,很多學校對學生只注重課本上的知識學習,卻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應用的培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教師正好可以從現在開始培養學生的品格,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和英語思維的能力。讓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的同時,感受中外文化的不同,從小學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形成特定的英語思維模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教學情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只注重對學生死板的課本知識的教學,教師和學生基本上沒有互動,這對于英語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學習英語最需要的就是互動教學,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正好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創辦情境課堂,把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形象了起來。讓學生都能夠參與進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學“Its the ABC song”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本節課主要要求學生能夠認知26個英文字母,會進行排序等。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讀一遍26個英文字母,然后可以讓學生一條龍的形式,每位學生讀一個字母,連著讀幾遍。小學生對于這種游戲式的教學會非常感興趣,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就掌握了26個英文字母的順序。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唱歌的形式唱出英文字母歌,學生對于歌曲更加容易掌握。待學生會讀字母后,教師就可以教學生寫。教師在黑板上寫一遍,讓學生跟著模仿。學生就在情境課堂中學會了26個英文字母,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語言運用能力。
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英語文化品格
英語文化品格是學生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以及學生在英語的應用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教師在對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去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汲取文化的精華,尊重中西文化的差異,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能夠全面了解英語文化,給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學“Do you like meat?”的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會說食物相關的單詞。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說一說我們中國常吃的食物有哪些,有學生說饅頭、米飯、粥、豬肉等。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教給學生這些詞語用英語怎么說。比如饅頭的英文單詞是Steamed bread,米飯是rice,粥是congee,豬肉是pork。然后教師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印象中的西餐食物都有些什么。學生通過聯想回答有漢堡、牛排、熱狗等。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再教學生一些單詞,漢堡是hamburger,牛排是steak,熱狗是hot dogs。學生在了解中西食物的過程中,既學到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品格。
三、舉一反三,提升學生英語思維特質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教”,教師更要去引導學生去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小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在教的過程中點燃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不斷的擴展當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將學會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英語單詞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一提到某個單詞就聯想到更多的單詞,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學“We fly kites in spring”的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本節內容是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四季和天氣的簡單詞匯。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了春夏秋冬的詞匯后,運用多媒體給出一些有關季節的活動圖片,讓學生描述圖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比如圖片里的人物在放風箏,教師就可以教給學生放風箏用英語應該說fly kites。小學生對圖片會比文字的印象要深刻,這就有利于學生的記憶,下次當學生看到放風箏時,就會用英文來說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舉例子:在春天我們還有哪些活動?學生回答野餐、爬山、燒烤等。教師就可以把這些詞語的英文教給學生,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還讓學生掌握了同類型的不同詞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教師能夠將核心素養與英語教學融合在一起,用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就能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湘. 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J]. 文存閱刊,2017,000(007):P.130-130.
[2]林呈銘. 淺談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途徑及方法[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000(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