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文
摘要:“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發病于老年人群體,所以人們常聽到老年糖尿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使得提高老年糖尿病治療效果及護理質量迫在眉睫。對此,本文作者根據相關文獻,探討老年糖尿病護理現狀及研究進展,希望對實際的老年糖尿病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護理現狀;研究進展
眾所周知,老年人一直都是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的群體,所以老年糖尿病治療及護理不僅引起各大醫院的重視,還引起老年人的關注,使不斷提高老年糖尿病治療效果成為各大醫院的主要工作內容及目標,由此可見深入研究老年糖尿病的重要性。故下文基于對老年糖尿病的了解,先概述了老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及并發癥,然后探討了老年糖尿病的診斷方法、治療方法,并在該基礎上分析了相應的護理現狀及措施,在最后還探討了預防措施。
1“老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及并發癥
1.1危險因素
①超重與肥胖是導致老年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其原理在于脂肪細胞肥大導致胰島素受體密度變小,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發生率;②缺乏運動則導致患者身體內部消耗,不利于體內糖元素消耗,導致糖尿病發生;③不合理飲食也是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如高脂肪、 高熱量食物容易增加身體脂肪,提高糖尿病發病率;④遺傳因素,即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此外,吸煙也會導致糖尿病發生,理應得到重視[1]。
1.2并發癥
①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發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甚至更高;腦血栓發病率則超過10倍;②白內障:在糖尿病患者中發病率高達30%,主要因為葡萄糖濃度偏高導致山梨醇物質過多積聚,致使晶體纖維腫脹、斷裂,最終發生白內障;③糖尿病腎病:潛伏期較長,通常情況下在患有患糖尿病5年后才出現,其癥狀包括持續性蛋白尿、腎小球硬化和基底膜增厚等[1-2]。
2“老年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2.1診斷方法
第一采用統一的診斷標準進行糖尿病診斷,當患者空腹時的血漿血糖()標準≥
、餐后2h的血漿血糖(
)標準≥
時可判定為糖尿病;第二,老年人的生理狀態不佳,出現了糖耐量下降、2hPG增高等現象,可以判定為糖尿病[2]。
2.2治療方法
2.2.1藥物治療
(1)口服降糖藥:主要包括磺酰脲類藥物、雙胍類藥物及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其中:①磺酰脲類藥物能夠刺激胰腺β細胞,以釋放胰島素,從而改善胰島功能,環節糖尿病;②雙胍類藥物能夠抑制葡萄糖被外周組織細胞的攝取, 降低胰島素被消耗,適用于肥胖糖尿病患者;③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與胰島素、雙胍聯合使用,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主要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2-3]。
(2)胰島素:①單獨使用胰島素能夠幫助病情輕的患者緩解病痛,促進患者康復;②聯合使用胰島素,主要應用于重型糖尿病患者、伴嚴重合并癥糖尿病患者,以及多種并發癥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緩解患者病痛,如并存心腦腎血管并發癥及時聯合使用胰島素,能夠快速降低患者的高血糖毒性反應速度,以減少毒性刺激胰島β細胞,從而降低其他并發癥發生,諸如功能衰竭等并發癥[3]。
2.2.2基因治療
①要在老年糖尿病治療方案中納入基因治療方法,并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治療標準及流程,以保證基因治療的規范性及標準性,從而提高基因治療效果;②因為2型糖尿病占比大,所以要在2型糖尿病中挑選用于治療的基因,諸如胰島素、胰島素受體、葡萄糖激酶等基因,以提高基因治療成功率。
2.2.3非藥物治療
實質上就是護理治療,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心理護理等,不同的護理措施都對老年糖尿病治療及護理起到積極作用,緩解患者病痛,促進患者康復。
3老年糖尿病的護理現狀及措施
健康教育力度不夠,沒有實施檢測患者體征,相應的體育鍛煉和心理護理工作做不到位,所以下文就基于這些問題分析了對應的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3.1健康宣教及體征檢查
①住院后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并向患者講解糖尿病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對糖尿病治療及護理的重視度;②要叮囑患者家屬按照醫生要求對患者進行用藥,并定期對患者的血糖、尿糖等進行監測;③住院期間要定期檢查患者各項身體指標,如血糖、血脂等,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并發癥,提高糖尿病治療效果及護理質量。
3.2飲食護理
①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并控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②控制飲食的種類及數量,遵照多餐少食(每日5~6次)、多維生素少油膩等原則,減少各種刺激食物的食用,以減輕患者的胰島β細胞負擔;③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進食觀,盡量食用低糖食物、低鹽食物、低脂食物,以及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等,諸如可多食用粗糧和蔬菜,以減少糖、脂肪的攝入量,緩解糖尿病病情,并促進患者康復[3-4]。
3.3運動護理
①加大體育鍛煉宣傳力度,提高患者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度,以強化患者的身體素質,從而改善各項病理指標,諸如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胰島素敏感性等;②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實際制定針對性、科學性體育鍛煉方案,以保證運動護理有效性;③提倡餐后散步,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的標準范圍內,以改善餐后血糖,但運動要要量力而行,不能過度運動;④根據體質量監測結果,嚴格控制患者飲食量及運動量,不能因為暴飲暴食、過度運動導致熱量消耗過多,使患者虛脫,增加其他并發癥[4]。
3.4心理護理
①醫護人員要實時監測患者的身體指標,并觀察患者一舉一動,以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時,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從而及時發現和解決患者心理問題;②對于有心理壓力的患者要及時做思想工作,幫助患者消除心理壓力,增強患者抗病自信心。
此外,對于已經康復出院的患者依然執行“定期測定”,要求患者出院后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以減少和避免病情復發,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患者有皮膚感覺異常、視力不佳和多尿等癥狀,要第一時間要求患者再次去測定血糖,以盡早診斷和治療復發性糖尿性。并鼓勵患者多于正常人一起生活,以重新樹立生活信心,從而促進患者康復,減少病情復發。
4結論
綜上所述,合理有效的糖尿病護理措施能夠提高老年糖尿病治療效果,并強化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賈莉紅.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08):44-47.
[2]李秀瓊.老年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護理研究現狀[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4):126-127.
[3]蔣愛華.糖尿病合并老年癡呆患者的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3):602.
[4]易容,張海平.老年糖尿病患者體力活動現狀與運動護理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895-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