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針對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隨機選擇72名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優勢組,分別應用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干預,對比組間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優勢組經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干預后,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優勢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符合統計學意義。結論 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的治療效果較好,有利于穩定患者的情緒,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具有臨床護理價值。
關鍵詞:冠心病;心理護理;康復護理;滿意度
引言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機體冠狀動脈受內外在因素影響而出現狹窄或堵塞,心肌缺血及缺氧后形成疾病?;疾『?,患者可出現胸前區疼痛,疼痛感呈發作性絞痛及壓榨痛,隨著疾病不斷發展,可逐漸對其心功能造成損傷,嚴重者可導致其殘疾或死亡。因此,針對冠心病患者應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及護理措施干預,以對其健康提供保障。本院圍繞冠心病患者護理工作開展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共72例冠心病患者。入選標準:(1)經臨床診斷最終確診為冠心病患者;(2)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同意本次試驗研究;(3)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1)患者有其他合并疾病;(2)妊娠、哺乳等特殊時期女性;(3)患者存在合并其他精神類疾病情況。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優勢組。對照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1:15,最小年齡為53歲,最大年齡為71歲,平均年齡為(62.34±5.12)歲;優勢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2:14,最小年齡為52歲,最大年齡為70歲,平均年齡為(61.25±4.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內容有:督導患者用藥;定期監測患者心臟功能與血流信號;觀察患者癥狀改善情況等等。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與康復治療,內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
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探討冠心病的基礎知識、癥狀表現、治療建議等等,加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定期組織舉行患者交流座談會,促進患者之間的交流,通過患者與患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力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保持治療環境舒適性,為患者營造安全、舒適、穩定、安靜的治療環境,以避免雜亂的環境影響患者情緒;采用音樂療法、轉移法等心理治療方式幫助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1.2.2康復護理
主要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同時結合生活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通過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①康復訓練:主要選擇例如體操、散步以及太極拳等類型的有氧運動,在運動前注意熱身和拉伸,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抽筋或韌帶拉傷的情況。每周大約進行3~5次有氧運動,保持在30min/次。根據患者個體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康復訓練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宜進行長期激烈運動。②飲食護理:患者應該要重視低鹽低脂的飲食策略,每日攝入氯化鈉的水平應該低于5g,要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總脂、飽和脂肪酸較低的奶制品,多攝入維生素含量高以及植物蛋白豐富的十五,例如大豆或者豆制品,少量食用土豆、牛油、豬油、花生或者蛋黃等高脂肪的食物,食物制作的過程中應該要將其切成小塊或者碎塊,進而有利于患者的消化吸收,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過冷、過熱、過粘的食物,保持少食多餐的模式。同時還要注意營養平衡,防止發生營養不良,防止便秘發生。③生活護理,禁忌煙酒,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生異常及時處理。
2結 果
2.1組間患者滿意度分析
優勢組患者非常滿意為30例,基本滿意為4例,不滿意為2例,護理滿意度為94.4%;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為23例,基本滿意為5例,不滿意為8例,護理滿意度為77.8%,P=0.0362,具有統計學意義。
2.2組間患者情緒分析
優勢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有差異,P<0.05。
3討 論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心臟病,誘發原因主要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持續痙攣以及血管腔狹窄引發心肌缺血缺氧此類的心血管疾病。針對冠心病患者能夠通過康復護理以及有效的心理護理能夠改善其生理狀態,并幫助患者長期維持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康復而言是十分有利的,治愈率由此得到顯著提升。冠心病是臨床心內科常見疾病,患者而多位中老年、吸煙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群體。據臨床資料記載,臨床針對冠心病患者治療措施包括藥物、血運重建、介入及生活習慣改變等,但臨床治療周期較長,故而有必要輔以護理措施干預。以往臨床在治療中輔以常規護理,通過輔以治療措施開展以確保治療順利實施,但患者面對疾病大多存在負性心理及不適感,給予常規護理并無法改善其負性心理,且術后存在并發癥發生風險,并對預后造成影響。冠心病需要借助持續的治療和康復鍛煉來維持健康。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可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減輕心理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并通過堅持康復鍛煉,可改善免疫力和機體耐受力,可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和改善生存質量。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是近年來應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措施,其中心理護理能夠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通過觀察患者負性心理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使其能夠以良好心態面對后續治療??祻妥o理主要目的在改善患者病情,針對患者病情及恢復情況擬定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積極改善患者血運情況,并制定運動干預計劃提高其肢體功能,促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目前,臨床中尚無治療冠心病的特效藥物,必須依靠終身服藥控制。長期的服藥治療和心絞痛等癥狀的反復發作是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情緒、不依從治療的根本原因。通過合理有效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康復護理等,能夠消除患者恐懼抑郁等不安情緒,幫助患者對冠心病有一定的了解。加強鍛煉,對患者進行飲食控制,幫助患者建立合理飲食以及生活習慣,能夠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通過護理不僅能夠提高療效還能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穩定患者情緒,減少焦慮和抑郁表現,讓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康復護理則是通過運動、飲食管理等方式改善癥狀表現,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以強化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與康復護理有利于穩定患者情緒,以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史建華.心理護理配合康復訓練改善老年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效果研究分析[J].中外醫療,2015,34(1):147-148.
[2]王喜英.心理護理干預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3):567-568.
[3]高亞潔.心理護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療護理中的臨床分析[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10):150.
[4]郭瑞華.心理護理干預在穩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148-149.
[5]周彩琴.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3):137-138.
[6]陳蘭萍.心理護理干預和藥物治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2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