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審計部門對于審計工作應該追隨時代潮流,規范審計工作制度,突出審計工作重點,創新審計工作的形式,從而確保國家財政資金的利用率、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政建設、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問題;
審計部門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審計工作,旨在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財政情況、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監督和審查,從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對國家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避免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紛紛打破舊的發展格局,開創全新的經濟管理模式,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創新審計工作形式、發展審計工作內容,規范審計工作制度、緊抓審計工作重點,從而確保對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力。
一、工作概述
審計工作主要是指審計部門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資金的使用和資金的支出情況等展開監督和審查,確保被審計單位的經濟運營具有合法性,有效監督經濟運營的實際情況。審計部門對被審計單位經濟財務狀況的監督和檢查有助于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規范各項財務管理工作、規避財務風險、提高國家資金利用率。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審計部門在進行審計時,還應當注重審計的風險識別作用、風險評估作用、經濟監察作用等等,最大程度地減少國有資產的經濟損失,確保審計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工作現狀
審計程序流于形式。一是審計人員無視審前調查程序。在進行審計實施工作之前,審計人員應該做好審前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的情況編制完善的審計實施方案,明確審計工作過程中的重點和范圍,從而避免審計結果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而失去公平合理性。二是審計人員對于審計方案的忽視。在目前的審計工作過程中,有些審計人員不開展審前調查,也不制定審計實施方案,而是邊進行審計工作邊確定審計重點和范圍,使得應重點審計的內容沒有審查到位,不在審計范圍內的卻重點審計,最終導致審計結果形成嚴重偏差。許多審計人員甚至會出現完成審計工作后根據審計的內容再倒補實施方案和調查了解記錄的情況,這種現象的發生十分不利于項目實施。如果沒有嚴格按照審計程序來開展工作,審計人員還會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比如徇私舞弊、貪污納賄的不良風氣影響,使得審計工作流于形式,無法保證審計工作對被審計單位監管的強度和效果。三是工作人員輕視延伸審計。審計工作一方面需要立足于當下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還需要將眼光放長遠,審計人員應該在宏觀的角度上樹立審計的監督意識,全方位提升審計的效能。比如,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不僅未對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針對有疑惑的資金鏈條也沒有進行延伸審計,致使審計結果不夠透徹、深入,審計工作表面化。審計工作僅僅停留于對賬本、憑證等財務方面資料的審核,比較欠缺宏觀的審計能力,致使審計工作無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在目前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的工作方式相對獨立,在審計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般都會在審計組內進行討論和解決,審計部門沒有建立定期的監管、評價機制,沒有制定定期檢查審計工作的進展情況的監管制度,對部分審計結果進行抽查、復查的工作流于形式。宏觀調控意識匱乏,推進現代化審計的速度較為緩慢。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審計部門忽視了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審計工作未能與目前大數據背景相結合,嚴重影響了審計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各項審計工作管理流程的落實和健全。如對醫院進行審計時,醫院每月的憑證達幾十本,審計人員需要對醫院是否存在自立項目收費、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等違規收費情況進行審查工作,如果不利用大數據進行審計,審計人員在短時間內很難提煉出有效數據。
三、工作優化對策
完善審計工作制度和監管機制。首先,審計人員應該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審計人員少、任務重是審計部門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審計人員也必須嚴格按照審計程序實施審計,不僅防范審計風險,更能提升審計項目質量。審計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進行之前對審計對象進行深入調查,為下一階段的審計實施工作做準備。這個工作環節不能少,因為審計工作范圍較廣,不同性質的單位其資金管理方式、內部控制體系等都不相同,審計的重點也各不相同,如社保、教育、民生、自然資源等項目,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如果審計人員不進行審前調查和了解就“一刀切”地進行統一審查,那么整個審計工作都是空中樓閣。審計人員必須清晰地認識到,現階段審計工作進行的意義,其不僅僅是針對財務狀況和資金利用情況進行監督
和評價,更重要的是幫助不同性質的單位建立符合其自身特點的經濟管理模式,只有在這個角度去看待審計工作和整個審計流程,才能使審計工作真正促進審計對象的長效發展。其次,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審計工作的實際特點和特殊的職能,保障資金的安全,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需要把資金當作主線,并在這個基礎上科學地安排各項審計工作,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特點靈活地對審計方法做出調整,對被審計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有效地監管。在此期間,還應提升審計人員的工作意識,使其充分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嚴格按照有關的規范和標準落實好自身的崗位職責,確保審計工作的公正、公開發展,令審計工作更具公平性、真實性與科學性。最后,審計單位要針對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建立專項監督機制,并明確獎懲依據。要定期檢查審計工作的進展情況,對部分審計結果進行抽查、復查,一旦發現審計人員瞞報審計問題,就要對審計人員進行問責,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性。引入大數據技術,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大數據背景下,我國行政、事業、企業單位的經濟信息和財務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的狀態,許多行政、事業和企業都已經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信息化建設,各項信息都儲存在了單位局域網內或者云會計平臺上面。審計人員也應該借助前沿的大數據技術建立審計資料數據庫,收集并整理相應的數據資料,并將各項審計工作的記錄保存下來。這種工作方式的轉變有助于提高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但也增加了審計信息泄露的危險性。為此,審計部門還應該為相應的信息技術設備和云計算軟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為其進行定期的更新和維護工作,確保審計數據的網絡安全性。
四、余論
綜上所述,面對我國社會經濟新的發展形勢,審計工作存在審計程序流于形式、審計工作過程缺乏嚴格的監督系統、宏觀調控意識匱乏,推進現代化審計的速度較為緩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審計部門應該完善審計工作制度和監管機制、引入大數據技術,提升審計工作效率、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應該針對有一定資歷的優秀審計人員建立相應晉升機制,從而穩定人才思想、提振人才信心、激發人才活力。另一方面,審計部門應該不斷為單位內部注入新鮮血液,比如為思想觀念先進、受教育程度良好、專業素養優秀的審計人員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淺析“緊日子”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重點[J]. 張興.? 交通財會. 2020(03)
[2]行政事業單位財經違紀新趨勢及對策淺析[J]. 李中興.? 時代經貿. 2020(03)
作者簡介:
賀劉萍(1978.11)女,漢族,陜西白水人,本科,陜西省軍區西安第十一離職干部休養所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