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香菊



摘 要:隨著社會物質、精神生活不斷發展,老齡化問題嚴重,成為世界各國都頭疼的問題,我國也是這樣。老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生活中伴隨著諸多不便。在老齡化和獨生子女的雙重壓力下,傳統的養老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老舊的想法也逐步向科學養老轉型,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適合養老、醫療以及精神贍養等功能的居住場所。本文結合眾仁公寓修繕工程的項目實例,通過剖析對養老院的情感化設計、適用性、服務性等“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設計具有人文特色的適老化生活場所。
關鍵詞:養老;藝術性;適老化;可持續發展;無障礙設計
引言
研究表明,人類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在生理方面產生一些不同,所以對居住的設計及環境產生特定的需求。國家針對養老項目所頒布的關于適老化的相關規范必須嚴格遵守、實施,還要根據老年人的特點設計符合項目定位的獨特亮點。這不僅是一種設計理念,更應該是一種關愛老年人的社會情懷。同時,遵循“醫養結合、智慧養老”的新業態發展,在適老化設計的同時也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的步伐。
1 眾仁公寓修繕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眾仁路1號,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511 平方米)。主要建筑為三幢高層公寓樓、一幢綜合活動樓及變配電房等。眾仁公寓自投入使用至今已有20余年,建筑物本身和部分硬件設施已嚴重老化,使用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消防設施不符合規范要求。為了給老人創造更為安全、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有效降低機構運行中的安全風險,提升養老服務功能和質量改進而對公寓進行修繕。
2養老設計的重點
養老院服務的人是社會中特殊的人群,即老年人,他們在社會中是一股增長迅速很快的人群,便捷、舒適、人性化的生活條件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一定要是付出情感的設計,是滿足易用性的設計。
2.1 情感化設計: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退休后就慢慢脫離社會,所以就會很冷落凄涼。他們的心理會有很多自卑、孤獨、害怕、精神高度緊張等的負面情緒。生活在養老院中要讓他們重新找到在人生意義的存在感,所以設計中無障礙設計特別重要。老年人在養老院中重新開始一種群體生活,對于他們而言,這可能是對原有生活習慣、規律的一次大轉變,要讓他們快速適應新環境,感受到養老院中居住的舒適性、便利性遠超自己在家中的條件。
2.2 易用性設計
1)隨著年紀的變化,老人的記性會越來越差,所以老年人住宅環境的動線要簡潔、清楚,能容易辨別或者找到自己所要到達的地方,使居住舒適系數增高。2)伴隨年紀的變化,老年人的骨骼會漸漸萎縮,所以設計中使用者的尺度性必須要遵從。針對老年人而言, 生活空間的功能分區的主次可與年輕人不同,淋浴間、廚房、臥室空間要相對增大,相反則休閑空間可以相對減小。并且要考慮到使用輪椅旋轉所需空間,要保證生活環境的安全性,必須設計適合的尺度。3)針對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健康的身體特別重要,這同樣也是眾人所關心的問題。老年人突發病死亡率重要原由一方面是因為不能及時搶救所導致,所以設計時候就要考慮到“醫、養、護”結合型的服務性設計。在起居內多處安裝搶救設備按鈕,方便老年人使用。能讓看護人員第一時間收到老年人發出的求助信息并及時處理。
3養老設計的原則
根據老年人所出現的變化,如體力、智力、視覺、聽覺等方面,所以需要社會在他們的生活環境方面給予特別關心、關注,養老院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和體現。
3.1 功能為主原則:
室內空間設計和戶外空間設計是養老機構設計的兩大組成部分。室內空間分為客廳、走道為公共空間,臥室、衛生間為私密空間;戶外空間分為娛樂休閑空間和交通空間兩部分。由于老人視覺能力低下,色彩分辨能力低;觸覺、味覺、嗅覺都在下降,容易磕碰受傷且不能及時察覺,難以察覺有害氣體的味道;以及老年人肢體靈活性的下降等身體情況特殊,所以老人經?;顒拥膮^域需增設無障礙設施,以便生活更加舒適、安全。老人活動空間要滿足各種的功能需求,以體現更科學嚴謹的養老方式。
3.2 以人為本原則
3.2.1對于養老建筑的景觀設施來說,首先生活場地要平坦,周邊無危險設置,其次再在場地附近增加增設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娛樂設施。因老年人體制免疫力較弱,在對綠植選擇的時候要避免選用味道較大的品種,可選用氣味清新,無刺激綠植作為社區主綠化設施。為滿足老年人傍晚的室外運動方便,所以要設置完整的景觀照明系統,又因老人視力下降等生理原因,小區照明要比常規照明照度要強1~2倍,宜選用偏暖色的光源。
3.2.2養老院的道路設置和鋪裝上一定要合理、安全為主。道路流向要人車分離,在有機動車道經過交的叉路口,需設置多個減速帶;人行道鋪裝可使用彈性跑道地面,靠近有水的區域需設置安全護欄,安裝好防護設備,做好防護措施。在功能不同區域的連接處設置坡度,并設置扶手欄桿給予警示標識;也可以利用不同地面材料來區分,用漂亮的鋪裝來增加道路的趣味性,使社區老人感到賞心悅目。
3.2.3在養老院中,都會設置一個或多個休閑娛樂的區域,以為老人提供交流活動區域。所以眾仁公寓養老院中綜合樓設計可以滿足老年人就餐、聚會、學習、娛樂等所有要求,也可以體驗和子女一起做飯的樂趣;同時在每一棟住宅樓的首層都設置了接待臺、大醫療室、醫務辦公室、值班室、監控室等;在各個住宅層設置護理值班室、老年人閱讀室、親情聯絡室、自動售賣機;多樣的社區型設施,使老人不覺得與社會脫離,豐富的人文設施,讓老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多樣化。無微不至細節設施,體現了現代文明的人文關懷。
3.3 可持續生態化原則
環保節能一直是國人提倡并逐項在項目中落實,在社區整體規劃設計時,要始終秉持綠色、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并結合老年人的生理活動特性,本著安全、實用、健康的生態化設計原則,將設計元素及材料有的放矢的應用到養老社區中, 比如選用相對省水且安全的淋浴,衛生間內采用6-9升節水型馬桶水箱設計,此次眾仁養老院室外景觀中的水景利用的是循環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加強生態化理念和建設。
4養老院生活空間的具體設計
4.1居住生活空間設計
4.1.1入口玄關處設計
外開式進戶門凈寬1100mm,且在門口設置門旁扶手(圖1);設置入戶掛鉤,購物回家時可能雙手被占滿拿很多物品,尋找鑰匙變得困難,入口掛鉤可解放雙手(圖2);在門內側設置入戶掛鉤,可以懸掛出門必帶的鑰匙等小物品;門上布置兩個防盜眼,高度分別為750~850mm和1350~1500mm,方便坐輪椅人士使用(圖3);安裝進門換鞋凳(圖4)。從各個小細節上體現人性化、適老化的設計,滿足老年人的各種使用需求。
4.1.2起居室設計
養老院摒棄高低差或門檻石的存在,臺階則采取過渡段的方式,選擇只有上吊軌的推拉門。老年人的起居室設計中,電視與沙發的距離要滿足國標要求,不可在老人行走是造成不便或傷害。沙發可選用小型沙發,面料要柔和,用色不易太深或飽和度太高。
4.1.3臥室設計
對身體不適而需要有人料理的老人來說,活動時間最長是臥室,故此臥室須有良好的采光,并配置衣櫥等其他日常設施。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有的老人需要分床時,還需滿足床鋪可分可合的多功能需求。并且設計時候盡可能把臥室設置在陽面,有利于采光同時也減少室內的濕氣。臥室需靠近衛生間,以方便老人入廁,在臥室中還需增大同行空間,便于老年人同行和輪椅轉彎。通道凈寬度≥1050mm,兩張床間距>800mm,床的高度以40-50cm均可,便于老人上下床;若老年人已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可在臥室設置升降床,床墊不可過軟,避免起身困難。可以在床邊設置無障礙扶手,便于老人起身時借力。
4.1.4衛生間、淋浴間設計
衛生間門尺寸≥800mm,使用上吊軌式移門,地面全部使用防滑地磚,與公共空間地面無高差,區別于常規衛生間地面-0.020mm的設計,防止步行磕絆和方便輪椅的進出,淋浴間無擋水條設計(圖5);洗漱池下方不宜做柜體,留出足夠空間方便使用輪椅的老人使用;老人如廁時久坐會使得腿腳無力,在距離馬桶15~30mm的墻壁上安裝扶手能幫助老人站立,也增加安全感,廁紙架距離馬桶的距離也很重要,要方便老人隨手拿到(圖6);淋浴房設置起身拉手和便捷可翻版式座椅,方便老人使用,充分保障老人的安全。展現無障礙設計理念。
4.1.5室內燈光設計
一般住宅照明設計依據我國《民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的推薦值,不同使用空間照明亮度不一樣,比如:閱讀區為200~300LX,起居室300~500LX,餐廳、廚房150~200LX;老年人正常房間的色溫為3000K,照明的亮度為50-250LX,但讀書看報時候則需要600~1500LX,不同區域設置不同照明燈具提升氛圍感及不同需求模式,且考慮防眩光。安裝夜間照明燈,可以避免老人夜起時室內黑暗影響行走(圖7)。
4.1.6電器、插座及開關位置
開關和插座位置也是需要注意的重點,一般家庭開關安裝高度是底邊離地1300mm,插座面板安裝高度是底邊離地300mm,無障礙設計中可將開關面板安裝高度稍微降低到900~1000mm;插座高度提高到距離地面400mm,方便老年人使用;設置緊急呼叫按鈕,安裝高度底邊距地1100mm(圖8)。
4.2公共空間設計
4.2.1門廳設計
門廳出入口的有效寬度不小于1200mm,如果要布置雙開門,單扇不小于900mm,滿足輪椅通行,門上設通常扶手;門廳要足夠寬闊,留有足夠的輪椅回轉共空間,鋪設浸水后也防護的地面材料。
4.2.2電梯設計
侯梯廳的深度不小于1800mm,寬度不小于1600mm,呼叫按鈕高度為900~1100mm,電梯轎廂地面需與樓面無高差,方便輪椅老人使用;電并且梯尺寸要適應擔架長度,轎廂門開啟凈寬度不小于900mm,輪椅可直接進出;轎廂內側設置連續扶手,高度為800~850mm,電梯轎廂的內側設置鏡面,方便輪椅進出及老人查看顯示樓層。
4.3.3過道、扶手
過道、家具空間的寬度需要滿足780mm以上,便于老人移動,若有輪椅則應在800mm以上。尤其走廊及拐角處需設定水平扶手。根據調查評價,直徑35mm的圓形扶手最人性化,扶手和墻壁的間距約為38m
4.3.4樓梯設計
樓梯寬度要滿足1200mm的國標要求,臺階面選用防滑材料,踏面和踢面陽角處設置防滑條,要和臺階面保持在同一平面;樓梯的扶手采用近似圓形設計材質防滑,需按照國家規范要求,沿樓梯兩邊合理安裝,端部向下方或墻部彎曲。
5 結論與建議
養老院設計的建設要以一切為老服務為中心,圍繞“所養、所醫、所為、所學、所樂、所居”的六所要求,加強醫護監管、生活料理服務、文化體育等各方面的建設,逐步完善并提升老人晚年生活自量。
在眾仁公寓修繕工程的項目設計中,為了給老人創造更為安全、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有效降低機構運行中的安全風險,提升養老服務功能和質量改進,結合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努力實現眾仁公寓設施安全、功能合理、智能宜居、節能降耗的修繕目標。
參考文獻:
[1] 醫博傳人的博客,深度解析養老院無障礙設計,實現“一站式”養老,2019.01
[2] 盛方商學文章,關于適老化設計,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