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 李媛 徐起麟


摘? 要:該文通過隊藝術體操集體項目運動員進行功能動作篩查,并對其篩查結果進行評價分析,找出運動員動作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完成動作時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的協調配合問題,并結合運動員在測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糾正干預,解決運動員在團體項目配合中的薄弱環節,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率,為其專項技術訓練提供良好的基礎體能。
關鍵詞:功能動作篩查? 藝術體操團體項目? 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8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85-02
Abstract: This study tested the rhythmic gymnastics team athletes through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 and evaluated the screening result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athletes' movement mode,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when completing the movem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test of movement mobilization to correct the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good basic physical fitness for their special technical training, the problem of athletes' short board in team project should be sol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sports injury must be reduced.
Key Word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 Rhythmic gymnastics team project; Physical training
功能動作篩查(FMS)是一種動作模式完成質量評價系統,操作簡單,可以量化評價測試者的基礎運動能力。用于檢測運動員的平衡、本體感覺、力量、靈活性、協調性和動作活動范圍,同時其測試得分也被用于預測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風險率。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該研究以6名河北省藝術體操集體項目隊員為實驗對象,對其進行功能動作篩查(FMS),根據完成程度評價得分,對其所得分數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功能動作篩查得分
河北省藝術體操集體項目6名運動員進行FMS測試,根據FMS得分標準,對7個篩查動作進行評分,結果見表1。
2.2 FMS評分
FMS評分設置4個等級,從0~3分,其中3分為最高分。具體見表2。
2.3 深蹲動作的測試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6名藝術體操運動員深蹲測試動作得分均為2分,測試過程中發現,運動員在完成深蹲動作時,腳后跟抬起,膝蓋前移,測試桿的投影均在腳尖前方,但在腳后跟放置一塊木板后,能夠完成下蹲動作。結合藝術體操專項特點,主要原因是踝關節背屈能力受限,需抬腳后跟來彌補踝關節背屈能力差的問題。同時,在下蹲的過程中,由于后背肌群的緊張,需腰椎關節前移來代償。王某某和楊某某出現膝關節內扣,這多是由膝關節穩定性不足引起,而踝關節的靈活性差才是引起膝關節穩定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在藝術體操的專項訓練中不難發現,運動員需要經常保持立踵的姿勢。長期訓練結果導致運動員踝關節前部肌群和韌帶持續松弛,而跟健和小腿肌群長期緊張。這種前后力量不對稱的訓練,極易造成運動員腳踝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和靈活性降低等問題,運動損傷風險也大大增加。
2.4 跨欄步測試結果與分析
在此項篩查中,6名運動員均得分為2分(見表1)。跨欄步需要運動員有較強的軀干穩定控制能力和足夠的髖關節的靈活性,受測試者需要表現出較好平衡能力才能得到較高的分數。觀察運動員測試過程中的動作模式,發現運動員在完成動作均出現踝關節和膝關節在跨欄時有外旋,身體輕度晃動,木桿會向過欄架的一側傾斜。此外,齊某某過欄架步時身體前傾,抬腿過大。結合藝術體操項目特點,踝和膝的外旋可能內收肌力量不足,而外展肌過緊引起的,木桿會向過欄架的一側傾斜,是運動員在單腿跨越欄架過程中,身體兩體左右側由于力量不對稱引起的。
2.5 直線弓步蹲測試結果與分析
此項測試主要測評運動員身體內小肌群的控制能力。表1顯示,篩查中,4人得2分,李某某、郭某某左側為2分,右側得分為3分,表明兩人存在左右兩側肌力不平衡。在下蹲過程中,這2名隊員軀干前傾,后膝無法碰到前腳跟后的平板,而在起立過程中,身體都有輕微的晃動。
結合其他測試結果,我們認為運動員較差的踝關節的活動度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后群肌肉緊張,力量不足導致直線下蹲受限而身體前傾;跟腱、小腿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縮短的狀態使后膝關節難以觸碰前腳跟后方的平板。對于骨盆和身體核心部位的動態控制不足會導致身體的晃動。
2.6 肩部靈活性的測試結果與分析
肩部靈活性測試6名運動員表現較好,全部能夠完成滿分動作(見表1),此與訓練項目有很大關系,柔韌性是該項目重點要求的素質, 尤其是肩部的靈活性。良好的肩部靈活性是運動員完成高難度專項技術動作的素質基礎。所以,在選材和初期訓練中,各級教練員都格外重視運動員的肩部靈活性訓練。
但在此項測試中我們發現全部運動員兩側內旋和外旋上都存在左右不對稱的情況,且肩夾擊排除實驗,有1名運動員顯“+”。由于藝術體操項目特點需要,人們只強調注重肩關節柔韌性訓練,經常忽視力量訓練,進而造成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力量的不平衡,長此以往引起肩關節內扣,極易引起肩關節損傷。
2.7 主動直膝上抬測試結果與分析
在主動直膝上臺上抬測試中,所有運動員結果均為滿分(見表1),說明該項目運動員下肢柔韌性良好。主動直膝上抬不僅測試胭繩肌與小腿肌群的柔韌性,同時考察髖關節的穩定性,測試結果很好地表明藝術體操運動員的腘繩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柔韌性較好,而良好的胭繩肌柔韌性彌了補足背屈能力的不足,使得運動員在此項篩查中得分較高。
2.8 軀干穩定俯臥撐測試結果與分析
在軀干穩定俯臥撐測試中,6名運動員1人為1分,4人為2分,僅王某某1人完成3分動作(見表1),在軀干穩定性俯撐的排除性篩查中,張某某、郭某某腰椎均有疼痛感,成“+”。可以看出在該動作模式下藝術體操運動員存在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運動員無法控制軀干在撐起過程中穩定的一體性撐起,具體表現為臀、背部先起,而后軀干再起。在撐起過程中,部分運動員的骨盆和脊柱不同程度的發生輕微轉動。測試結果說明藝術體操運動員的軀干部位存在嚴重缺陷,力量弱、穩定性差。此項功能性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是軀干無法均衡而穩定地將力量上下傳遞,這也大大增加了受傷的風險。通過脊柱伸展排除測試,1名運動員出現疼痛。
2.9 旋轉穩定性測試結果與分析
在旋轉穩定性測試中,6名運動員結果得分均為2分,在轉動穩定性的排除性篩查中,楊某某骨有疼痛感,成“+”。此項測試主要測評運動員軀干的基礎力量、小肌肉群協調發力以及多個維度的穩定性,也是評價神經系統的協調性的重要指標。此次測試結果最終整體得分2分,表明藝術體操運動員軀干基礎力量、穩定性較弱,神經系統的整體協調性也不高,而藝術體操的旋轉、支撐、翻滾等的動作需要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加強該動作模式的訓練,有助于預防腰部傷病的和提高專項動作的質量。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論
通過對河北藝術體操集體項目運動員功能動作篩查結果的分析與研究發現,藝術體操運動員肩關節靈活性和下肢柔韌性較好,但跖背屈能力明顯存在缺陷以及軀干穩定性不足等使運動員較易發生傷病,影響訓練。
3.2 建議
(1)集中干預運動員普遍存在問題,養成訓練后對跟健和小腿肌群進行放松的習慣,加強軀干部位力量的練訓練。
(2)FMS測試可以簡單有效地評估藝術體操運動員動作模式,建議河北省藝術體操隊建立長期的功能性動作篩查監控體系,根據測試結果,結合專項訓練,并制訂一套有效的糾正方案,預防藝術體操運動員受傷的潛在風險。
參考文獻
[1] Gary Cook.Movement-function movement systems:Screening,assessment.and corrective stractegis[M].Santa Cruz,California.V.S.A,2010.
[2] Gary Cook.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張英波,梁林,趙洪波,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3] 張英波,梁林.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4] 袁守龍,劉愛杰.高水平競技體能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5] 徐建武,劉道滿,趙凡,等.功能動作測試(FMS)在優秀運動員損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4,33(9):8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