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鵬飛 黃青 陸漂漂 肖吉利
摘? 要:師范類院校是培養各類師資力量的集成之地,師范生是未來教育事業的主力軍,也是中小學生思想啟蒙的重要力量。教師的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教師在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理念。在師范類院校內開展學生的防艾知識教育,幫助他們認識艾滋病的防治和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不僅有利于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生理健康意識,防艾意識,自尊自愛的意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有利于促進防艾教育事業的發展,鞏固未來教師對學生生理知識的正確引導認知和教育。
關鍵詞:師范類院校? 大學生防艾教育? 預防艾滋病
中圖分類號:R19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96-02
艾滋病是一種疾病,主要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通過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已經在全球200多個國家流行和傳播,目前無法治愈,全球已有超過3500萬人死亡。每年艾滋病感染者、死亡者都在呈上升趨勢。中國也是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數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且中國艾滋病感染群體年輕化趨勢不斷上升,尤其在高校學生和青年人群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更讓人擔憂的是,作為高校師范類專業的學生群體對艾滋病防治和相關教育知識的了解程度不成正比。
1? 在師范類院校中開展艾滋病防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融媒體等網絡信息的快速傳遞。大學生作為一個趨于成熟的獨立個體,個體觀念和性觀念不斷成熟,對新事物產生的好奇以及環境自身的開放性、自由性變化;加上性觀念的活躍和情侶同伴關系的影響,學生可以通過多種便捷的途徑獲取關于性方面的信息。但是由于缺乏社會經驗、抗誘惑力不強以及對性方面相關的知識不夠了解,加上極易受到不正確的性觀念的影響,易引發各種危機,如性病甚至是感染艾滋病。而大學生的艾滋病防治教育一直被公認為是預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有效手段,所以學校及時開展相關性教育和防艾教育對于師范類院校的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世界發現第一例艾滋病和中國發現第一例艾滋病以來,艾滋病在中國的蔓延速度不斷加快,在大學生群體和青少年群體中的蔓延趨勢更加可怕。加上這類群體的特殊性,他們感染艾滋病的潛在危險也在不斷擴大。由于近年來社會上性信息泛濫和大學生性觀念、性行為越來越活躍,發生性行為的群體也在不斷上升。而性行為是艾滋病傳染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對照各種數據比對、案例調查結果分析顯示,在高校學生中能正確認識艾滋病、了解艾滋病防治方法和措施的人數占比很少,能夠宣傳艾滋病預防手段的人數更少。還有更多的學生對于平時生活接觸途徑如蚊蟲叮咬是否傳播、與感染者一起、公用剃須刀、男同性戀等情況是否傳播的情況也不是很了解。整理相關資料后得出很多高校學生抱有僥幸認識覺得艾滋病離自己很遠,大部分人對艾滋病有恐懼心理,還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歧視艾滋病人,不愿與艾滋病人有交往。相反的情況也出現,高校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想要了解艾滋病的相關知識,愿意參加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志愿服務團隊,也想積極投身于防艾事業中去。
作為師范院校培養未來教師的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學校加強防艾教育工作對于學生了解、預防艾滋病具有重要意義。在師范類院校開展防艾教育對未來教育事業有很大幫助,為高校學生提供相應的,符合學生需求的防艾教育活動很有必要。各師范類高校要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培養人才的具體方案,真正思考學生的宣傳教育要怎樣開展活動、開展什么內容、為什么要定期開展等一系列關于學生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的重要現實意義,力爭在活動中求效果、在教育中探索可推廣、可復制、可研究的好方法和好措施。
2? 主要開展的有效措施
(1)建立大學生青春健康教育組織或者志愿服務團隊,如建設防艾教育基地、防艾社團、志愿服務組織等,通過學生自主地學習來了解防艾知識,也可以通過在12.1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來定期宣傳,擴大宣傳范圍和對象,增強宣傳影響力。學生社團建立網絡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號等新媒體平臺。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文章、視頻、活動信息等來宣傳防艾知識,開展多種文化活動,如開展知識競賽、征文、演講比賽、拍攝影像圖片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增加學生參與感和服務意識,使他們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在學習中不斷增強自我的防艾意識和能力。
(2)把防艾教育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在學生中加開必修課程。通過防艾知識走進課堂的方式,增加學生學習防艾知識的理論性與專業性,不僅可以開實體課堂教學,也可以制作線上慕課堂,讓學生不受課堂地點限制,隨時隨地、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做到“知艾,防艾”,同時改變過去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實體授課與自主網絡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掌握知識更全面、更系統,掌握主動去學習的技巧與能力。
(3)加強同伴教育模式,讓知識的學習變得人性化。很多大學生不愿聽從說教,但卻很愿意接受同伴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開展青年學生同伴教育工作,通過學生之間,防艾協會或者社團組織之間,志愿者與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特別在艾滋病個這種敏感問題上,青少年往往能夠聽取或采納同伴的意見和建議。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趨眾傾向,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培訓班級骨干、組織骨干,以點帶面,使這些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的學生具有開展同伴教育,培訓內容大致為學生對預防艾滋病防治的認識和措施,包含基本理論知識和防治手段,還應加強培養正確的性觀念、人生觀、道德觀等。
(4)加強學生的專業的培訓,學校可根據自身特點,去調整“防艾”教育在教學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的位置,使大學生能系統的學習有關預防艾滋病的有關知識的同時,也使師范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學科擴大,并且能增強師范院校學生的教育教學技能,使他們在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中能夠教授相關知識,擁有勝任相關工作的能力,這也為師范院校的學生開創了一條工作渠道,不只是傳統的師范專業,也可成為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者。
(5)積極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組織學校的紅絲帶防艾志愿者或者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的志愿者開展相關活動,從艾滋病日中互動學習防艾知識和提升意識,通過志愿者的服務強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認識和觀念的轉變,學生可以學會志愿服務的相關業務技能,在以后從事教師工作的時候可以更好地進行紅絲帶防艾的宣傳,引導教育工作和防艾工作有機結合。
世界上還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治愈艾滋病,也沒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可以預防艾滋病,所以預防艾滋病就是要全社會都關注這個問題,在不同群體和不同年齡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防艾知識的教育很有價值。
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念形成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思想觀念以及行為的影響,會因為獵奇心理去嘗試和體驗未知、刺激的事物,導致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混亂的性伴侶、吸毒等,從此誤入歧途,難以自拔自救。所以在青少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時期,加強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加強引導,完全可以使青少年形成正確的觀念、正確的生活方式、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預防感染艾滋病。
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的中堅力量,應當擁有強健的體格,正確的思想,良好的健康狀態,不論是對個人,社會還是國家都應當有正面的影響,良好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在師范類高校中積極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就是要為以后的青少年教育做好基礎,就是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師范院校的學生以后很有可能走上教師這個崗位,教師的使命是要教書育人,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傳播正能量,培養真正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將青少年教師和青少年作為預防艾滋病人群是世界各國在長期與艾滋病作斗爭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教師作為學校教育事社會的主要傳授者,在學生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生在樹立正確價值取向上的重要榜樣。在學生在認識、學習防艾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也起著關鍵作用。師范生作為即將踏入工作崗位的準教師,能在學校學習、鞏固自身防艾知識體系,積極投身于防艾事業。如果這樣一批有知識、有能力的青年教師加入防艾教育事業的體系中,紅絲帶防艾教育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國的防艾事業也將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繼華,侯玉.大學生防艾的認知狀況及推進路徑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7):198-199.
[2] 何大杰,李紅,常國翠,等.新形勢下大學生防艾模式的整合初探[J].法制與經濟,2011(5):112-114.
[3] 胡映.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禁毒防艾宣傳教育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6(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