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燕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顯著特征,可伴有重要器官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可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糾正患者不良習慣,對控制病情有積極作用,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現象。
社區高血壓的健康教育指導內容:
飲食健康指導
高血壓患者平時飲食中,嚴格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建議低于5g,合理膳食,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豆制品、魚、肉類等,增加攝入鉀與鈣,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與水果,如西紅柿、卷心菜、芹菜與西瓜等。保持脂肪酸比例合理,少吃動物脂肪,選擇植物油,忌食辛辣食物,多吃粗纖維食物,維持二便通暢,避免因為用力排便所致的不良后果。
水的硬度與高血壓的發生及發展有著很大關系,研究證實,硬水中含有較多鈣離子與鎂離子,其實參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舒縮功能的調節物質,若是缺乏,可能引起血管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選擇硬水,例如,天然礦泉水、泉水以及深井水等。
運動健康指導
研究顯示,體力活動是一個獨立的降壓因素,可鞏固降壓藥的效果。因此,健康教育中,應該積極宣傳適當體育鍛煉及體力勞動,可增強體質,達到減肥的目的,且可有效控制血壓值,維持健康狀態。指導患者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與病情,選擇有氧運動,例如,太極拳、散步、跑步、游泳及登山等,堅持循序漸進,開始每天1次,1次30分鐘,隨后,可逐步增加。運動的時候,心率控制在102次/min至126次/min區間內,相比運動前,心率增加最好不要超過50%。
生活健康指導
心理因素、環境壓力以及個人因素等都是對疾病不利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應該宣傳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患者意識到情緒穩定對控制病情的作用,培養患者的寬容態度,盡量不要發火,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平常心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要抱怨,不要生氣,不要出現悲觀、恐懼等心理。同時,生活起居規律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保證每天休息時間充足,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太過勞累,學會量力而行,緩解病情。
煙、酒都是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吸煙、飲酒還可能增加高血壓病人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系數。因此,健康教育指導中,需向患者說明這一點,引起患者的重視,意識到吸煙、飲酒的危害,努力戒煙戒酒,戒酒困難的患者,也應該適當限制飲酒量。
用藥健康指導
向社區高血壓患者強調科學用藥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講解不同藥物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告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處理辦法,叮囑患者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不可隨意增減藥物,也不可擅自停藥。血壓降低后,不要馬上停藥,應該減少用藥劑量,保持最小有效量,繼續用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用藥。中重度高血壓,通常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器官功能受損,建議選擇副作用小且安全有效的藥物,例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等,也可適當聯合使用利尿劑。若是您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也可考慮選擇長效制劑。說明長期堅持用藥的目的及作用,指導患者自我測量血壓的方法,時刻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了解病情變化。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指導的方法:
(1)群體化教育。將社區高血壓及高血壓高危人群集中在一起,通過講課、座談會等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講解關于高血壓的相關知識,例如,危險因素、誘發因素、治療及預后等。
(2)個體化教育。對社區高血壓典型患者進行個體化教育,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叮囑患者遵醫用藥,經常檢查血壓,注意身體變化,若是出現異常,及時檢查,以免發生嚴重并發癥。
(3)宣傳欄及宣傳手冊。通過社區內宣傳欄,編寫關于高血壓的健康教育指導內容,發放宣傳手冊給居民,幫助社區居民了解高血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