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懿靜
摘? 要:自從運籌學誕生到如今,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成為了諸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程。工商管理專業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指導,培養能夠在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等機構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目前很多學校在向應用型進行轉變,在此背景下,運籌學的教學也應當更加注重應用性?!靶律炭啤钡奶岢鰧\籌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就“新商科”理念下工商管理專業運籌學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運籌學? 新商科? 工商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44-02
運籌學是使用定量方法進行決策的一門科學,自20世紀30年代誕生以來,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從1957年確立以來,作為各大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2018年教育部長吳巖指出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勢在必行,要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新商科”是在“新文科”理念下開展經濟管理類教育的新概念?!靶律炭啤笔菍鹘y商科進行學科重組交叉,將新技術融入商科課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跨學科教育。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運籌學的主要目的是能在未來的管理決策中提供科學支持,運籌學的教學要結合學生專業特點,深挖內涵,立足應用,運籌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 鄭州西亞斯學院概況
鄭州西亞斯學院創建于1998年,前身屬于鄭州大學的二級學院,2108年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該校由美國西亞斯集團投資建設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合作辦學。招生批次屬于河南省二批本科層次(原三本)。全校最大的學院是商學院在校生規模超過7000人,其中企業管理是省級重點學科,工商管理專業是省級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省級特色專業以及省民辦高校品牌建設專業。
2? 運籌學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西亞斯學院在運籌學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教學目標定位不適用工商管理專業
根據近5年的招生統計,文科生多于理科生,文科生普遍對數學等定量化的學科有抵觸和畏懼心理,缺乏良好的學習心態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造成了運籌學課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普遍思維活躍,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樂于實踐活動。這就出現了教學目標與生源狀況不匹配的情況。
2.2 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陳舊
教學過程主要涉及諸多的基本概念,各種算法的解題步驟,原理推導等,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形式單一,灌輸式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對學生的啟發和挖掘也欠缺。運籌學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下,老師教學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多精力大,但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樂觀。
2.3 無實踐課時
根據現行培養方案,運籌學課程總計48個學時,全部是理論教學課時,沒有實踐學時。
2.4 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運籌學的考核形式仍然是單一試卷考核。試卷考核形式對于基礎概念、基本算法等考察比較有效,但是這個學科的重點在于應用,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概念記憶、理論推導、機械的計算上,偏離了運籌學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3? 教學改革的設計與實施
該課程由“線上學習理論+課堂案例討論+上機建模實操”3個部分構成。把視覺、聽覺、觸覺等信息傳導方式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線上學習和自測開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大門;課程案例教學將理論和實務緊密連接;上機實踐實現知識的內化。3個維度的立體教學方式真正實現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向“技能訓練”和“素質提升”的演進。
3.1 課前線上自學
利用筆者學校泛雅平臺的線上課程,讓學生課前在平臺上觀看對應章節的知識點講解視頻,同時完成對應的在線自測內容。通過視頻學習、章節自測,可以起到課前預習的良好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通過章節自測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以此為基礎提出該章節預習過程中的疑點和難點,課堂提出并由老師答疑解惑。
3.2 課堂知識內化(案例教學+課堂討論)
3.2.1 案例教學法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使同學們能夠達到透過案例本身、歸納此類決策問題的效果。同時鼓勵學生自編案例,依據身邊的決策問題收集相應的數據,提出解決方案,選擇適當的決策模型。該課程的案例教學法不僅僅是由老師提供案例,我們鼓勵學生參與編輯自己的實際案例,讓學生真正地融入這個學科的學習過程當中,提升其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鍛煉。
3.2.2 分組討論法
依據工商管理實務當中出現的決策問題,例如,在不同的約束條件情景下,如何制定決策方案、如何選取決策模型等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過程當中,通過討論讓學生理解,在許多實際的決策問題當中,雖然已知條件的不同,模型選用不同,以及求解方法不同,但最終決策的結果可能是趨同的,從而使學生能夠理解管理者的決策目的。通過分組討論,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辨析能力、表達能力和相互學習和促進的能力。
3.2.3 上機實踐法
該課程在教學過程當中著重強調的是思維能力,重點在于如何依據所掌握的數據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再通過計算機輔助進行求解。弱化傳統的手工求解的過程,手工求解過程繁瑣,內容機械,往往造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頓和障礙。上機實踐就是將實際管理問題通過數據的整理,在計算機上實現數據建模,進一步求解的一個過程,是提升實課程用性的關鍵。
3.3 改變作業形式
改變作業形式,突顯過程性。一些作業通過泛雅平臺布置,并由學生以視頻的方式上傳平臺,視頻內容要顯示學生本人,顯示整體的建模、求解過程,即每一個人的做題過程,這樣老師通過視頻既可以看到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也可以有效控制作業抄襲的情況。
3.4 調整和優化課程的考核方式
從原來由試卷決定成績,改為由線上學習+基礎評測+上機實踐三部分構成。課程評價活動共由3個部分組成:平時考核、期中測試和期末考核。(1)平時考核100分,占總成績的30%,包括考勤、案例討論及小組任務、案例討論及小組任務、作業和測驗。(2)期中測試100分,占總成績的20%。由兩個部分構成,即在線進行理論類考核,占比50%;隨堂進行建模考核占比50%。(3)期末考試100分,占總成績50%。由兩部分構成,在線進行理論類考核,占比50%;上機進行實操考核(解決實際問題的建模及求解)占比50%??荚囌n總評成績=(平時成績×30%+期中成績×20%+期末成績×50%)。讓學生重視平時,重視實踐,體現對能力的考核。
4? 結語
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高效的決策能力,運籌學正是科學決策的基礎,西亞斯學院人才培養的定位就是“應用型”。運籌學課程就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特點來確立教學目標,增強課程的實用性,注重培養學生形成基于數據應用的決策思維,力求掌握簡單典型案例的決策方法,獲得解決管理決策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該課程將由單一的灌輸知識為主的傳統授課模式改進為線上學習理論+課堂案例討論+上機實際操作“三部教學法”,根據人的認知規律,把視覺、聽覺、觸覺等信息傳導方式融入教學過程,通過線上學習和自測開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大門;課程案例教學將理論和實務緊密連接;上機實踐實現知識的內化。3個維度的立體教學方式真正實現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向“技能訓練”和“素質提升”的演進,正是使學生在獨立判斷、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得到收獲。
參考文獻
[1] 韓伯棠.管理運籌學[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熊偉.運籌學[M].3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3] 陳士成.管理運籌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